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032魔教登場
- 賒刀
- 齊昂強
- 3124字
- 2020-11-01 07:26:09
對于一群生活在唯物主義世界的人們來說,人身上毛火苗一定是著火了,至于像電視劇里那種風火雷電一起來的打架的現象,就要歸咎于:不科學。
毫無疑問,趙文若這魔法師一樣的操作,就是極其不合理的,因此看傻了現場的所有人。這輩子什么大場面沒見過,但這種場面還真沒見過。
“嗯……什么情況?”
“我懷疑我是在看電影。”
“國產特效什么時候這么好了?”
“牛逼。”
……
幾乎所有人都做出了類似的感慨。
但幾個和武林有關的人,卻不由自主的想到了同一件事情:賒刀人,也似乎明白為什么那么多人想要賒刀人的賬本了。恐怕他們不是為了找到賒出去的那些刀來鍛造神兵利器,而是為了這種超能力一樣的武學功法吧。
趙文若一直隱藏著真正的實力,但今天畢竟喝醉了,又被人找上來大家,一不小心就暴露了。
賒刀人祖傳三大技能:煉鐵、煅刀、預言,就地取材鐵砂、礦石等通過火法煉成鋼鐵,然后再用火法直接鍛鐵成刀,這也是為什么賒刀人的菜刀剪刀不論賣出去多少把,到下一個村子的時候貨源依舊不會耗盡的原因,也是為什么賒刀人的刀具總是給人一種黑乎乎破舊感的原因,畢竟是剛剛煉制的,沒有經過打磨。而至于最后的預言能力,則是賒刀常備技能了,是與生俱來的能力,但很可惜,趙文若并沒有繼承一絲絲預言能力。
不過趙文若畢竟還年輕,而根據武俠小說里“內力需要時間積累”這一基本原則,她的火法還沒有到所謂的爐火純青的地步,只是把林太一的日本刀燒化了一半,同時造成了大約百分四五十的皮膚燒傷。
“快叫救護車啊!”終于,有人反應了過來!
就這樣,有著劍圣之名的林太一,就這么果斷而悲劇的退場了,并再一次在醫院里躺了半年,同時他對寧清的仇恨也就更大了,畢竟他被打趴下的時候還處于認錯人的狀態。
原以為林太一報仇的事情就這么結束了,但其實事件才真正開始。
這一夜,趙文若施展火法秒殺劍圣的視頻,幾乎傳遍了所有武林圈子,不愧是互聯網時代,輕易就做到了古代半年也做不到的事情。
這一夜,呂然開始派人調查自己的路人初戀:趙文若。
這一夜,郁明哲開始調查寧清開車撞飛林太一的事件。
這一夜,回家的路上,趙文若立即就遇到了前來搶奪賬本的人們,不過由于馬奮也和趙文若在一起,所以就交給馬奮動手了。
對方是誰?不知道。
在大學校園之外,八車道的寬闊道路旁邊,四下沒有一棟建筑和一棵樹,黃色的路燈極其耀眼,一輛面包車和二十多號人堵在進學校的十字路口。
“他們怎么把自己塞進一輛面包車的?”趙文若吐槽著。
然后馬奮一劍下去,連人帶車一起掀翻了。不過為了防止傷人,因此馬奮用的還是劍氣分散版本的“爆衣神劍”,擋路的人群被狂風撕碎了衣服,身后的面包車也被撞進了排水溝。
趙文若無視一切,默默的過馬路,并吐槽著:“是什么勇氣,讓他們認為自己比劍圣還厲害,能打敗我?”
馬奮也若無其事的收劍,跟著趙文若過馬路了,并說道:“俗話說‘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我想他們覺得自己人多,應該比劍圣厲害些,所以就來挑戰了。”
“在講個人能力的領域,講團隊合作,他們腦子有病吧。”趙文若不屑的吐槽著。
確實,在有些領域,個人的才華遠比團隊數量重要,數量遠遠無法彌補質量。就像公司挖角,就像某汽車公司設計不行,不是去招1000名本科剛畢業的設計師,而是去挖角國際大廠的知名設計師。武林也是如此,一個人滅人家一個門派的事情,武俠小說里到處都是。
“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是這個時代的人最大的特點。”馬奮也說道。
此話一出,趙文若立即投來了震驚的眼光:“你竟然能說出這么有哲理的話!”
“那啥,我也是挺聰明的好吧。”馬奮很是不滿。
在互聯網時代,任何人都可以對任何人和事評頭論足,導致大家都產生的一種高高在上的“我最牛逼”的優越感,產生了“我只相信我相信的東西”,最終完全迷失在自我醉眠的自大與無知之中。
正如某些認知曲線總結的那樣,從認知層面,人類一共分為四種人,或者四個階段: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知道、不知道自己知道。第一種人會對后三種人持之以恒的攻擊和辱罵,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掩蓋自己的愚昧。
大多數人都處于“不知道自己不知道”,這個期間的人們普遍擁有遠超自己的知識和能力的自信,并且懷疑和瞧不起一切所謂的“專業”“專家”“理論”“科學”。因為不認為劍圣很強,并且懷疑劍圣就是一個名不副實的稱號,所以隨便什么人都認為自己和劍圣差不多,也就自然敢來挑戰將劍圣秒殺的趙文若了。
這樣的人很多,也是最難處理的,因為他們排斥一切。由于從“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階段到“知道自己不知道”的階段,自信心會處于崩潰階段,因此凡是出現了比自己強的,能讓自己明確意識到“自己不知道”的時候,由于自信崩潰帶來的恐懼,他們就會想盡一切辦法將這位“能承托出自己無能的敵人”趕走,失去同行襯托和對比后,他就可以心安理得繼續呆在“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領域,自信心從而再次爆棚。
這就是為什么有能力的人,比起在同樣有能力的群體里,反而在沒有能力的群體里,更容易被針對和打壓的原因。說白了就是:你的才能襯托出了我的無能,但也又不想努力提高自己,所以能請你滾嗎?只要你不在了,沒有了對比,我就能顯得有才能了。
仔細一想,林太一可以也是這種心理的受害者吧。畢竟一代天才劍圣,流落到田里捉野味過活。
“天才總是孤獨的”這種二中感十足的話語,在現實中是確實存在的。
而互聯網時代,為了博取觀眾和讀者眼球,各種曲解、惡意解讀、陰謀論、標題黨,就是為了讓讀者去噴那些比自己社會地位高、生活環境好的,或是站在高處俯視那些社會地位低、比自己悲慘的,以此給讀者觀眾制造小小的虛榮和滿足感,最終獲得點擊流量和收益。而在長期的這種輿論環境中的讀者與觀眾,就會逐漸登上愚昧的山峰,成為當今美國人那樣的存在:傲慢。
“我實在是搞不懂,不就是一個不入流的賒刀人嗎,江湖上人人都趨之若鶩,怕不是傻子。”某個人如此不耐煩的說道,“什么武林至尊,寶刀屠龍,號令天下,莫敢不從,也沒見謝遜得到了屠龍刀就真的能號令天下。”
他再次說道:“你覺得,就算得到了賒刀人的刀鐵和煅刀術,又能干什么?現在冶煉技術的特種鋼難道比不上賒刀人的鋼?煅刀術能比大規模機械化生產的效率還高?就算得到了,也無非就是打著‘手工龍泉刀劍’的幌子,賣出些高端刀劍的價格。”
說出這些內容的,就是當今魔教的少主,江湖上談之色變的天才:陸凡,就讀于BJ大學新材料專業。
而聽著這些內容的,就是當今魔教教主,江湖上閉口不談的魔頭:陸毅,乃BJ大學教授,不是演戲的那個。
乍一看魔教教主和少主都是學者和高材生,其手下四大護法也都是長江學者級別的專家大佬,教派成員也多是由科教文化界人士組成,論學歷、論社會地位,遠超武林上那些自稱名門正派的人的平均水平。
但為何要說他們是魔教呢?
因為他們要消滅武林。
“都什么年代了,還高武俠那一套,就不能去好好工作,為建設新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天天打著習武的名義,游手好閑,浪費了大量的勞動力。”魔教教主經常在魔教總部開會的時候說這種話,“要知道咱們國家由于二胎開放太晚了,沿海地區出生率都快趕上日本了,要不是內陸地區不斷人口輸入,早就人口負增長了,而他們不僅沒有貢獻勞動力,卻反而在浪費勞動力,太可恥了!”
左護法也是這么認為的:“為了解放武林界的勞動力,我們要搶到賒刀賬本,以此一統江湖,制定規章制度,釋放武林人士的生產力!”
右護法同樣是這么認為的:“當今各地武林界一盤散沙,大小門派和個人習武者不計其數,根本無法統計總人口。我們必須一統江湖,對武林人士數量全面普查,最終達到解放生產力的目的。”
前后兩位護法則鼓起掌來:“教主和左右護法所言極是,我們就在本次全國比武大會上行動吧。”
“既然如此,那本教就在全國比武大會出手,將總決賽的武林人士,一網打盡!”教主拍板道,“下面,本教主宣布作戰計劃!”
“遵命!教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