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深夜回家
- 絕世名臣
- 楊柳河
- 3135字
- 2020-01-15 16:10:42
“你的那個《論道》雜志和報刊也移交給別人掌管了吧,要不然你會被拖垮的”,次日傍晚,弘歷與尹繼善各自端了碗米線坐在臺階上互相說著閑話。
“明公公,再給我加點醋,謝謝”,尹繼善將碗遞給小明子后才回答:“我已經交給彩蝶去打理了,她前世是一家上市公司的總裁,這些產業,哪怕是再多幾倍也不在話下。”
“陳宏謀在湖廣總督任上干得久了,也該調為兩江總督了,彭啟豐在廣東巡撫任上搞得不錯也該升為兩廣總督了,加上閩浙總督徐浪,如今要想開海通商就還差直隸總督該派誰去了”,弘歷吃完簡單地抹了抹嘴后就走進來展開地圖說道。
“還確實選不出能夠獨擋一面又有遠見又不保守頑固的封疆大吏去擔任直隸總督了”,弘歷念出了些各地督撫和京里大員的名字便有些無可奈何地笑道。
“有了,這是盛京侍郎路達的折子,你看看,這人居然提出了開辦海運一事,難得呀,要是碰見歷史上那個自大的乾隆帝,只怕早就被斥責一頓了”,尹繼善說著就將折子遞給了弘歷。
“好是好,只是他是滿人,能信得過嗎?”,弘歷看完說道,尹繼善卻不以為然:“無所謂,只有他有這見識,哪里管他是滿漢,直接把他提為直隸總督吧,這樣也許還可以向那些滿族大臣知道你這個皇帝沒有忘了他們。”
“二爺回來了嗎?”尹繼善的妻妾們都換好了華服,抹了脂粉,佩了新首飾,齊聚在影兒的房間里等著尹繼善的歸來,可直到夜幕降臨,也沒見郎君還家,彩蝶只得親自出來詢問。
“還沒呢,估計又在宮里吃飯了”,李貴看了看紫禁城的鼓樓回道。
彩蝶倒有些氣得娥眉倒蹙,鳳眼園睜:“這個弘歷也真是的,把我家二爺當奴才使了不成,今天是他的生日也不放人家一天的假。”
“今天真是我生日嗎,我的生日不是在五月嗎?”尹繼善揉了揉太陽穴問道。
“嗯,你在這世的生日就是今天,怎么,頭疼嗎?”彩蝶忙拿開他的手,自己給他揉了起來。
“興許是工作強度太大了吧,進屋去吧”,尹繼善將扶住彩蝶的肩膀,搖搖晃晃地走進了屋,一見屋內花枝招展的美人兒,他也提不起來興趣,直接躺在了影兒地身上:“明日我放假,明日再過生日吧,今天太晚,我得睡個美美的覺。”
終于放假了,尹繼善一覺睡到了自然醒,聽見外面嘰嘰喳喳地鳥叫聲,他也煥發出了生機,一把抱住身旁地影兒:“昨日爺實在太累,看著你們這么美,都沒力消遣,今天可得好好韃伐了。”
尹繼善說畢就貼上了嘴,雙手直接將伸進了被窩,將影兒的薄衫脫了下來,按摩著影兒依舊柔滑的身子:“我的少夫人還是風韻猶存啊!”
“嗯,你那里這么快就反應了,可見也寶刀未老啊”,影兒狡黠地笑了笑道。
“那好,我們夫妻一起上戰場殺敵,我先給你熱身”,尹繼善說畢就縮進了被中,狂親狂摸了起來。
日上三竿,瀅香才拖起疲憊的身子勉勉強強地從被窩里爬出來:“我該去服侍二爺和少夫人洗漱了,你就別再貪吃了。”
許怡良吻了一下瀅香的稥肩:“你去吧,今晚我們去湖邊學二爺和羽靈姨娘做黃青蛙如何?”
“臭不要臉的,虧你想得出來,少夫人已經在那里派了人守夜,要是被抓住了,臉豈不是丟大了?”瀅香打了他一下就坐起身來穿好衣服鞋襪道。
“怕什么,少夫人是刀子嘴豆腐心,二爺自己也是個偷腥的,大家一樣,充其量一頓打罷了”,許怡良嘴上這么說,但心里卻想道:“不打死就算好的了。”
“啪!”的一聲,一耳光就拍打在了許怡良的臉上。
“我可警告你,以后別瞎嚼蛆!二爺現在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要是讓別人知道他府里這樣,豈不是有損我相府聲譽”,瀅香甩了甩疼痛的手就走了出去。
“啊,二爺,你們這是?”瀅香見快要到中午了,就沒敲門,直接就挑簾進去了,誰知一進來就看見尹繼善在哪里倒提長壺兒讓影兒含著撫慰。
瀅香嚇得忙退出簾子:“二爺,少夫人,你們慢玩,我出去把風。”
“為什么不讓我們進去,難道二爺又出去了嗎?”尹繼善昨晚說將生日家宴推到今日,所以一大早,彩蝶等人就走了過來,卻被瀅香給攔在了外面。
“幾位姨娘不要這樣,二爺他還沒起床,少夫人也沒起床,他們······他們還在洞房花燭呢”,瀅香不好意思地笑道。
“哈哈,洞房花燭?也虧你這不曉男女之事的瀅香說得出來,麻煩你進去告訴二爺,就說天已大亮,春宵已過,該起床過生日了”,鄂陽倒忍不住地大聲笑了出來。
“喂,昨日假期休得還不錯吧”,第二天早上,尹繼善一來到內閣,弘歷就問起了他。
“那是,一人大戰六朵金花,怎一個爽字了得,算了,不說這些了,明日大叫起時就要宣布三大政策了,一切都準備妥當了嗎?”尹繼善玩笑了一句后馬上就又變得嚴肅起來,很是認真地問道。
“朕已經同內閣大學士們商議好了,除了傅恒因為覺得有些傷及滿人貴族利益外,其他人都沒有意見,最后大家才草擬好了這道圣旨,你且看看吧”,弘歷回道。
“山海關外荒城廢堡,敗瓦頹垣,沃野千里,有土無人,恐日后羅剎諸國侵占,朕決定撤銷禁關令,并鼓勵百姓出關開墾;同樣,回疆之地,也不必為我滿人自留地,山西百姓也可走西口”
“皇上,不可呀!關外沃野乃我大清龍興之地,如認流民進關,豈不是有擾我旗民生計啊”,理藩院尚書海成立即站出來阻止道。
“朕意已決,不必再說!”弘歷懶得多說,繼續讓太監宣示著自己的圣旨。
“再則,從此后,取消捐官制度,并鑄碑立言:后世君者寧可國窮理竭也不可賣官鬻爵,凡賣官鬻爵者直接處死!”
此時,戶部右侍郎林雅民站了出來:“皇上,取消捐官制度固然有可澄清吏治的好處,但國庫若沒了這么一大筆收入也無法支撐啊,今年山東因大旱免稅,黃河又在開封境內泛濫,要是沒有捐官銀子,該如何去支這兩筆賑災銀子啊!”
“這不還有下一道圣旨嗎,小明子,念吧”,弘歷回道。
“朕思及國朝已立百年,八旗子弟繁衍已至百萬,若再由朝廷供養實在是太困難,故朕與內閣商議決定,取消不準八旗子弟經營生產之命令,鼓勵其八旗子弟自謀生計,除現為官兵者和老弱病殘外,其他八旗子弟的月錢供給到明年不再發放,今年每人增發百兩以示朝廷恩德”。
弘歷的這道圣旨對下面的這些滿族大臣可謂是晴天霹靂,不過好的是,現在朝堂上已經沒有皇親貴胄臨朝參政,要不然說不定會有人直接走上來指著弘歷的鼻子罵了。
除了尹繼善和傅恒站著不吭一聲外,其他大臣都唧唧歪歪起來了。
“海大人,皇上這是怎么了,他這是要棄我們八旗子弟于不顧嗎,他這是一個滿人該做的事嗎?”一人有些憤懣地低聲問道。
“皇上這道圣旨是要把我們八旗子弟逼上絕路啊,我們這些八旗子弟除了玩鳥斗蛐蛐就是吃喝嫖賭了,哪里還會謀什么生計啊,即便是射箭騎馬這樣的老手藝都生疏了,這朝廷要是不管了,我們豈不是要餓死!”
“林大人,皇上這道圣旨好啊,這樣一來,雖然短期花掉大把銀子,但以后也不必每年拿著幾千萬兩白銀去供養那群斗雞走狗的八旗子弟了”。
“現在的八旗子弟是有錢的真講究,沒錢的窮講究,大部分家庭早已是寅年吃卯糧了,都是賒賬過日子等朝廷的銀子發下來就去按輕重緩急還錢,如今朝廷的錢要是斷了,估計這些八旗子弟的生路也斷了”。
“皇上不是想到了嗎,要一年后才斷錢,而且今年每人還多發一百兩銀子,一百兩可不是小數目,夠普通人家五年的生活了”。
尹繼善見傅恒有些猶豫地愣在那里,便自己率先站了出來,跪下三拜九叩道:“吾皇英明,萬歲萬歲萬萬歲!”
“哎呀,尹大人作為第一滿臣,他都同意了,我們還能說什么,不過好像他尹府就有旗民三百來名,這樣一來,他真的愿意讓朝廷斷了這供給嗎?”一滿臣有些失望地說道。
“尹愛卿平身,你尹家就有三百旗民,你這個族長打算怎么辦啊?”弘歷說后問道。
“啟稟皇上,微臣家里的旗民除去當官當兵外剩下的兩百人大都有自己的田產過活,其婦孺還可以在微臣的書局和《論道》編輯部做一些事,他們現在的生活基本上都不用靠朝廷養活,而且一年最差的也有五十兩銀子的收入,所以還請皇上放心,
“微臣作為內閣總理大臣又是滿臣最高官員,微臣當做表率,所以微臣請皇上也斷了我尹家今年的供給,以報天恩”,尹繼善還是第一次如此恭敬地向弘歷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