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孟德的覺醒
- 三國之召喚莽夫
- 衣衫落拓
- 2194字
- 2020-11-04 22:40:38
第22章 孟德的覺醒
諸侯聯軍被高順、李存孝、呂布等人殺的丟盔棄甲,恨不得爹媽多生出兩條腿來。
劉岱韓馥孔融等最初便主張退軍的人,在攻城的時候用的全是老弱殘兵,撤退時候反而是靠著精銳部隊,一路逃的是得心應手。
而公孫瓚等人,在強攻虎牢關時便已經大損了元氣,在撤軍之時,身邊少了甲士護衛,全靠著將士死戰,才得以逃出生天。
袁紹待逃到安全所在之后,便安排手下傳令軍士到各地尋找逃散的眾位諸侯,約定在袁紹屯兵處相見。重整旗鼓,再做計較。
卻說虎牢關這頭,樊梨花、呂布、高順、李存孝四人廝殺了數個時辰,才回到虎牢關內,待四人相見時,看著彼此身上全是一身血污,不免相視而笑,大呼痛快。
而此時的李儒,早已經備好了慶功酒宴,從呂布在汜水關露面開始,整個戰局便盡在他的掌握之中,如今得勝,自然也是他早早便料到的。
可以說,李儒的計劃是一環扣著一環,算盡了天時地利,算盡了人心所想,并且每一步都留了后招,恐怕有所差池。
從呂布在汜水關前露面的那一刻開始,李儒的計策便開始了。
李儒先是借著呂布之勇,和赤兔馬日行千里的特點,吩咐呂布在汜水關前露面,且必須大勝,一來是立威,二來便是給袁紹等人營造一個汜水關內陳有重兵的假象。
而在聯軍忌憚呂布之勇不敢貿然進攻之時,每日派遣一隊騎兵出關,去時輕裝,返程時必留蹄印,并刻意使聯軍的探馬發現蹤跡,為的是讓聯軍以為董卓仍在往汜水關調兵。
待聯軍對董卓正源源不斷的往汜水關內運兵的事深信不疑,并覺察出大軍多是從虎牢關方向而來時,便遣呂布前往虎牢關,而此時李儒從洛陽領來的大軍也已在虎牢關中等待。
聯軍一路奔襲,而虎牢關守軍以逸待勞,即使袁紹直接攻城,李儒的勝機也頗高。
同時李儒也算準了聯軍中必有自作聰明的人,會在汜水關前留一支疑兵來迷惑他們以為還在汜水關中的呂布。
李儒交代高順率一支輕騎,趁夜出城,直指汜水關外的聯軍糧草大營,待燒盡聯軍糧草輜重之后,再引兵返回,與早被李儒安排在城外的樊梨花兩處設伏。
之后李儒在借著袁術的尸首做文章,激袁紹強攻虎牢關,此時高順、樊梨花兩軍伺機從后方殺出,呂布、李存孝從關內殺出,四軍合一,前后夾擊,怎有不勝之理。
在酒宴之上,李儒將自己的全盤計劃娓娓道來,起謀局之周密,行事之小心,對人心揣測之準確,無不令宴席之上的眾人贊嘆欽佩。
經此一役,虎牢關眾守軍斬獲頗豐,濟北相鮑信死在高順槍下,河內郡太守王匡被李存孝斬斷了左臂,擊殺聯軍將士數萬,斬將旗百桿,繳獲兵械更是不計其數。
更為重要的是,經此一役,十八路諸侯俱是元氣大傷,且心中分別記恨,短期之內,再難成氣候,對李儒來說,終于能在洛陽過上幾天安穩日子了。
而他與樊梨花的婚期,也可以提上日程了。想到這里,李儒看了一眼他身旁的樊梨花,此刻樊梨花已經微醺,在燭火的映照下更顯得笑靨如花。
李儒這邊眾人推杯換盞,好不快活。而袁紹那頭卻滿是一副凄慘之景。
袁紹此刻坐在臨時搭起的大帳中,頭上的盔纓在逃跑路上遺失,袁紹須發皆亂,想僅僅數月前,袁紹還是集結義兵,共同討賊的盟主,可今日,卻落得這般田地。
想到這里,袁紹只恨那些心懷鬼胎,出工不出力的幾個諸侯,袁紹緊握雙拳,誓言必雪虎牢關之恥。
此時傳令兵已經派出數日,除了死傷的袁術、鮑信、王匡,以及返回長沙的孫堅之外,前往袁紹大營中會合的諸侯只有公孫瓚、曹操、孔融、陶謙等幾人。
袁紹看著堂下未滿一半的坐席,想到起兵之時的壯闊之景,心中悲涼更甚。
“馬騰托人來報,今已引軍返回西涼,劉岱韓馥等人,俱已回到各自所轄境內,可憐這十八路諸侯,只剩在座諸公,如今此般境地,不知諸公有何見教。”
一旁的孔融說到:“如今聯軍新敗,士氣低迷,時令也已至隆冬,依吾之見,不如先各自引兵回去,且休養生息,待到春來之時,再做打算。”
公孫瓚也附和著孔融的話:“經此一役,瓚所率諸部,皆元氣大傷,不如先回屬地,另募兵勇,備齊糧草,待時機成熟時,只需本初兄振臂一呼,瓚必舉兵響應。”
此時一旁沉默許久的曹操突然發出陣陣冷笑。
袁紹覺得奇怪,便問道:“孟德,諸公正商討對策,何故發笑?”
曹操也不掩藏,起身大喝道:“我笑這十八路諸侯,皆是鼠輩,另募兵勇是假,趕著爭奪地盤是真吧!”
孔融等人像是被戳中了心事,大驚的斥責曹操:“孟德何出此言!今折損這許多兵馬,想是一兩年間也難恢復元氣,孟德怎能憑空潑人污水。”
曹操全然不管孔融的話,繼續說道:“自聯軍起兵以來,諸公便心懷鬼胎,意在保存實力,借故不前,錯過了諸多良機。”
“那汜水關一直都是一座空城!”曹操心中怒氣正盛,大吼到。
“先有袁術嫉賢妒能,扣發孫堅部糧草,致使孫堅軍在汜水關前大敗,然孫堅已挫董軍銳氣,奈何之后數日,諸公皆不發兵,那汜水關是一座空城,竟然也能與我等對峙月余!”
“待移兵虎牢關,只那呂布一人,便將眾位諸侯嚇得面如土色,本初兄下令強攻關隘之時,眾諸侯仍然惜力,只派殘兵出陣。”
曹操越說下去,心中的怒火和對這些諸侯的失望之情越烈,言辭也激烈了起來:“在座諸公皆為漢臣,皆食漢祿,備受天恩,然爾等討賊為虛,搶功是真!”
“見無功勞可爭,便個個惜力,如今鮑信袁術皆亡,諸公這是趕著回去爭搶兩人的地盤吧!”
曹操呵斥著帳中的數人,帳中的眾位諸侯被曹操看穿了心事,揭了短,也不好出言反駁,只得任曹操教訓。
曹操說完,留下一句豎子不足與謀,便走出營帳,領兵東去了。
自此,原本一心扶漢的曹操已經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看盡了爾虞我詐人心險惡,悟透了在這亂世之中如何才能生存的奸雄曹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