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子,你快來吧!你爸爸說他一走路就往后仰呢!我也正往回趕!”木子接到阿姨的電話,立刻準備出門。她打電話給小霞,小霞心里著急可離家太遠。
最近,爸爸身體欠佳。前段時間得了帶狀皰疹,疼得厲害。連續三周,木子每周帶爸爸去醫院看一次,吃了藥以后,感覺減輕了一些。前天,木子給爸爸打電話時,爸爸還說好多了,讓木子不要掛念。聽爸爸的聲音挺有勁兒的,木子也就不再擔心。爸爸的腿腳近幾年都不是很好,但自己走動都沒有問題,只是慢一些。怎么突然走路會后仰呢?木子和小霞通電話的時候,小霞擔心是腦子的問題。聽她這么一說,木子更加緊張起來。
“木子,你直接去醫院吧!正好你大姑去串門,直接帶你爸去醫院了!我也直接去醫院。”木子再次接到阿姨的電話。
木子趕到醫院的時候,爸爸和大姑剛剛走進醫院大樓。她看到兩個人的背影,爸爸的頭發很稀疏了,頭頂基本上都露了出來。不多的頭發,幾乎全白了,除了還有幾根灰色的。后背還是寬闊的,可是兩條腿卻變得很細、O字型。風吹過,爸爸的褲腿晃動著,他一手拄著拐杖,一手被姑姑攙扶著,緩慢的向前走,還時不時地向后晃動一下。
木子趕緊上前扶住爸爸,爸爸緩慢地回頭,看到是木子,咧開嘴笑了,“你先來了?這么快啊!”。木子點點頭,伸手摸了摸爸爸的頭,挽住他的手。姑姑說已經掛完號了,醫生讓去做CT。
“姑,你怎么帶他來的?”把爸爸送進CT室,木子問姑姑。姑姑也是七十出頭的人了,只比爸爸小四五歲。
“電動車!”姑姑說。“電動車?你騎電動車載他來的?”木子睜大了眼睛,腦補兩個七十多歲的老人騎電動車的畫面。
“我想打車的,可是不會用手機叫車。我一想,干脆載著他來得了。”姑姑說。
“他坐后面老實嗎?不晃嗎?”木子問。
“還行,就是一直往后仰,兩個手一直抓著我的車座,我估計他也害怕。”姑姑說。“姑,你是真的厲害!叫我打車多好!”木子說。
“哎!沒想這么多!他影響走路很有可能是腦梗,我又一次也是突然沒法走路,幸虧來醫院及時,才沒落下毛病。”。聽姑姑這么一說,木子更加緊張起來。
做完CT,正好阿姨也來了。木子忙著辦各種住院手續,沒聽到小霞給她打了這么多電話。木子給小霞說,爸爸的血糖33,血壓270,腦梗,梗的部位不好,是腦干。小霞說她第二天一早就往回趕。
在醫院的治療下,爸爸的身體逐漸恢復,只是帶狀皰疹疼得他睡不著。半夜,坐在床上、走廊里,即使是吃了安定,也無法入睡。出院以后,爸爸的皰疹還是疼得厲害。阿姨打聽了一個治療帶狀皰疹很好的地方,姐妹兩個輪流帶爸爸到50公里之外的地方去治療。
每周打5天針,一共打了14針。一天,爸爸想謝謝姑姑,請姑姑和姑父吃飯。本來大家都很高興,可是聊著聊著,爸爸竟哭了起來。他說心疼自己給孩子添麻煩了,心疼兩個女兒。治皰疹的針不想打了,一個是因為后期也不太管用,另一個是怕孩子辛苦。阿姨和兩個姑娘商量,不行就先停幾天,緩緩再打。反正已經打了這么久了,也不差再跑一陣子。
大家約好,下個周一一起吃飯。可還沒到周一,周日晚上,就叫來了救護車。爸爸再次住院,這一次更嚴重,已經不能走了。
就連可樂也來搗亂,上吐下瀉的,得了腸炎。
過去,木子想要做什么事,總是會被生活中的瑣碎打斷,她抱怨、煩惱。現在,她知道,生活的瑣碎才是常態,什么都不管只做自己想做的那件事幾乎是不可能的。上有老,下有小,人到中年不如狗的艱辛,讓木子明白,想要做好自己的事,就需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懼怕身體承受不了是無用的,一輩子一事無成恐怕才是自己臨終前最害怕、最后悔的一件事。
照顧爸爸、照顧孩子、照顧家,木子想辦法擠出時間來研究瑜伽、練習瑜伽。雖然生活一地雞毛,但卻被攪動起來了,不再死氣沉沉。
木子夜以繼日地忙碌,偶爾覺得累,可是心里卻有了光。是肩上的責任,讓木子變得自律了。放下膽怯、放下懷疑,每天兩小時的瑜伽直播,讓木子收獲了太多和她一樣熱愛瑜伽的朋友。她已經知道要怎樣做出自己的特色,怎樣讓更多的的人和她一起練瑜伽。
時間不停,生活向前走,即便它并不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