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佳話(序)
- 大夏劍歌
- 塞上野鶴
- 3407字
- 2020-10-31 23:37:01
大夏王朝,天順元年。
整個天下發生了一件百年不遇的大事!
何為百年不遇?
世人眼中為禍江湖兩百多年的魔教,被各路正道人士合力鏟除,終于還了天下一個太平。
人人舉杯歡慶,共享盛世。
此義舉除了維護正道利益的四大宗門之外,連王朝上下各路王侯都紛紛拔刀相助。
明爭暗斗了將近百年之久的廟堂江湖,頭一次如此齊心協力,同仇敵愾。
這一場耗時將近三個月的持久戰,據后世史書記載,堪稱驚天地泣鬼神。
說起這個令天下人談虎色變的魔教,本是當年由一位武道巔峰的大一品宗師親手創立,后來逐漸發展壯大。
自從大夏王朝建立正統以來,魔教便一直延續至今,整整兩百三十多年,屹立在王朝西南,成為江湖之中亦正亦邪的怪誕存在。
世間傳言,說那自稱“白帝”的初代魔教教主,本是前朝皇子,又是一位天賦異稟的武學奇才。
后來山河破碎,那位當年已經習武大成的前朝皇子,曾經三入皇宮,去刺殺當今大夏王朝的開國皇帝。
雖然壯志未酬,但卻振臂一呼,集結起了當年那些賊心不死的前朝余孽,攻占了前蜀王朝的魚復城,連同城南那座巍然高聳的子陽山一并納為己有,占地為王。
隨后創立了一個名為“白雪教”的宗門,自稱白帝,將魚復城改為白帝城,獨居一隅。
后來,大夏王朝定鼎中原,皇權穩固。縱然那位一心光復大業的白帝神通廣大,若干年后武道修為更上一層樓,達到傳說中的“陸地神仙”境界,可是面對彼時趨于國泰民安的大夏王朝,即便有心殺賊,也已無力回天。
大夏皇帝也曾數次派兵攻打白帝城,但在一位武道宗師坐鎮之下,本就占據天險地勢、易守難攻的城山加以修筑防護以后,王朝軍隊屢次無功而返。
之后百年,經過多位大夏皇帝的勵精圖治,河清海晏,天下太平。
這一座曾是王朝眼中之釘的反賊宗門,竟然就這樣存在了下來,大體上與朝廷江湖都算相安無事。
直到一百二十多年前,魔教創教祖師、也就是初代白帝兵解于子陽山巔之后,整個白雪教經歷了一場內部動蕩,自此之后,一直也算中規中矩的白雪教開始橫行天下,下山興風作浪,為禍江湖,并且勢力日漸強盛。
從那之后,曾經也有劫富濟貧壯舉的白雪教,也就坐實了“魔教”這個惡名,直到今天。
令江湖眾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自從那位武道境界達到“陸地神仙”的初代白帝,兵解于山巔之后,近百余年之內,整個魔教居然高手輩出,猶如那雨后春筍一樣,涌現不止!
幾乎每隔十年就要冒出一個魔教的一品高手出來,震驚天下。
不光光是魔教妖人下山禍亂百姓,令朝廷頭疼;便是江湖武林中人,都開始對這群目無王法、為非作歹的狂野之徒產生了些許敬畏之心,甚至有人慕名前去加入魔教。
就連幾百年來始終穩如磐石的四大宗門,都被這個英才輩出的魔教,開始壓的有點喘不過氣來了。
身為“武道登山”之人,委實是太過于清楚“一品宗師”這四個字的分量!
江湖武人共分三品九境。
大夏王朝本就尚武,尋常江湖門派,若是其中有一位二品宗師坐鎮,就算是一州之內也能小有名氣。
縱觀江湖各種勢力山頭,百年以來,如果哪一家能夠培育出一位一品高手,必然將會是威震一方的高門大派!
縱然是那底蘊深厚、傳承有序的四大宗門之內,每個所擁有的一品高手,如今恐怕也不會超過一只手的數量。
大概是世間萬事萬物都要遵循一個盛極必衰的縹緲天理!
魔教妖人近百年的囂張跋扈,就在近幾年剛剛開始有所收斂的時候,卻迎來了四大宗門聯合各路江湖正道與朝廷,合力圍攻討伐的滅頂之災。
所以才有了這一場前無古人的驚天大戰。
半年前,當魔教又有一位“一品高手”毫不意外的橫空出世之后,終于按捺不住的四大宗門,曾有一場秘密會晤。
自那之后,江湖之中各門各派,便陸續收到來自四大宗門的“除魔帖”。
帖子末尾,皆是四大宗門當代掌門親筆署名。
后來,不知是否接到過朝廷授意的各路王侯,也接連派兵參與了進來,似乎是要從中分一杯美羹!
就在今年中秋月圓之日,由北方天池劍宗、南方神氣宗、泰山道德宗、和西方昆侖派,四大宗門領銜的正道群雄與各路王侯,浩浩蕩蕩圍攻子陽山,白帝城。
歷經七十多天的艱苦奮戰,才將不可一世的白雪教蕩平掃除,近萬余魔教眾人全部殲滅。
此次大戰,雖然鏟除了為禍江湖的魔教勢力,但各路正道人士,一樣損失慘重。
尤其那一場波瀾壯闊的城頭之戰,分外慘烈!
據當時參與那場除魔衛道之戰的一位江湖俠士而言,他們于白帝城外三十里處和魔教妖人開戰,只用三日,便一鼓作氣打到白帝城下,護城河畔。
就在眾人以為自古邪不勝正、魔教不過爾爾之時,竟然在之后兩個月內無法攻破那座城池。
不光如此,正道高手多次強行攻城之后,居然出現有去無回的大肆傷亡局面。
不單是因為白帝城三面環山,又有護城河作為屏障的地理優勢。
而是,一座小小白帝城頭,居然有不下十位魔教一品高手坐鎮。
期間有兩次,那位傳說中一襲白衣優勝天上謫仙人的最后一位白帝,親臨城頭。
遙遙與正道大軍對視,眾人才駭然發現,當真是風彩卓然的白帝身后,一字站立整整十五位扈從將領,依氣勢來看,除去超然絕世的白帝必然是一位“山巔境”大一品宗師不說。
他身后那十五位,具是一品高手。
魔教囂張百年,原來如此!
說回正道這邊,由四大宗門領銜的天下英豪,即便震驚于魔教的雄厚實力,一時難有對策,也斷然不會被這群為害江湖的妖人嚇倒,更不會就此鎩羽而退。
就在白帝第二次出現城頭,十日之后。
經過正道群首反復商議,終于為那場氣壯山河的“城頭之戰”拉開了序幕。
天順元年,立冬當日,拂曉剛過。
白帝城外,一位位正道宗師,拔地而起,氣勢如虹,飛掠城頭。
開始攻城!
同樣一十五人,皆是一品宗師!
隨后又有數十位武道高手依次攀掠上城頭,與魔教決一死戰。
此次城頭大戰直到三日之后,才落下帷幕。
那個血流成河的黃昏時分。
白帝城門終于緩緩放下,正道大軍浩蕩入城。
此后,又經歷半月時光的對壘廝殺,正道眾人才攻上魔教老巢,子陽山頂。
自此,世間再無白雪教。
使人意外的是,教主“白帝”自從第二次出現在城頭以后,就像消失了一樣!!
哪怕幾十里以外都能耳聞震天戰雷的城頭大戰,他都不曾出現。
直到眾人打上魔教總舵子陽宮后,才悚然發現,風采無雙、不可一世的白帝竟然雙目流血已經死在大殿主坐上。
同時,大殿之內還有多具尸體,其中有兩位魔教長老和幾位護法,一起斃命于此。
多年以后,那場磅礴大戰已成人們茶余飯后的談笑之事,甚至街角茶樓的說書先生,經過添油加醋,都能分解成十數個章回故事,作為好幾日談資本錢以后,仍然有人為白帝之死感到不解,還有嘆惜!以至于有些聰明絕頂的說書先生,假設白帝不死,參與城頭大戰,又能延伸出來一大把的故事,不過最終都是邪不勝正的歡喜結局就是了。
除魔大戰雖然鏟除了建立兩百多年的白雪教,但屬于正道這邊的勝利依舊只能用悲慘來形容。
那些就像兩軍對壘死在戰場上的無名士卒不說,單就城頭大戰一役,活著走下白帝城頭的那些慷慨宗師,只有不到三分之一!
同時那場大戰,也涌現出了一批江湖豪杰。
當然能夠活下來的豪杰,實力自然不容置疑。
最出名的莫過于當代天池劍宗的年輕宗主,楊天闕。
那個注定要載入史冊的立冬時節,同樣青衫白衣,手持多年不曾現世的名劍“赤霄”的風流男子,率先沖上城頭。
三日之后,他渾身浴血最后一個走下城頭,身后背著一位血染長裙的女子。
是那位來自神氣宗、唯一一位沖上城頭的劍仙女子。
后世只知楊天闕的白衣風采不輸白帝,但卻沒有人知道,正是這位同樣年輕的宗師女子為他擋下一劍,才使他有了之后繼任宗主的機會。
后來,那女子只半月便傷勢痊愈,二人更是聯袂殺入子陽宮,率先攻入那片江湖武人夢寐以求的魔教禁地——山巔碑林。
只是楊天闕從此青云直上,成為天池劍宗史上最年輕的宗主,被萬人敬仰的同時,那一襲青衫仗劍更是成為無數江湖女子的思慕對象。
而當年那位神氣宗的巾幗女子,自那大戰之后便杳無音信,再無任何蹤跡!
江湖傳言,那位曾經被神氣宗寄予厚望的劍仙女子,后來舊傷復發香消玉殞;也有人說那女子由于后來攻打子陽宮時再次受創,武道境界一落千丈,回神氣宗后便嫁為人婦,平凡度日;更有人說當年那女子是與楊天闕一同離開子陽山,誰有膽量去天池劍宗一問便知……
眾說紛紜。
最使人們津津樂道的卻是說那女子同樣沉魚落雁、國色天香,與那楊天闕正是郎才女貌,天生一對,在并肩作戰之中兩人早已互生情愫,但造化弄人,最終不能雙宿雙飛,成為江湖一大憾事。
但也有人從中抬杠,說是天池劍宗與神氣宗南北對峙,表面雖然互不相干,實際早已水火不容,怎么可能結成親家。
眾口悠悠,不絕于耳。
不管實際如何,在那場充滿血腥的大戰之中,總算有這么一段佳話流傳世間,清新搖曳。
(點進來各位讀者大大,請先將本書放入書架,是本有趣且風騷的書。)
玄鑒仙族
陸江仙熬夜猝死,殘魂卻附在了一面滿是裂痕的青灰色銅鏡上,飄落到了浩瀚無垠的修仙世界。兇險難測的大黎山,眉尺河旁小小的村落,一個小家族拾到了這枚鏡子,于是傳仙道授仙法,開啟波瀾壯闊的新時代。(家族修仙,不圣母,種田,無系統,群像文)
太虛至尊
(又名《玄靈天帝》方辰)”江凡,我后悔了!“當許怡寧發現,自己寧死不嫁的窩囊未婚夫,娶了姐姐,將她培養成一代女帝時,她后悔了。如果時間可以重來,她一定不會任性的讓姐姐替嫁!
吞噬星空2起源大陸
這是番茄的第12本小說。也是《吞噬星空》后續的第二部小說。**羅峰帶著界獸摩羅撒闖過輪回,來到了起源大陸……
光陰之外
天地是萬物眾生的客舍,光陰是古往今來的過客。死生的差異,就好像夢與醒的不同,紛紜變換,不可究詰。那么超越了生死,超脫了天地,在光陰之外,等待我們的是什么?這是耳根繼《仙逆》《求魔》《我欲封天》《一念永恒》《三寸人間》后,創作的第六部長篇小說《光陰之外》
輪回樂園
蘇曉簽訂輪回契約,進入各個世界執行任務。他曾目睹一個世界崩滅為塵粒,也曾與被遺忘的王者持刃而戰。暗鴉在低語,黑淵下巨獸咆哮。歡迎來到,輪回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