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繼明一直以為歷史有它的慣性,該發生的事情多數都會準時發生。
舉幾個例子,在原時空發生的自然災害都是如期到達。鄭芝龍在現在比起原時空要強大的不少,但是他還是像原時空那樣舍棄臺南的基業去當自己的大官,光宗耀祖。在歐洲也一樣,各國商人繼續在往新大陸運送移民,只不過換成送到美國賺錢換取美式商品而已。而現在歷史的慣性就在文繼明眼前再次發生。
正當大家眼見著慘劇將要發生時,比其他人觀感和敏捷都強很多的文繼明動了,他在小公主剛掉落的同時就撲了過去,在小公主離地還有不到一米時就雙手接住了她,由于身體前傾已無法借力,他就自然順著力道身體前沖同時扭身以肩膀向地面狠狠砸去,同時順著力道把小公主高舉胸前。
大家同時都聽到了彭的一聲,文繼明左肩下面背部被塊突起的石頭磕了下,痛的他直咧嘴,但是他還是高舉著小女孩不放,小女孩愣了下后突然咯咯地笑了起來,文繼明看到后也笑了。
同樣反應靈敏的國王這時候也沖到文繼明身邊,把小公主從文手中接走。文繼明隨即想站起了,可惜左肩現在有些麻木,使不上勁。
這時候,周圍的人們反應各有不同,美麗的王后和剛才抱著小公主的侍女,明顯都是受了驚嚇開始哭泣。蘿拉則是首先沖了過來扶住文繼明,隨后千代和茲巴跟著跑了過來幫忙把文繼明扶了起來,三人都是眼淚汪汪,也是被嚇住了。
醫生聞訊很快趕來過來。對文繼明進行了檢查。雖然后背有些擦傷,被撞得的地方腫了起來,但是沒有大礙。上了膏藥過后癥狀就減輕了許多。
傍晚,國王一家在王宮舉行家宴招待文總一家人,蘿拉送給王后一對已經恢復過來體力的博美茶杯犬。然后國王的女眷們全都沒心思吃飯了,一人抱著一只稀罕的不行。
看護小公主的侍女事后被免了職務,換上了另外兩位細心的侍女。文繼明把帶領的幼兒推車和玩具車拿了出來,這樣小公主就再也不用抱著了,倒是省了侍女們的很多麻煩。
消息不久就在瑞典貴族和國民之間傳了開了,年幼的小公主差點掉地上摔死,結果被年輕的美國國王救了。整個事情的后果就是瑞典人對美國人的觀感大好,而國王一家人也同文的一家成了朋友。將來會發生在小公主身上的厄運也徹底消失了。
文繼明等人在瑞典逗留一周后回國,留下教官團和眾多工人技師幫助瑞典訓練軍隊,建設工廠。同時留下六千枝燧發槍。
-----------------------------------------------------------
1629年2月,陜西延安府等地大饑荒。
1629年3月,英國國王查理一世解散英國議會。
1629年4月8日,起義軍七千余人攻三水,起義首領王二、王大梁雖先后犧牲,但繼起者日眾。游擊高從龍敗死。官兵被傷者二千余人。
1629年4月26日馬懋才奏:臣鄉延安府,去年全年無雨,草木枯焦,民爭采山間蓬草為食。蓬草盡,則剝樹皮而食。樹皮盡,則掘山中石塊而食,石性冷而味腥,少食輒飽,不數日則腹脹下墜而死。饑民相聚為“盜”,與其坐等饑死,不如為“盜”而死。又燒人骨為薪,煮人肉以為食者,而食人之人,不數日即面目赤腫,燥熱而死。于是,死枕藉,臭氣薰天,安塞縣城外掘數坑,每坑可容數百人,不及掩埋者,又不知還有多少?小縣如此,大縣可知,一處如此,他處可知。百姓又安得不相牽而為“盜”。而慶陽、延安以北,饑荒更甚.
1629年5月丹麥王國國王克里蒂斯安四世因為已被皇帝的軍隊打到本土,迫于無奈同皇帝簽訂《呂貝克和約》,保證不再干涉德意志事務。皇帝的勢力伸展到波羅的海。
1629年5月,大明出現日食。崇禎帝因舊歷法推算日食失驗,欲加罪臺官。禮部尚書徐光啟上言:“臺官測候,本郭守敬法,元時嘗當食不食,無怪今日之失,宜及時修治,參用西法。”崇禎帝從之,詔外國人龍華民等編修新歷法,徐光啟為監督。西歷自此開始實行。
1629年5月28號,美利堅合眾國占領維多利亞州全境,墨爾本市投入建設,維多利亞州政府建立。
1629年7月,美利堅臺灣總督府占領臺灣全境。
1629年10月27日,后金兵分三路,一路攻打入大安口,參將周鎮死亡;一路攻入龍井關,一路攻打洪山口,明參將張安德等敗逃,張萬春降。薊州被圍,11月,后金皇太極親自督軍攻入龍井關,以蒙古喀爾沁臺吉布爾噶圖為向導,攻克洪山口。別將攻克大安口,會于遵化。本月初四日,山海關總兵趙率教入援,于遵化戰死,全軍覆沒。巡撫王元雅、保定推官李獻明、永平推官何天球、遵化知縣徐澤、前任知縣武起潛等,據城拒守,城破皆死。
1629年12月4日,成都地震,聲吼如雷,連震十二次,房動屋搖,雞鳴大吠,河漲水赤,山崩城倒,壓死宿城樓營兵數名。松潘衛(今松潘)日震十二次,聲如雷。小河營(即小河守御千戶所)同日震,山崩,城塌一百二十丈,壓死軍民數人。同日重慶府、壁山、廣安州、蒼溪、珙縣、威遠等俱震。震中烈度為六點二五級。
1629年12月,宣大總督及宣府、保定、河南、山東、山西巡撫,聞京城戒嚴,都奏請率師入京師護衛。山西巡撫耿如杞與總兵張鴻功也率五千人赴援。軍隊曾有令曰:“卒至之明日,汛地既定而后給餉。”山西援兵既至,今日令守通州,明日調昌平,后日又調良鄉。駐地累更,三日沒有給軍餉,軍隊乃發生嘩變。事發后,耿如杞、張鴻功被捕入獄。隨后各地援兵先后到達,但是都因為缺乏軍餉的緣故,到處剽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