回到酒店已經是大晚上了,在跟老王聊了之后,易維明顯知道老王的狀態,或許對于某些人來說,外在的世界如權力的爭奪,金錢的誘惑等等已經變得索然無味之后,剩下的就只是一副空空軀殼,還有一個想掙扎“出去”的心。也許人類這一輩子過于短暫,很多事情就是這么無能為力,完全無法抗衡,為自己爭取多一點點的時間去揭開世界的秘密。
第二天易維還是去了一趟老王那里,畢竟對于老王,易維總是有一股不可明說的感情,談不上忘年之交,但是卻不想他這么深陷進去,而錯過了眼前的生活,但是執念卻如此之深,也不是一時半會可以回頭的。
“易先生,我是個計算機工程師,所以我覺得我走上這條路是沒有辦法的,也許真的就是命中注定。如果沒有電腦,沒有計算機,或許我還愿意相信這個世界。”
“怎么說?昨天聊的這些大腦科學研究不是挺好的嗎?”
“我覺得或許對于意識的研究,最終是沒有結果的。如果我們真的就是生活在這個虛假的世界之中,又怎么能夠窺視到這個世界的秘密呢?”
“怎么想到了對于世界的看法?其實不管真與不真,至少我們還是懷揣了情感,辨別,自省,探知等等的自我能力的呀。”
“或許這就是意識的最大秘密。我們生活的現實世界與虛擬的世界是相似的。,比如我們所見到的世界豐富多彩的,叢林鳥獸,花草樹木,甚至高樓大廈,而組成他們的微觀粒子是一樣的,類似于虛擬世界之中的圖片,即使豐富多彩,但是像素卻也是一摸一樣的,或者說是虛擬世界里的程序是多種多樣的,但是組成他們的代碼卻是最簡單的0和1。這就是說在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之中,組成他們的最小單位的組成模式是一樣的。或許你會覺得我從程序員的角度來說這個事情,那不妨換個角度,我們都知道光速是已知的速度的極限,假如兩個人手里都拿著激光筆,一個人站立不動,另一個人則是坐向前行駛的汽車上,兩個人都向前發射一束光速,會發現他們射出的光的速度是一樣的,車的速度再快也是沒有用的。在我們的正常認知里,速度的相加是會變快的,但是在光速這里就失靈了,速度的極限只能等于光速而不能超越光速。這就是我們這個世界處理極限,以此來假設,如果我們的世界是虛擬的,那么這個虛擬世界的速度上限就是光速,你要是超越了這個速度,或許世界就奔潰了,這就是相當于系統的設定。其實這里邊繞不開的還有物理學大廈上方的烏云“量子力學”,其中有一個著名的實驗叫做雙縫干涉實驗,其中直接影響結果的不是溫度,濕度,電流,海拔等等因素,而是是否觀測,沒有觀測的時候是一個結果,進行觀測的時候是另一個結果,科學家們試過以最快的速度,最隱秘的方式進行觀測,但是結果都是一樣的,后來就給這個現象起了個名字叫做觀測者效應。那么對于對于虛擬世界的觀測者效應來說,這就類同于游戲畫面當中只渲染玩家可以看到的游戲畫面,或者在游戲當中,只有有玩家的地方才會刷新出新的怪物,這些設定都是基于玩家的視野是否覆蓋,也就是玩家是否在觀測,這就相類似與觀測者效應。如果你看服務器,就會渲染一下;如果你不看,服務器就會以默認的方式來處理,系統對于你是否在觀測,不會有一絲一毫的誤判,所以用看著一個行為,來改變結果的,都是游戲里面的設定,,這在很大一部分節約運算資源,讓服務器系統運算更加流暢和穩定。所以我們無法排除自己是否正在處于一個虛擬世界的可能性。我們再來看看被證實的一個實驗:量子糾纏。本來兩個不相關的電子,一旦將他們耦合成糾纏態,在分開之后,無論多遠的距離,都可以0延時互動,這個證明就打破了光速是宇宙極限的理論,對此目前的科學是無法解釋的,但是我們可以沿用上面的想法,或許對于我們這個世界來說,兩個電子耦合成糾纏態,這個行為本身屬于越權的行為,才能產生這樣的現象。”
“你這些想法都挺有意思的,不過對于我們的世界而言,這就像是一個難以證實的故事”易維明白,或許老王的意識早已飛出了這個世界,只是需要依靠著這個軀體,所以才沒有去到他的另一個世界,這就像是在幾多年前,自己曾經在精神病里遇見的那個患者。易維覺得有必要對老王進行自己的解釋,或許也可以利用當年的辦法,可以跟老王好好地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