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青燈伴古佛
- 網游再見江湖
- 老豆豆
- 2600字
- 2020-11-01 09:34:00
太陽初出光赫赫,千山萬山如火發。
群星殘月已退去,江湖再起新篇章。
太陽初升,朝霞掩映。光照千里山川河岳,少室山上下盡是一片赤色。
少室山,地處九州之中,中原腹地,是中岳嵩山主脈之一。山中密林之中有一古寺,因山得名“少林寺”。
少林寺始創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間,因為安置天竺僧人跋陀,便在都城洛陽之南,嵩山腹地少室山中營建寺院,用來翻譯經文。后有達摩祖師東渡,于五奶峰下石洞中面壁九年,頓悟大乘,立禪宗,為少林留下易筋、洗髓二經,開創寺中僧人習武之風。至唐初,因十三武僧助唐有功,少林寺名揚天下,被譽為“天下第一名剎”。
寺中僧眾習武之風源遠流長,雖然歷經千年,朝代興替,仍然長盛不衰。世俗中人為了各種原因不斷將武功秘籍注入少林寺,寺中弟子也不斷將少林武學帶入世俗之中,故有“天下武功出少林”的說法。
元羲元年三月初六,雞啼過后,少林寺中僧人,各盡值守,打開山門,做些早課灑掃。
此時,少林寺外的山道上,走來一前一后兩人。前面一人一身粗布短打,容貌粗豪,滿面絡腮胡須,斜挎雕弓,背負箭矢,作山間獵人打扮。后面一人一襲單薄青衫,白面無須,濃眉郎目,肩扛長棍,棍身通體烏黑,看不出什么來歷。
“兄弟,少林寺到了”,容貌粗豪的漢子,自然就是楊龍飛,拍拍冉辰肩膀道:“要走了還是放心不下你,這個東西你拿去”,楊龍飛從懷中掏出一卷書冊交給冉辰。
冉辰接過一看,不由一震,“大哥,這……”
“你沒有武功底子,這人多事多,難保你不會受人欺負。這是我家傳的一套棍法,早年,先祖曾在五臺山修行,創此棍法,我等后輩也是后來習得。時移世易,幾經輾轉,如今少林門下卻也能夠習得,我見你身上有些根基,恰好合用。雖然提前給你也不算是壞了規矩,但東西你還是要貼身收藏,找無人處修習,不要讓人看到。我看你不是個多事的人,但也別委屈了自己,若是實在不順心,只管撂了鋪蓋卷下山來找哥哥。
兩人相識雖短,也心知對方不過是一個電腦程序,冉辰卻仍是不由生出離別之意。就像少年時,初次離家求學,和家人惜別不舍的情景。當下跨前一步,抱緊楊龍飛肩膀:“大哥的深情厚義,冉辰絕不敢忘。”
被冉辰抱住的楊龍飛,呆愣愣站了半晌,終于是反應過來,忙掙開冉辰的摟抱,后退了兩步才笑道:“哥哥一介鄉野村夫,也幫不得你什么,入得此門,你便只管安心修行。待你名揚天下,再來山下尋我。到時,我們把酒言歡。你若混不出個名堂,我便沒你這個兄弟,相見亦是路人。我的話,你要記好嘍!”
冉辰也笑道:“無論將來如何,你都是我的大哥。待我武藝有成,覷空便去叨擾。”
“好兄弟,盡管來便是,大哥山珍海味沒有,粗茶淡飯管夠。”
兩人相視大笑。
楊龍飛抱拳一禮:“送君千里,終須一別,好兄弟,后會有期。”
“大哥珍重,后會有期。”
冉辰回了一禮,轉身向山門行去,不再回頭。
楊龍飛轉身走了幾步,不知為何停了下來,只見他一會兒拍拍胸口,一會兒回頭看看冉辰,臉上表情變幻,嘴里小聲嘟囔著什么,聲音極小,估計也只有他自己聽得到。呆了一會兒,扭頭自行下山去了。
“阿彌陀佛,施主,不知因何事欲入我寺中?”
冉辰方走到山門前,便被一個寺中沙彌攔了下來盤問。當下堆起笑臉道:“這位師傅如何稱呼?在下是為了拜師而來。”
“小僧本色”,和尚眼中神光一閃即逝,卻道:“我觀施主資質實屬上佳,卻與我少林無緣。施主不如就此下山,別處拜師去吧。”
冉辰聞言心中了然,并不著急,從懷中摸出一封書信交給本色和尚:“還請師傅將此書信轉交羅漢堂本山大師。”
“施主稍待”,交代一句,和尚轉身回寺了。
不多時,本色和一中年和尚一起從寺中走出,兩人徑直到了冉辰面前站定,那老和尚先開口道:“阿彌陀佛,老僧便是本山,少俠的事情,了愿信中已經講明,我已知曉。不知少俠在何處見的了愿師叔,他可安好?”
冉辰看那本山,只見一身皂黃僧衣,站立時,猶如傲寒勁松。聲音中氣十足,自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氣勢。
意念稍動,冉辰將手中棍子交給本山,口中將前因說了一遍。
本山接過長棍,眼中精光一閃,雙手輕拂棍身,復又遞還給冉辰:“少俠隨我來吧。”
冉辰接過棍子,一看之下,不由詫異,棍子的屬性已然大變。
伏虎聽風棍
門派:少林寺
品相:四品
少林寺門派武器,木制槍棒類長武器,限制少林弟子使用,不可交易。
質地:36
堅韌:60
重量:五斤二兩
風過勁松處,虎嘯沙門前。
不聞枯葉落,遠人已膽寒。
少林寺工房取上等桑木制作,制作之法不詳
只見原本烏黑的棍身,此刻已呈現出,暗黃的木紋原色。金屬環上的“了愿”二字也已經不見,同時消失的還有任務物品,不可放入包裹的屬性。
這真是意外之喜,冉辰喜不自勝。雖然不知道這伏虎聽風棍的說道,但是感覺很厲害的樣子。
冉辰不明覺厲的跟著本山,也無暇細看院中景致。直到進了一處禪房,才發現身后本色并沒有跟來。暗自汗了一把,抹了抹額,打起精神,準備應付本山的答對,此事先前楊威已有交代。
果不其然,兩人剛剛坐好,本山的問題就來了。
“少俠來意,師叔信中已經交代清楚,我已知曉。不過,門雖敞開,入不入得,卻要看少俠的機緣了。”
冉辰面容一整:“大師直言便是。”
“少林乃千年名剎,禪宗祖庭,寺中所藏經書,浩如煙海。即使白首窮經,也難以遍覽。寺中佛法高深的大德,天下景仰的法師,亦是許多。修習武術,操槍弄棒,對于釋家眾比丘而言,不過是粗枝末節,而當以佛法為重,武術為輕。這般說法,施主如何看待?”
冉辰聽他說完,略一沉吟,已然明了。大和尚口中雖然抑武揚法,心中卻未必真的如此作想。和尚的武佛之辯,也并非什么高論。想俗世之中,文有才德之思,武有武德之爭。世間師徒多是一般,作師傅的都希望徒弟才情絕世,品行高尚,但是如此人物,能有幾人,所以退而求其次,一方不錯,一面也不要太差,也就行了。明了此節,冉辰當即笑道:“大師的智慧如同大海一般,只是像我這么愚鈍的人,恐怕眼下也只能學些粗枝末節。弟子縱然修習武功,也只為強身健體,并不為爭勇斗狠,爭強好勝。若能在大師座下時時聽說佛法,日日進益,那便是大造化了。”
“不錯,才思聰敏,堪可造就。”本山聽了冉辰的說法,心中快慰,不由笑逐顏開:“須知佛門雖廣,不度無緣之人。我佛慈悲,亦需衛道手段。”
看來這和尚對于馬屁的抗性也是不高啊。
不理冉辰在一旁胡思亂想,本山大師顏色一整,高聲道:“冉辰少俠,你可愿拜我為師,受沙彌十戒律儀,剃落凡塵憂思,了卻世俗煩惱,從此皈依我佛門下,四時木魚青燈常伴。你可愿意?”
十戒、剃落?
冉辰腦袋嗡一下,感覺心頭瞬間一萬頭草泥馬奔騰而過。
尼瑪,這是玩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