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
徐志偉看了一眼大家,剛要宣布,外面傳來肖艷梅的聲音:“柳瑩、姐姐,柳瑩、姐姐,楊輝醒過來了!”人們正在詫異,肖艷梅氣喘吁吁地來到屋里,興奮地道:“姐姐,楊輝醒過來了!”
柳瑩疑惑地問道:“真的假的?”肖艷梅接著道:“是這么回事,姐姐!剛才你走了以后,我在楊輝的床邊對著他道:‘楊輝哥,今天是你大喜的日子,你結婚了。’
就見他的嘴唇動了一下,然后像是在說什么,我一陣高興,忙將耳朵貼近他的嘴邊,隱約聽到:‘我不要結婚,我只要柳瑩!’我大聲地呼喊著:‘楊輝、楊輝哥,你醒了。’他慢慢地睜開眼睛,看見是我,喃喃地道:‘艷梅,我不想和你結婚,我心里只有柳瑩,這你是知道的。’當時我興奮地道:‘不是我,是姐姐,柳瑩姐姐這些日子天天伺候在你的身邊。你等著,我去把她叫來。’說完我就跑了過來,你們趕快回去吧!”肖艷梅一口氣說完。
柳瑩聽了,不顧一切地向家里跑去!大家尾隨其后。還沒進門,就呼喊著:“楊輝——楊輝你真的醒了嗎?”
來到屋里,楊輝直直地瞪著眼睛,嘴里不停地念叨:不想結婚、我不想和肖艷梅結婚。柳瑩見楊輝真的醒了,眼里流出了兩行幸福的熱淚。她緊緊地攥住楊輝的手——
楊輝這才回過神來,見到眼前的柳瑩,目不轉睛地,久久地注視著,兩只手攥緊了柳瑩的手,輕輕地閉上了眼睛,嘴里喃喃地道:“我累了,讓我休息一會兒好嗎。”周圍的人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經過一段時間的調養,楊輝恢復了健康。第一件要辦的事,就是登記結婚。
這一天,兩個人商量好了,去民政局領結婚證,柳瑩開著車嘴里哼著小曲,臉上堆滿了幸福的笑容。突然,楊輝幽默地問道:“柳瑩,你為什么這么執著?”
柳瑩“撲哧”一笑:“跟你學的。”
楊輝感慨道:“人這一生說長也長說短也短,轉眼間就老了。可我們享受幸福生活才剛剛開始。”
柳瑩道:“我始終就沒覺著自己老,渾身充滿了活力。”
“是啊。我也有這種感覺,可畢竟是年齡到了,我們失去了很多為黨工作的寶貴時間。”
柳瑩也感慨道:“是啊,哎,對了,楊輝,你以后來打算干嘛?要不咱倆出去旅游,感悟一下祖國的大好河山?還是像候鳥一樣過著冬南夏北游民生活?”
楊輝沉思了一下道:“我已經想好了,哪里也不去,我們已經失去了很多為黨工作的機會,我還想發揮余熱,回我的老家,現在我弟弟在村里當支部書記,雖然已經基本實現了脫貧,我想將來以后的工作更加艱巨。在振興農村經濟上努一把力,幫助村里的老少爺們徹底擺脫貧困,步入小康。”
“嗯,這個想法好,你給徐書記打個報告,咱倆一塊去咱們村。”
“嗯!回頭咱倆一塊去找徐書記。”
幾天以后,一場別開生面的婚禮在楊輝的老家楊樹灣舉行。
這是一個金秋的時節,也是一個充滿希望季節,田野里,玉米,大豆,谷子一片金黃。果園里碩果累累一派豐收的景象。這一天,又是一個萬家團圓的日子——八月十五。
楊樹灣披上了節日的盛裝,張燈結彩,一派喜慶氣氛。
在村里的文化廣場橫幅寫著:《熱烈歡迎縣駐村扶貧工作隊楊輝柳瑩同志暨一堆新人結婚典禮》
全村的老百姓都來了。徐志偉來了;新婚的張進財和肖艷梅以及肖艷梅她爸同車來了。只見肖老大走上臺,緊緊地攥住柳瑩的手,激動的眼里噙滿了淚花,對柳瑩道:“孩子,你這一路走的好辛苦,終于到家了。祝賀你們!”
柳瑩滿含感情地道:爸爸,有機會我去看你!”
張進財走過來,握著楊輝的手道:“楊輝,我也來給你助助興,咱們都是學林的,過去我做木材生意,后來又賣建材。現在我想好了,準備在這里投資林業,把這里耕地以外的每一寸閑置土地進行綠化,讓這里變成一個鳥語花香的美麗鄉村。”
楊輝緊緊握著張進財的手:“太好了,真是太好了!”
天羽和朝暉也來了,手捧著鮮花,來到兩個人面前:“爸爸,阿姨祝賀你們!”
村口駛來一輛黑色轎車,黨老板帶著楊潔來了。楊潔興奮地走上主席臺:“爸爸,祝賀你!我媽說過,你走到哪里,就讓我跟到哪里,我和黨老板商量過了,決定在咱們村投資建一個分公司。”
楊輝扶著楊潔的肩膀感慨道:“我們的楊潔長大了。”然后緊緊地握著黨忠義的手:“謝謝你,黨老板!”
楊輝的弟弟楊二煌拿起話筒,對著在場的每一個人道:“今天我在這里熱烈歡迎每一位來到這里的嘉賓,祝賀我哥,我嫂喜結良緣。他們真是太不容易了。我曾對我哥產生過誤會,后來我想明白了,回到了老家,在我哥的感召下,帶領村里的老少爺們脫貧致富,我們村里的發展同樣也有我哥的一份功勞。下面請徐書記給我們講話!”說完將話筒遞給了徐志偉。
徐志偉接過話筒道:“今天我是以雙重身份來參加這個婚禮的,一是以老同學的身份祝賀楊輝和柳瑩結婚誌喜。二是代表縣委送二位新人進駐你們村繼續做好扶貧的后續工作。我們不但要幫助那些特困戶脫貧,還要防止他們返貧!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這是我們黨以后工作的重心。我也老了,等我退休了,也來湊個熱鬧,有一份熱發一份光嗎。”
楊輝接過話筒來:“鄉親們,楊樹灣養育了,我是從這個村子里走出去的,現在又回來了,這叫葉落歸根。可我并不覺著自己多么老,渾身充滿了活力,我要為農村振興再出一把力,”把我們的家園建設的更加美好!”
全場響起熱烈的掌聲!
2022年7月第三稿修改于燕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