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返回曲靖
- 絕世名臣
- 楊柳河
- 3018字
- 2020-01-15 16:10:42
鄂陽站起來看了看外面漸漸停下的雨后才轉過頭來點了點頭:“嗯,這就是彩蝶姐姐的不同之處了,她寧愿做一個尹大哥身邊的自由的丫鬟也不愿做一個每日被各種禮制束縛著的主子。”
很是期待能夠早日見到這幾個奇女子的紫蘇又追問著下一個周家小姐。
“這件事想起來都感到好笑,她原是甘肅巡撫周學健家的千金,那個周大人本來是想以其女兒來陷害尹大哥的,可沒曾想到尹大哥根本不吃他那一套,尹大哥素來天不怕地不怕,一怒之下就要殺了他,最后他不得不跪求饒命,只得賠了自己的女兒”,鄂陽又坐回來笑著說道。
“不過呢,這個周家小姐倒也是最聽話的,不管尹大哥怎么譏諷她,訓斥她,她都能忍,而且對別人也是俯首帖耳,儼然是最聽話的,夫人除了少夫人最喜歡的就是她了”,鄂陽很有興致地接著說道。
“哦,看來她是最聽話的,那你呢,你這么高貴怎么會甘愿做妾?”紫蘇目不轉睛地盯著她問道。
“我嘛,本是師爺”,鄂陽有些不好意思地笑道。
“師爺,哈哈,天下哪有你這種師爺”,紫蘇正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捧腹大笑時,尹繼善卻闖了進來笑問道:“是什么事,讓你這么高興?”
“尹大哥,她這是在嘲笑我呢,看樣子以后我這個舊愛沒好日子過了”,鄂陽微笑著說道。
紫蘇笑的流出了淚花走來扶著尹繼善的肩膀說道:“我哪里敢啊,人家可是總督衙門的師爺!”
“好啦,別鬧了,紫蘇姑娘,你且把你攻打元江的事情給我說說,我好據實上奏,如今都這么久了,朝廷還沒有派人來捉拿我,估摸著又是誰幫我了一把”,尹繼善說著說著就將自己的扳指取了下來仔細地玩弄著。
“尹大哥,你覺得是怡親王在幫你嗎?”鄂陽見此忙湊過來問道。
“肯定不是,這怡親王早就在雍正九年去世了,這次應該是弘歷,紫蘇,你倒是快講講你的豐功偉績呀”,尹繼善站起身來坐在屏風旁的小椅子上問道。
紫蘇便丟開鄂陽的手過來給自己倒了杯茶:“事情是這樣的,當時那元江城里的酋長們并不知道我是去攻打他們的, 我假意說是來支援的,他們也就信了,最后我來了個里面開花,就把他們解決咯。”
“哦,果然機靈啊,我現在就上折子表揚你們兩位,怎樣啊?”尹繼善笑著說道。
“算了吧,哪有女子以這個為榮的,尹大哥,我們只要你有功交給朝廷就行了”,鄂陽俯身過來說道。
“這怎么行,我至少得給你們討給誥命當當,對了,你們去準備準備,我們要回曲靖了”,尹繼善說完就走了出去。
等到第二天,尹繼善一早就找到龍參領:“龍參領,你就留在這里吧,本官打算上奏在臨安城設一鎮總兵,你當第一任總兵怎樣?”
“末將謝大人提拔!” 龍參領單膝跪下道。
尹繼善將他扶了起來替他彈了彈灰塵:“你要謝就謝鄂陽吧,這一帶少數民族很多,風俗不一,難免起一些爭端,你可要妥善處理。”
龍參領看了看鄂陽后又拱手向尹繼善保證了一番。尹繼善肯定了一下就上了馬往城外奔去。
這時候,天氣已經漸漸放晴,路邊茂盛的野草中冒出了一簇簇的野花,一點也沒有秋的蕭索。尹繼善拉住了馬轉過身來向紫蘇問道:“紫蘇姑娘,你這些屬下打算怎么安排,我看還是遣散了吧,耽擱了人家一生可不好啊。”
紫蘇想了想說道:“不行的,她們跟了我這么久早已經習慣了這種生活,你就把她們編成你的親兵吧。”
“好吧,但你還是跟她們說清楚,想嫁人的,本總督可以賜予她們銀兩,想回家種地的,本總督可以賜予她們土地,剩下的我再把她們編成一只軍隊吧”,尹繼善看了看后面的一大群女子說道。
“尹大哥,如今除了紫蘇姑娘的女子軍以外,還有八旗兵的事情亟需處理,現在八旗兵里沒有佐領和總兵,很散漫啊”,鄂陽湊過來說道。
“我已經寫了折子,讓楊佐領接任班尚的職務,其他的佐領,你來定吧,你對這里的部隊比我更熟悉些,到時候我好一起呈給兵部”,尹繼善笑了笑說道。
“好吧,至此這云南地界的‘改土歸流’算是徹底完成了,現在該對準貴州的近百寨土著了,他們之間恣意殺掠百姓,且經常內斗,自相殘殺,真可謂‘漢人被其摧殘,夷人受其荼毒”,鄂陽蠻有感觸地感慨道。
“這改土歸流的確是勢在必行的,但難免會再起沖突啊,如今最緊要的是地整肅軍隊,嚴明紀律,不要把好事辦成了壞事”,尹繼善一想起那次屠殺就陷入了沉思,他來這個時代已經有十幾年,似乎已經漸漸認識到這個時代有很多弊政,他突然有了一種想要改變這些弊政的想法。
尹繼善一回到曲靖城就找到徐浪等人制定了一系列撫民安民的舉措,不過等把所有的百姓都安置好了以后,一個很突出的問題擺在了他面前。那就是這些舊日土著酋長管理的地盤一經改為府縣后,就急需一大批知府縣令去充任此職。
“大人,對于這些官員的任命,下官倒有個主意,不知當講不講?”徐浪謹慎地側身過來說道。
尹繼善做了個“請說”的姿勢,便轉過身來聽他說道:“大人應該知道,自從實行‘攤丁入畝’后,我們征收的稅銀越來越少了,可我們云貴每年還得承擔著川陜的軍餉,所以下官覺得我們可以征得朝廷的同意,大開捐官之名,這樣既可以解決了缺官的問題也可以補充一下庫銀啊!”
“我說你呀,你怎么連這等餿主意都想得出來,你這是典型的飲鴆止渴,那些通過買官而上任的官員能是好官嗎,大部分都是搜刮百姓的主,而且這一帶民情復雜,只怕沒過幾年,各處的百姓又得起兵造反了,這捐官制度是清朝的一大弊政,絕對不能實施!”尹繼善很不客氣地對徐浪大加訓斥了一回。
“那照大人這樣說,這‘攤丁入畝’不也是弊政嗎?”徐浪也漸漸地學會了直言不諱。
“這倒不是弊政,只是不合適罷了,這么多年的‘圈地’、‘買地’,致使大清的大部分土地都在一些皇親國戚和王公大臣手里,特別是皇家的田產更是占了好大一部分,這樣一來,普通百姓們占的土地就很少,所以交的稅就少了,這就是雍正爺為什么要實行‘官紳一體納糧’的原因了,但僅僅這樣是不夠的,所以雍正爺治理河道和打仗以及養那一伙八旗‘寄生蟲’所需要的大批銀子就只能通過抄家來獲得了,”尹繼善細細說道。
“大人的話真是一針見血啊,下官說句大膽的話,據我父親所說,如今國庫里的銀兩最多的時候也不抵不上前明的一半啊,大人你說說這是怎么回事啊?”徐浪拱手請教道。
“這也難怪,我們大清只知道發展農耕,收些農業稅就行了,可前明的稅收不僅僅在于農業上,人家還有很大一筆是從商人手里收的,所以現在我們應該把眼光放寬一點,云南有很多礦產,我們可以鼓勵私人經營,從他們身上收稅銀,絕對比從那些農民手里強行刮來的要多!”尹繼善一邊喝著茶一邊說道。
“大人的一席話,讓我茅塞頓開啊,這么好的想法,大人為什么不向朝廷上折子呢?”徐浪心里有些憧憬起來。
“我也只是才有了這些想法,再說這些想法,說給你,你自然是明白的,可朝廷那群尸位素餐的大臣是很難想到的,而且我估計雍正爺也是想不到的,這是他們的局限之處,我們得慢慢改變”,尹繼善站起來按著他的肩膀說道。
“這事扯遠了,我們還是說說這些知府縣令的事情吧,要不這樣,你去把城里的有功名之人都給我召集起來,我考核一下后就直接把授予他們師爺職務,讓他們先管著,等朝廷旨意下來,再授予官職”,尹繼善看了看墻上的畫命道。
徐浪站起來應了一下說道:“聽大人剛才這么一說,我才想起一件事情來,其實自從平定三藩之后,云南有很多礦山都被廢棄了,大人覺得我們是不是應該不要再浪費它。”
“嗯,你想賺錢嗎?”尹繼善轉身問道。
“想啊!”徐浪毫不猶豫地回道。
“等有了空閑時間,我們就讓下人們帶些本錢去開些礦產”,尹繼善剛一說完就見一士兵走了進來說是有個叫屠大海的來訪。尹繼善真沒想到這個平素以輕功見長的屠大海居然走了這么久才到曲靖城。
待屠大海進來時,一陣臭烘烘的味道撲鼻而來,尹繼善和徐浪都迅速地捂住了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