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睡在時光里:歐洲城堡酒店筆記
- 殷悅
- 5346字
- 2021-02-07 17:57:29
第三節(jié) 惠特比的德古拉 Bagdale Hall Hotel
有一家惠特比最古老的酒店,巴格達勒莊園酒店(Bagdale Hall Hotel),耗去了我那次三分之一的旅行時間,只因為那刻著莎士比亞詩句的床:To sleep, perchance to dream. (去睡,也許有夢。)
古老酒店類型:莊園酒店,知名的鬧鬼酒店
時光:五百多年
地點:惠特比,英國
到達:從惠特比火車站大約十分鐘步行距離
睡吧,伴著莎翁的夢
氣急敗壞的相遇
和巴格達勒莊園酒店(Bagdale Hall Hotel)的相遇,是因為到海邊小鎮(zhèn)惠特比時,一次令人氣急敗壞的酒店入住經(jīng)歷。
那年6月,去惠特比的時候,沒有想拜訪任何古老的莊園或城堡酒店。這是一個海邊小城,漁村,很美,畢業(yè)論文寫到了最沒有靈感的時候,還想著在英國找工作的事情,只想出去散散心。
這次旅行也是我第一次住英國的B&B,意思就是床位和早餐(Bed and Breakfast)。一般是家庭經(jīng)營,自己家的房子,這和青年旅社類似,都屬于比較便宜的住宿。但是B&B一般是自己單間居住,房間五個左右,很多是房間里帶浴室的獨立套間,而且加上房子主人對房間的打理,有了主人的特色和當(dāng)?shù)氐奶卣鳎蚨渤霈F(xiàn)了很多奢華的B&B,價格和四五星級酒店已經(jīng)不相上下了。現(xiàn)在旅游業(yè)的大亨級別的OTA(on-line booking agency,在線旅行社)愛彼迎(Airbnb)就是對這類資源的整合。B&B還有一個特色就是,因為沒有星級酒店固定的服務(wù)標(biāo)準(zhǔn),它們的入住時間要根據(jù)屋主自己的規(guī)章來決定。而我預(yù)訂的這一家,下午四點才開門迎客,由于我事先沒有認真閱讀發(fā)到我郵箱里的信件,下午一點就到了。我背著一個背包,挺沉的。我很生氣地在外面敲了半天門,甚至氣急敗壞地踹了幾腳,折騰了半個小時,才覺得真的不可能有人在里面。按照屋外的電話牌打了過去,才得知,四點之前是無法有人來給我專門服務(wù)打開門的。

惠特比海灣
背著行李包,不想這樣去玩耍,就走回了惠特比的游客信息中心。我是那種只要看到有專家在場就想問問題的人,于是拜托信息中心的工作人員,幫我寫下幾個老房子改建的酒店,越老越好,有家族故事更好。她們對老房子不陌生,但說到老酒店,饒有興趣地討論了一番,在一張便條紙上給我寫了幾個名字。
巴格達勒莊園酒店,除了山頂?shù)幕萏乇瘸潜ぃ╓hitby Abby),這個就是這里最老的房子了。她們說,現(xiàn)在它是一家酒店,而且是一家有故事的酒店。
皇家酒店(Royal Hotel),這家沒有那么古老,但是酒店里掛著《德古拉》的作者布拉姆·斯托克(Bram Stoker)的肖像畫,還是有一定歷史價值的,而且就在海邊。
被我知道了,怎么能不去?當(dāng)時還沒有想到要寫書,但是畢業(yè)論文恰好就是古跡旅游業(yè),所以以此為緣由,走到酒店,問工作人員,是否可以帶我參觀一下酒店,給我講講故事和歷史。就這樣,約到了第二天。
詩人、文豪和鬼——既來之,則安之
“蘇格蘭的那天晚上,我們找了很久的酒店,終于落腳在一家城堡,我很喜歡。” 朋友說,“可是我們事先沒有被告知這里有個派對。睡覺的時候感覺樓上的房間有人走動,步子還挺穩(wěn),杯子和盤子乒乒乓乓,持續(xù)了一段時間,我們才睡著了。”
他故弄玄虛地停頓了一下,說:“你知道嗎?第二天早上,我和前臺抱怨說,我們樓上有派對,你們應(yīng)該提前告訴我們。”
“你猜前臺說什么? 她說,你們樓上的房間,昨晚沒有住人,也沒有派對。”
如果我沒有把拜訪古老酒店、聽古老酒店的故事作為自己的愛好,朋友的這個故事,可能真會嚇著我。
到達巴格達勒莊園酒店時,接待我的是酒店的現(xiàn)任主人和一位女士,她和我簡單講述了這棟建筑的古老痕跡。“這是惠特比有人居住的最古老的房子了,如果想找再古老一點兒的,可以爬上山,去看看惠特比寺的廢墟。”
這家酒店是由三棟古老的房子改造而成,一棟是英國都鐸時期的建筑,始建于1516年,一棟是建于十八世紀喬治風(fēng)格的聯(lián)排別墅(Townhouse),另外的一棟是建于1770年的喬治時期的房子。Townhouse是一個由英國人創(chuàng)造的詞語,形成于古時候的英國。當(dāng)時英國很多富裕的人,會在市內(nèi)擁有一棟房子,并在鄉(xiāng)下買一間度假的別墅。十八世紀的時候,每每到了春夏社交派對的季節(jié),這些上層階級的人,會從鄉(xiāng)下的城堡或莊園搬到市內(nèi)的房子居住一段時間,方便參加市內(nèi)的各種社交活動,也會邀請客人,過來小住或閑聊。

莊園外景

莊園酒店的樓梯

老壁爐
像很多古老的莊園一樣,巴格達勒莊園的起始,非富即貴,最早的主人是科尼爾斯(Conyers)家族。在十六世紀,這是惠特比最顯貴的家族,其家族成員詹姆斯·科尼爾斯(James Conyers)后來被委任為歷史上知名國王亨利八世的貼身侍衛(wèi),之后在漫長的歲月中,巴格達勒莊園也經(jīng)歷了傳承和買賣等,幾經(jīng)易主。歷史文獻記載,這個莊園在當(dāng)時是綠蔭環(huán)繞,其中的一側(cè),流淌著一條小河,莊園封地的最遠處一直延伸到小鎮(zhèn)港口邊最有名的高橋,從小莊園沿著現(xiàn)在修的路走到這座橋,需要五分鐘。
然而,很多客人慕名而來,可能并不知道這是惠特比最古老地酒店,他們更感興趣一件事情——巴格達勒莊園酒店是英國非常著名的鬧鬼酒店之一,有很多客人和工作人員說他們曾經(jīng)在酒店的樓梯上見過這個老房子已故的主人布朗·布謝爾(Browne Bushell)先生。在歷史記載中,他是以海盜罪名被處死的,或許其中有什么隱情。很多“捉鬼人”都喜歡到這里一探究竟,也有客人在點評網(wǎng)站上說,他們曾經(jīng)在空屋子里聽到小孩子的哭聲,在樓道間看到奇怪的影子,看到燈忽然被打開卻沒有人在里面等聽起來比較恐怖的事情。
為往事所惑?人如此,這充滿故事的老莊園也如此。
“那些縈繞多年的故事,會成為酒店的賣點嗎?”

莎士比亞的詩在床頭
“我們沒有辦法判斷客人會被這些故事吸引還是會被嚇跑,所以當(dāng)客人前來詢問時,我們會說,這里確實有很多故事,但是,據(jù)我們在莊園這么多年的工作和生活經(jīng)歷,沒有受到任何傷害。”
我倒覺得這是很不錯的回答,因為我應(yīng)該是不敢在這里住的,但是,故事擺在這里,愿者自來,既來之,則安之。如果你是一個勇敢又想在旅途中有點兒驚險體驗的人,這家酒店或許再好不過了,以后會成為朋友圈中一個百聽不厭的談資呢。
我看到很多房間的床都有四根柱子,那是富裕的標(biāo)志。在英國古代,富裕人家的房子都是傳承下來的,老莊園或者城堡,免不了有些漏風(fēng)的地方,他們在床上建了四個柱子,并裝飾有簾布,簾布一般比較厚重,可以擋住冬季滲進來的風(fēng)。這柱子不僅給人堅實可靠的感覺,床頭上還刻著一句話,是引自莎士比亞《哈姆雷特》中最著名的“To be or not to be”(生存還是毀滅)那段中的句子:“To sleep, perchance to dream.(去睡,也許有夢。)”你還記得我時常提起的《托斯卡納艷陽下》嗎?那部描述治愈系古屋的經(jīng)典電影。佛羅倫斯在剛搬進那個叫“陽光”的老屋子時,用心地擦拭著床頭的圣母畫像,時不時地和畫像聊聊天,祈求保佑,似乎那張床頭是她那間老屋的中心。可不是嗎?歸根結(jié)底,這也是睡覺的地方,刻在床頭上的,也應(yīng)該是心里最依賴的。不知道刻上莎翁這句話的那個人,是想做一個什么樣的夢呢?是過去那些美好的回憶,還是想象中的將來,也或許,就是些無關(guān)緊要的碎碎念而已。

羅伯特·勃朗寧的詩
而我,在這個小莊園酒店里,卻最想依賴酒店門口上方的刻字,這刻字掩映在一片爬墻植物中,襯著那些青青蔓草,歷史重新煥發(fā)生機的感覺。這是一句引自英國著名詩人羅伯特·勃朗寧(Robert Browning)的詩:“Grow old along with me,the best is yet to be.”
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時光會漸漸贈予美好。
《德古拉》的城堡·哥特風(fēng)的萬圣節(jié)
這應(yīng)該是一個非常擰巴的故事。
一個風(fēng)景優(yōu)美、民風(fēng)恬靜的小漁村,卻給了一部暗黑系吸血鬼小說重要的靈感。小鎮(zhèn)曾經(jīng)希望用另外一個發(fā)現(xiàn)了澳洲東部海岸的名人——庫克船長(出生在惠特比),來代替這個可怕的伯爵,成為惠特比的官方旅游形象。可是人們偏偏喜歡劍走偏鋒,因為吸血鬼而來的人絡(luò)繹不絕,甚至有了“暗夜找鬼”等專門的旅行線路。每年的萬圣節(jié),來自世界各地的人身著異裝聚集在這里,慶祝鬼節(jié),成了一項趕不走的傳統(tǒng)。

故事要從1880年說起。愛爾蘭作家布拉姆·斯托克在這一年拜訪了約克郡的北部小鎮(zhèn)惠特比。這次度假中,他看到了寺廟廢墟,聽到了暴風(fēng)雨擱淺船的故事,在惠特比的圖書館中找到了一個名字“德古拉”,在199級臺階上的墓園中,找到了很多古時候的名字,這些都啟發(fā)了他著就傳世名著《德古拉》。這部小說在1897年一出版就風(fēng)靡一時,曾被拍成多部電影,最著名的是《驚情四百年》。據(jù)說,布拉姆·斯托克曾在位于惠特比海邊的皇家酒店住過一段時間,撰寫這部小說。我專程跑去這家酒店看了看,那里懸掛著作者的畫像。雖然建筑本身和內(nèi)部裝飾并不是我喜歡的古典風(fēng)格,但是很多人因為這里有小說中提到的山頂寺廟遺址和那199級臺階而慕名前來居住。

酒店墻上懸掛有《德古拉》作者布拉姆·斯托克的畫像
故事里描寫惠特比的山頂?shù)膹U墟寺廟、教堂的墓地和鎮(zhèn)里的景象,是以女主角米娜的視角描寫的:“那是一片貴氣十足的廢墟,很大,很多美麗又浪漫的碎片散落在周圍……”“在廢墟和小鎮(zhèn)中間,有一片墓地,很多墓碑。”“小鎮(zhèn)很古老,屋頂是紅色的,屋子好像疊在了一起。”過了不久,最重要的情節(jié)就發(fā)生了,而這個情節(jié)的靈感來源,就是當(dāng)時的一艘俄羅斯船(原文是用了Russian這個詞)被暴風(fēng)雨擱淺在惠特比的岸邊。小說里描寫說,船員全部失蹤,船長的屋子里有一些土,有人看到由德古拉化身的黑色獵犬從船中跑出來,沿著199級臺階跑到了墓碑遍地的教堂中,躲了起來,而那些土則來自羅馬尼亞,是德古拉賴以生存的故鄉(xiāng)之土,隨身攜帶給他魔力。

通往惠特比寺廟的小路

惠特比的海邊,非常安詳
靈感本身會不會就是矛盾的?所以才顯著與眾不同,讓人有想講述的沖動?一邊是約克郡的恬靜小漁村,一邊是東歐古老陰森的吸血傳說,可布拉姆就這樣把它們聯(lián)系了起來。基于多年的報社寫作經(jīng)歷,他以書信和日記的形式撰寫了這部小說,以不同人、不同的體裁,從不同的角度,講述著同一個主角,為小說加重了真實感,日記部分的內(nèi)容啟發(fā)了美劇《吸血鬼日記》。而這種從不同的人物視角闡述故事的寫法,現(xiàn)代作家中也有人嘗試,集大成者應(yīng)該是喬治·馬丁所撰寫的《權(quán)力的游戲》。
作者布拉姆本身的故事也是很精彩的,他的生平,除了可以介紹為《德古拉》的作者,另外一個身份,可能又能為后人帶來小說靈感了:他搶了大文豪奧斯卡·王爾德初戀情人佛勞倫斯,并與她白首到老。王爾德在從牛津大學(xué)畢業(yè)回到愛爾蘭,發(fā)現(xiàn)自己的初戀已經(jīng)嫁人,傷心地寫了一封信給她:“我會去英格蘭,不再回到這個傷心之地。”果然,他的一生,之后只因事回過愛爾蘭兩次,每一次,都匆忙離開,像是在躲著什么。

惠特比寺廟

惠特比199級臺階之上的教堂墓地
我去爬那故事中的199級臺階,路不寬不窄,沿著山就能拾級而上,一回頭可以看到惠特比海港的燈塔處,時不時會有幾艘船游過。在臺階盡頭的墓園旁,也就是小說中德古拉的藏身之處,看到一位老太太站在一座墓碑旁,為面朝大海休息的老伴拍了一張照片。我之前不拍墓碑、宗教等相關(guān)的景觀和人,這一次,忍不住拍了下來。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也就沒什么好懼怕的了。
睡在時光里的秘密
護身石——黑玉

她好奇地問:“你知道這里還有一種寶石比較有名嗎?” 她撥弄著脖子上的心形飾品。
她說:“兒子送給我的,這背后還刻著字。”
晚上七點,回到旅館,接待我的人說,房屋的主人出去了,旅館規(guī)定四點開門,很抱歉讓我久等了。她聽說我一點多就想簽到時很驚訝,那種把驚訝和抱歉陳述出表情來,不帶多余的情緒,看了反而讓人很坦然。第二天,她給我做了早餐,和我聊天,講著《德古拉》這部小說是怎么在惠特比取材寫出來的。以及八月和十一月這里的鬼節(jié)等。
而她脖子上的黑玉(Jet),是一種類似石頭的東西,黑色,比較輕,光滑,很像木化石。它是由于遠古樹木埋在海底,在缺氧、分解等一列作用下,其中的碳質(zhì)形成了煤精,色彩樸素。有人相信,這種寶石能夠折射惡魔的目光,所以用來做護身石。
約克郡惠特比的黑玉在世界上比較有名,原因是這里的黑玉形成于侏羅紀時期,非常遠古,而在西班牙等地的黑玉則僅形成于幾萬年前而已。在羅馬帝國占領(lǐng)英國時期,就已經(jīng)有人用黑玉做飾品,現(xiàn)在的約克郡博物館里,還珍藏著這些歷史的痕跡。不過,用黑玉做飾品能在英國流行起來,還是與維多利亞女王有關(guān)。女王的丈夫死后,她選擇了黑玉這樣淡雅樸素的寶石,一直佩戴,她的那些黑玉飾品就是在惠特比取材,自此,黑玉便在英國大范圍流行。《唐頓莊園》中的大小姐瑪麗,經(jīng)常佩戴黑玉飾品,有幾條黑色的項鏈很常見。

看圖慢話
藍色封印的老房子

路過惠特比的一座有“藍色封印的老房子”,想起了這個已經(jīng)有150年歷史的“英國名人故居保護項目”。在英國,時常會看到有一些建筑的外側(cè)釘著一個圓形的藍色牌子,上面寫著某人,在哪年曾經(jīng)住在這里,做過什么出名的事情。這像是一個歷史封印,將過去的故事和這些保留到現(xiàn)代的建筑,緊緊地扣在了一起。
“倒像是真跡鑒定中心的圓章呢。” 我想。因為這些藍色牌子,是永久性地被英國非政府性質(zhì)的行政公共機構(gòu)“英國遺產(chǎn)”(English Heritage)等,經(jīng)過歷史調(diào)查和認證之后,釘上去的,新的屋主不可隨意挪動或移除藍牌,也不能隨意改造建筑布局,因為其本身的歷史價值遠比那些現(xiàn)代改造更有價值。帶有這類藍章的名人故居,會比正常的房子貴很多。
惠特比的這塊藍牌,寫著:1760年至1829年,威廉·斯科比(William Scoresby)曾經(jīng)住在這里, 捕鯨人,北極圈的遠航者,船上望臺的發(fā)明者。其實,故事遠比這一塊藍牌的簡短描述精彩很多,比如他的話曾經(jīng)啟發(fā)了世界上最著名的捕鯨小說Ishmael (Moby-Dick),他喜歡去北極,喜歡研究北極熊、海豚以及鯨魚的習(xí)性,還喜歡把自己做的北極熊送給朋友當(dāng)寵物。
與其說這藍色的牌子是一個封印,倒不如說,它是一個時光之口,供人們通過它,去探索那些古時候的故事和傳說,留與后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