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愁白頭的楊二陛下
- 回到隋朝當暴君
- 楊二陛下
- 2188字
- 2020-11-01 09:06:16
第35章 愁白頭的楊二陛下
雁門關一戰,突厥丟下十五萬具尸體倉惶北逃。
漠北一戰,來護兒陣斬十萬。
如此一來,保準突厥幾年之內不敢南下中原。
要說楊二陛下沒有點飄飄然那是假的。
可是飄飄然之后,楊二陛下又一夜愁白了頭。
皇帝的話是要當金子使的。
前面許諾免去大隋幾十萬將士一應徭役、賦稅,這就是涉及幾十萬戶百姓的大事。后面又夸下??冢f要給死傷的將士贍養高堂父母,還要在各郡縣建立縣學,送他們的孩子去讀書。
老天爺,現在楊二陛下才想起來,在大業十一年,大隋有一百九十多個郡。
剔除那些邊關郡,一百五十個郡總有吧?
每個郡有幾個到十幾個不等的縣,那就是一千多個縣,每個縣建一所縣學,那就是一千多所。
這簡直就是個無底洞啊,沒有幾百萬貫根本辦不下來。
而大業十年的歲入才多少?
居然是可憐的一百萬貫出頭。
也就是說將全年的歲入投進去,那也要投好幾年才辦的下來,就這,還不包括后續的維修保養,以及請先生教學之類的了。
而凌煙閣和漢奸祠的建造和這相比起來,就是小錢了。
對了,還有凱旋之后將士們的獎賞問題。
先前深入草原后,將士們分外給力,堆出了兩座萬人京觀,這就是兩個侯爵,相應的田地和宅子,朝廷都是要出錢解決的。
到處都是錢窟窿。
楊二陛下簡直是一夜愁白了頭。
好在縣學的建設可以慢慢來,不急于一時。將士們的封賞也要等到吏部考功司甄選完畢之后,才會進行相應的封賞,有一到三個月的窗口期。
唯一需要立刻解決的,則是凌煙閣和漢奸祠。
自己說出去的話是要當金子使的,不把這兩樣東西立起來,時間一長,百姓和將士們恐怕就會罵自己言而無信了。
人性這個東西,其實是很復雜的。
但楊二陛下深知,一旦能用錢解決,那么人性又非常簡單。
可問題是,楊二陛下很窮,國庫里空的可以跑老鼠,少府也是連最后一文錢都拿了出來。
不知道皇后娘娘,連裙擺都蓋不住鞋面了嗎?
一夜無眠,等到第二天天明,楊二陛下干脆招來古槐庸這個死太監面授機宜:“古槐庸,你有什么好法子在短時間內弄到錢?只要不勞民害民,朕都準了?!?
古槐庸瞅了楊二陛下一眼道:“陛下,您老人家若是著急用錢,奴婢這里還有一千多貫,可以給陛下急用。”
現在一個死太監都比朕富貴。
楊二陛下差點氣的吐血。
但一千貫屁用不頂,沒有幾十萬貫根本解不了燃眉之急。
大隋這些個死太監,果然比不上明朝魏忠賢那伙人。
連點錢財都摟不出來。
朕養這么一幫子廢物到底值不值?
縣學的事,可以拖上個幾年甚至十幾年,而軍功封賞這件事最多拖三個月。
三個月后若是拿不出個幾十萬貫來封賞,楊二陛下覺得,恐怕將士們會擁護一個獨孤化及或者李化及之類的狗東西,然后把自己一把勒死。
一想到獨孤化及李化及之類的狗東西。
楊二陛下又靈光一現,想起了被自己凌遲的宇文氏:“古槐庸,朕前往雁門關之前,不是暗中下過令,一旦雁門關被圍,北鎮撫司就立刻和左驍衛前往江都抄沒宇文氏嗎?所得如何?”
陛下連臉都不要了?
古槐庸偷偷瞅楊二陛下一眼。
合著陛下您老人家干掉宇文氏,不光是因為宇文氏叛國吶,原來連宇文氏的家產一并看上了?這倒是個好主意,抄了宇文氏,正好可以將所得拿出來獎勵有功之臣。
自以為猜中皇帝意思,古槐庸越發恭謹。
“陛下,奴婢正要匯報這件事,底下的小子們已經將宇文氏抄沒,宇文氏所有家財加起來一共十七萬貫有余,田地另外能賣幾萬貫?!?
楊二陛下微微松一口氣道:“田地收歸國有,暫不發賣,那些錢到了何處?”
“正在路上,估摸著過個幾天就能到長安,陛下您看是收進國庫還是收進少府?”
眼見楊二陛下臉色一下子難看下來,看自己就像看個白癡,古槐庸立刻改口道:“不過奴婢覺得收進少府更好,若是轉進國庫,恐怕官員們免不了會從里面上下其手?最后將士們也不一定記得陛下的好。倘若進了少府,由少府出面獎勵將士,將士們一定會對陛下和娘娘感恩戴德?!?
“如此甚好?!?
這個死太監,總算還有最后一點眼力勁。
剛剛自己恨不得一刀砍死他。
“王大伴可曾回來?朕臨時又將他差到太原處理王氏的事,他那邊有何情況?”
前往雁門關前夕,楊二陛下讓王大伴帶著圣旨親自前往涿郡,命令來護兒出征漠北。
當時楊二陛下剛剛穿越,除了王大伴這個自小陪在身邊的老太監,真真是不敢相信任何一個人。哪怕現在古槐庸成了北鎮撫司扛把子,自己的鷹犬,楊二陛下依舊更相信王大伴一些。
原本太原的事交給古槐庸也可。
但楊二陛下深知權利不專于一司的道理,所以臨時又把王大伴調去太原處理王氏的事。等到這次王大伴回來,楊二陛下決定啟用王大伴以鉗制古槐庸。
畢竟自己現在還是有點勢單力薄。
一旦古槐庸倒向世家門閥,自己就該涼涼了。
只能等死罷?
待得古槐庸將一封信遞上來,楊二陛下檢查一番,確認火漆未被動過,這才打開仔細閱讀起來,不一會兒眉頭隱隱出現喜色。
王大伴果真是朕的忠心奴仆啊。
這太原王氏平時不顯山露水,昔日在朝廷和宇文氏相比,根本就是螢火和皓月爭光。但讓人跌碎眼鏡的是,小小的太原王氏,家財竟然是宇文氏的數倍之多。
瞧瞧,光搜出的現銀就有二十萬貫,直接堆成了小山。
琉璃翡翠古董字畫,折價起碼有幾萬貫。
最值錢的是王氏掌握的鐵礦。
據說李淵當年代表關隴貴族出面,想要以三十萬貫收購這座鐵礦,被王氏以價格太低斷然拒絕。
哪怕將鐵礦以三十萬貫計算,這王氏的家財最少都有五十萬貫,幾乎抵得上大隋去年一半的歲入了。而要知道的是,這王氏,在如今的大隋,還不是頂尖的世家。
特娘的,合著整個大隋就朕最窮?
“古槐庸,命來護兒抽調右翊衛精兵各一千,暗中前往太原和江都接應。但有圖謀不軌者,格殺勿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