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我乃劉牢之
- 五胡亂華之無敵小皇孫
- 軍師從不出手
- 1999字
- 2021-01-15 11:30:37
趙戎幾人騎著快馬走了十來天,終于進了河東郡安邑縣地界,這時已經進入九月了。天氣變得涼爽了。看著大路兩旁已經漸漸開始發黃的谷子。
趙戎說道“看來今年是個豐收年啊。老百姓要過一個吃飽喝足的一年了。”
王猛也贊嘆“這谷穗也是多年沒見過的大啊。天快黑了,前邊不遠就是村莊了,咱們過去吃點東西。順便歇歇腳怎么樣啊。”趙戎點點頭,拍嗎前行。
走了不遠,進入村莊找到一戶人家。走進門看見一個老人家在地里和他兒子在熟練的編筐。
趙戎問道“大爺,這里離安邑縣城還有多遠啊?”
老大爺說道“不遠了,還有不到四十里。”
趙戎說道“大爺我們走路實在時刻難耐了。想在這里吃點東西,你看方便嗎。我可以付錢。”
大爺說道“出門在外不容易,吃點東西要什么錢啊。牢之,去屋里給客人那點東西吃。要熱熱啊。”
牢之點點頭轉身進了屋子。
趙戎看劉牢之身強體壯,忍不住說道“我看您兒子虎背熊腰,身強體壯,怎么不去參軍,混個功名啊?這在家種地有些屈才啊。”
老頭說道“混什么出身啊,人這一輩子難得的是平安,平凡。在家種地多好啊,再說了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最起碼不會丟了性命。這不是編了不少筐了嗎,我打算把這些筐賣了,給他說說村東頭老田家的閨女。讓他趕緊結婚生子。省的他心那么野,早晚出事。”
這時候牢之從屋里出來說道“爹,我不娶老田家閨女,村姑一個,沒讀過書,沒學過禮。咱們劉家世代鎮守雁門關,以武立身憑什么到我這輩就種地啊。我不甘心.”
老頭說道“閉嘴,我劉家男兒為北岐朝廷流干了血,你太爺,你二爺三爺,你四個叔叔都為國捐軀。你爺爺鎮守雁門鎮守了一輩子,最后落了個什么?我簡直傷透了心。”
鄭懷恩說道“咱們熱血男兒活著,不就是該愛國,為國殺敵嗎?”
老頭哼道“愛國,我愛這北岐國啊,可他媽的誰愛我啊。你們就找吧,可著全天下找吧,你們還能找著這么讓人失望的朝廷嗎?”
趙戎一聽,突然想起來劉牢之,這個名字。好熟悉啊。難道是東晉歷史上有名的大將劉牢之?劉牢之是東晉勁旅北府軍的主要軍事將領。在各次戰斗中,他都勇猛無比,屢獲大捷。尤其是在著名的淝水大戰中,劉牢之率軍屢挫強敵,擒斬敵將,為東晉王朝在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在東晉內部那種復雜的政治權力斗爭中,劉牢之屢為人作嫁衣裳,最終成了權力斗爭的犧牲品,以自縊身死的結局完成了他人生的后歸宿。
他趕緊對老人一鞠躬對老頭說道“原來你是將門之后啊?失敬失敬。可是你怎么會在這里呢。”
老頭搖搖嘆一口氣不說話。
劉牢之說道“我乃劉牢之,我爺爺是雁門太守劉義。上個月二王爺趙有林登基稱帝,我爺爺上書質問陛下下落,并且痛斥他竟然讓先帝的妃子做皇后簡直是亂倫。被趙有林那個狗賊,和鄭丞相下令抄家。幸虧我父親的一個朋友拼死過來報信,我們父子倆才逃到了這里,打算隱姓埋名,可是我實在是恨啊。我劉家世代忠義,到底是為什么,我不甘心啊。”
劉老頭也說道“這混賬的朝廷,混賬的世道啊,我那個朋友在趙有林手底下做事,忠心耿耿,兢兢業業,淫亂已喪失人倫,后宮已有嬪妃萬人,竟然把先帝的妃子納入后宮,立為皇后。
趙有林還別出心裁,以宴會為名。把手下將軍們的夫人們集中起來,強令左右侍從奸污她們。他還下令宮女均赤身裸體與他在宮中奔跑嬉戲,有不聽從的,立刻殺死。這還不算,他讓宮女們和牛馬騾子,交配。許多宮女不堪受辱,紛紛自殺。
更令人氣憤的是,他和他所立的鄭皇后,坐著馬車走在京城大街上,看見懷孕的女人,竟然猜孕婦懷的是男是女,然后讓手下,用刀拋開孕婦的肚子,取出嬰孩來分辨男女。
你說這樣一個禽獸,竟然當了皇帝,老百姓還能活嗎?咱們為這樣的朝廷賣命。丟人啊。要是對抗外地,死也值了,可是這樣含冤莫白的死去。還不如在家種地呢。”
劉牢之說道“爹,我聽說皇孫殿下,已經發了討賊檄文,要天下諸王共同起兵,共討國賊。我要去參軍。殺了趙有林那個狗賊。”
老頭一聽“你說皇太孫殿下,發布討賊檄文了?”
劉牢之點點頭“對啊。爹你和我一起去吧。”
老頭說道“可是我歲數這么大了。不知道殿下要不要啊。”
王猛半天不說話,突然間哈哈大笑,劉家父子奇怪的看著他。“我聽說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廉頗七十老矣,尚能飯否。劉將軍年不過五十正是為國效力的時候,你不去參軍還等什么。”
劉老漢說道“可是去哪里找太孫殿下呢?”
王猛一指趙戎說道“遠在天邊,近在眼前。太孫殿下與諸王約定安邑城集結。此刻正是要去安邑柳家。”
劉家父子一聽趕緊跪下“原來是太孫殿下,老漢我有眼不識泰山,請殿下贖罪。”
趙戎趕緊把他扶起來“劉將軍受苦了,受屈了,咱們北岐對不起你們劉家啊。”
一句話說的劉老漢眼淚就下來了“有殿下這句話,我劉健就是為你去死,也值了。”
趙戎說道“那好,咱們一起去安邑,找我外公,等集結了大軍,咱們就殺向京城,給老太守報仇雪恨。”
劉牢之滿眼放光“太好了,太好了,終于不用憋著這口惡氣了。”
劉健卻搖搖頭“太孫殿下先去吧,我和牢之去雁門召集舊部。再來投奔你。”
趙戎點頭“好,那我在安邑縣等你的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