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2 蘋果的繪制

蘋果在生活中極為常見,也是在進行手繪學習時的基礎訓練內容之一。由于蘋果形狀各異且結構稍顯復雜,在繪畫時經常會遇到各種問題。而且,繪制出一個具有立體感的蘋果與繪制一個寫實蘋果之間有著諸多不同。因此,我們經過反復斟酌確定將寫實蘋果的繪制作為書中的第一個案例。

圖1-28是一個使用Photoshop繪制完成的蘋果案例,使用的是寫實繪畫技法,通過查看圖層面板我們可以很清晰地看到,這個案例共分6個圖層,下面分別對這幾個圖層進行分析。

圖1-28 圖層分析

① 遮罩層:遮罩層使用的是工具箱中的徑向漸變工具。漸變工具與油漆桶工具共用一個位置,在漸變的工具屬性欄選擇徑向漸變即可(圖1-29)。遮罩層的主要目的是降低畫面四周的亮度,以達到視覺向畫面中心集中的目的。當然,要達到這一效果還有其他方法,那就是使用油漆桶工具在這一圖層填充黑色,然后再使用橡皮擦工具將畫面中心區域的黑色擦除。

圖1-29 徑向漸變工具

② 細節層:這一圖層是用來繪制蘋果細節的,如蘋果上面的斑點、疤痕等。將這些內容單獨放在一個圖層是非常重要的,有利于在進行數字繪畫時對其他圖層作整體性調整,而不必考慮細節的影響(圖1-30)。

圖1-30 細節圖層

③ 蘋果層:這一圖層是主體物的繪制圖層,使用的是Photoshop內置筆刷“柔邊圓”,筆觸反復疊加以求自然銜接。繪制完成以后對蘋果的暗部和邊線做了一定模糊,以達到體面的自然轉變和空間縱深感的刻畫。在進行寫實物體的描繪時切忌概念化,不要單純地描繪物體的“三大面、五調子”,寫實物體的素描結構要復雜和細膩得多,應認真體會、勇敢突破(圖1-31)。

圖1-31 蘋果層

④ 投影層:投影是表達物體立體感與空間感的重要載體,繪制時需考慮光源的方向以及投影的虛實變化。本層被蘋果圖層遮擋,因此上部邊緣未做處理(圖1-32)。

圖1-32 投影層

⑤ 其他層:景深層使用的是漸變工具的線性漸變;底色層為使用油漆桶工具選取白色填充。

因此,正確的分層意識、一定的繪畫基礎和對工具的熟練掌握就成為完成以上案例的重要基礎。接下來我們正式進入蘋果的繪制。

1.2.1 素描蘋果繪制

素描是繪畫的基礎,廣義地講,所有單色畫都是素描。素描訓練也是繪畫學習的基礎訓練內容之一。在進行單色訓練時,繪畫者可以暫時不必考慮復雜的色彩關系與技法,轉而將精力放在基礎性的對物體立體感、空間感、質感的描繪以及對基礎工具的使用。將素描蘋果作為本書的第一個案例,即是出于以上考慮。

在進行電腦繪畫學習的初級階段,培養繪畫者與軟、硬件的默契度也是訓練的重要內容,使用手繪板和軟件在電腦上進行繪畫,雖然可以模擬紙上繪畫的效果,但這與紙上繪畫畢竟有著很大不同,因此,在初學時盡量多地進行素描訓練,有助于繪畫者盡快掌握工具,盡早達到人與軟、硬件的默契配合。

另外,素描訓練所使用的工具相對較少,可以避免數字繪畫初學者為軟件的復雜設置和操作工具所困惑。

在自己動手畫以前,先來看幾個例子。

圖1-33所示是初學電腦繪畫的例子,分別代表了不同的問題:圖右側的蘋果很明顯使用的是硬邊畫筆,這種筆刷畫出的筆觸邊緣清晰,不利于銜接,很難畫出寫實的效果,而且從整體畫面來看,缺少黑白灰的布局經營,光源顯得不合理;圖左側的蘋果雖然在筆刷選擇和塑造上沒有太大問題,細節描繪也很充分,但是依然可以看出來很強烈的“未完成”效果和“學生氣”,只是一味地完成概念化的立體感、空間感的塑造,無法將更多精力用在質感塑造上,這主要是缺少寫實訓練造成的。

圖1-33 初學范例一

圖1-34的兩個例子則要好得多,蘋果的塑造不再概念化,筆觸的銜接也變得自然,細節的刻畫相對充分。但依然存在許多問題,如圖左側的蘋果筆觸模糊過度、右側蘋果投影刻畫生硬。

圖1-34 初學范例二

以上問題都是在初學時極易出現的,應當進行有意識地調整和修正。

1.2.1.1 繪前分析:確定黑白灰并起稿

在進行素描蘋果的繪制以前,必須將整個畫面的黑白灰作經營布局。雖然是素描作品,但是繪畫者依然可以嘗試在心中對作品進行色彩的假設:蘋果是綠色還是紅色、光線是自然光還是燈光、放置蘋果的臺面是白色還是其他顏色,等等。這些假設其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將來整個畫面最重和最亮的顏色分別是哪些物體或部位,決定了物體與投影、物體自身“三大面、五調子”的關系,最為重要的是,預設了畫面的合理性。

具體步驟如下:

① 新建畫布。運行Photoshop CC,新建長寬分別為20厘米、分辨率為300像素的畫布(圖1-35)。

圖1-35 畫布設置

② 繪制線稿。選擇畫筆工具,點擊右鍵選擇第一個柔邊圓筆刷,設置大小為20像素,不透明度為100%,流量為8%,并點選不透明度和流量的壓力按鈕。在圖層面板新建一個圖層,雙擊命名為線稿層。在線稿層進行起稿繪制(圖1-36)。

圖1-36 畫筆和圖層設置

在線稿層繪制蘋果的大形,并簡單標示投影和明暗交界線的位置與形狀。然后,新建兩個圖層,分別為蘋果層和投影層(圖1-37)。

圖1-37 線稿

1.2.1.2 鋪設大關系

① 顏色填充。線稿繪制完成后,復制一層并隱藏原圖層,在新復制的線稿層進行顏色填充(選擇油漆桶工具,顏色參數為R:170、G:170、B:170)。選擇畫筆工具,使用較大的筆刷和深灰色簡單地將蘋果暗部和投影標示出來,使用較小的筆刷將蘋果梗加深(圖1-38)。在本案例的筆刷工具屬性設置中,不透明度為100%,流量為10%左右,壓力控制按鈕需點選。

圖1-38 顏色填充

Tips

在進行寫實繪畫時,我們經常需要拾取中間色進行顏色的過渡,也需要經常更改筆刷的大小以進行細部或整體的繪制、修改,此時使用快捷鍵就顯得十分方便。調節筆刷大小的快捷鍵分別是“[”和“]”,顏色拾取器的快捷鍵是“Alt”。需要再次強調的是,快捷鍵的使用須在英文輸入法模式下進行。

② 簡單塑造。對蘋果的體面做簡單標示,將明暗交界線強調一下,并在其前后繪制過渡色,繪制時留出反光效果,并將投影與蘋果接觸位置加重(圖1-39)。

圖1-39 簡單塑造

這一步使用了混合器畫筆工具(位置參照圖1-18),相關參數設置如圖1-40所示。

圖1-40 混合器畫筆參數設置

③ 亮部加強。本步驟主要還是對蘋果的黑白灰顏色進行調整。在完成以上步驟后,發現蘋果的主體顏色過重,因此選擇大筆刷拾取亮色進行亮部提亮。顏色參數為R:205、G:205、B:205。此時需要畫出蘋果窩的反光,以加強蘋果體面轉折的效果(圖1-41)。

圖1-41 亮部加強

1.2.1.3 深入刻畫

深入刻畫是進行寫實繪畫的必要過程,也是難度較大的過程。這一階段的難點并非在于常規地對蘋果立體感的繪制,而是對中間色(灰調子)的反復打磨以求質感的真實。技術方面,由于使用了混合器畫筆工具,在融合過渡顏色的同時,很容易使畫面給人帶來“膩”的感覺,需要在筆觸塑造和筆觸融合之間反復嘗試。

① 細節刻畫。使用小筆觸對蘋果梗的形狀進行細致調整,加重其顏色,并在加重時強調背光與受光對比。另外,將蘋果梗的投影進行合理性和虛實方面的調整。此時除了用到畫筆工具外,還需使用橡皮擦工具擦除輪廓之外的顏色和筆觸,橡皮擦工具的快捷鍵是“E”。

同時,使用小筆觸沿蘋果的結構進行繪制,以加強其體積感并防止筆觸過于模糊(圖1-42)。

圖1-42 細節刻畫

② 高光刻畫。本步驟在延續上一步筆觸塑造的基礎上,提亮了蘋果的高光部分,并提亮了蘋果窩和蘋果亮部的反光(圖1-43)。

圖1-43 高光刻畫

③ 筆觸融合。使用小筆觸對整個蘋果進行一遍刻畫之后,將蘋果分成若干個面,尋找到蘋果身上所有的反光部位,強化整體輪廓線并加重,同時加強投影的輕重對比。

完成以上步驟后,使用混合器畫筆工具進行筆觸與顏色的融合,之后使用橡皮擦工具擦除輪廓線以外的顏色(圖1-44)。

圖1-44 筆觸融合

④ 整體提亮。在進行塑造和顏色混合時,很容易使畫面顏色加重,此時需經常回憶最初對蘋果顏色的設定。本步驟對蘋果整體顏色進行提亮,方法有兩種:一是選取較亮的顏色直接繪制;二是使用減淡工具(快捷鍵為“O”)進行修改。本案例中對兩種方法都有使用,而且在進行畫面虛實對比時,也使用了工具箱中的模糊工具(位置參照圖1-16)對蘋果暗部和投影進行模糊(圖1-45)。

圖1-45 整體提亮

⑤ 深入刻畫。這是在寫實蘋果繪畫進入到最終細節刻畫以前的最后一個刻畫和調整步驟,這個步驟主要處理三個問題:黑白灰關系(蘋果本身的三大面、五調子的黑白灰以及蘋果與其投影的黑白灰對比)、五調子的塑造(高光、中間調、明暗交界線、反光、投影)、蘋果與周邊(此處指投影)的對比關系(圖1-46)。

圖1-46 深入刻畫

圖1-46的第1個步驟圖相對于圖1-45來說,首先將蘋果梗深入刻畫,整體進行了一次提亮和修邊,在蘋果亮部繪制一些反光并將暗部邊線與投影之間拉開對比;第2個步驟圖主要是處理整體輪廓線,使用的還是混合器畫筆工具,將比較實的邊線處理得稍微虛一些,使得邊線和空間有更好的融合,并將明暗交界線的形狀做了細致刻畫;第3個步驟是將蘋果輪廓以外的顏色擦除,依舊是將精力放在輪廓線的處理上面;第4個步驟則是在筆觸融合之后稍作筆觸刻畫,防止畫面出現“膩”的效果。

深入刻畫之后就要進行最后的質感效果繪制了,因此深入刻畫步驟需耐心謹慎,反復對比之后再進入接下來的繪制。

⑥ 繪制完成。這是整個寫實蘋果繪制的最后一個步驟,主要是刻畫蘋果表面的紋理和斑點。通過4個分解步驟可以很清晰地看到,使用小筆刷和順著蘋果的結構進行最終紋理繪制的同時,也刻畫了一些蘋果的斑點。在刻畫的最后一個步驟,增加了一層景深,為畫面增加了空間感(圖1-47、圖1-48)。

圖1-47 繪制完成

圖1-48 最終成稿

1.2.2 蘋果的上色

蘋果的上色有很多種方法,最直觀的是直接畫法。如圖1-28所示,直接使用有彩色進行繪制,這種方法的優點是直觀、自然。本案例介紹兩種適用于黑白圖像轉換成彩色圖像的方法,二者都是先繪制黑白素描稿之后,通過Photoshop調色轉換成其他顏色,主要目的是幫助初學者建立數字繪畫思路并介紹工具的使用。

黑白素描稿調色的基礎是圖像模式需為有彩色,如果圖像在灰度模式下繪制任何顏色都只能顯示無彩色。圖像模式的確認在Photoshop菜單欄的“圖像”>“模式”下,在進行數字繪畫時一般選擇RGB顏色模式(圖1-49)。

圖1-49 顏色模式

常用顏色模式簡介:

① 灰度模式。灰度模式下的圖像只有灰度,而沒有其他顏色。如果將彩色圖像轉換成灰度模式后,所有的顏色都將顯示為不同深度的灰色。

② 索引顏色。這種顏色模式主要用于多媒體的動畫以及網頁制作。它主要是通過一個顏色表存放其所有的顏色,索引顏色只支持單通道圖像。

③ RGB顏色。R代表紅色,G代表綠色,B代表藍色。這是Photoshop中最常用的模式。在RGB模式中,由紅、綠、藍相疊加可以產生其他顏色,因此該模式也叫加色模式。所有顯示器、投影設備以及電視機等許多設備都是依賴于這種加色模式來實現顯色的。

④ CMYK顏色。CMYK代表印刷上用的四種顏色,C代表青色,M代表洋紅色,Y代表黃色,K代表黑色。CMYK模式是最佳的打印模式,此模式主要應用于工業印刷方面。

顏色模式之間可以互相切換,但在切換時會造成一定的顏色失真。

1.2.2.1 兩種上色方法

第一種方法可以稱為“調整上色法”,即使用Photoshop菜單欄的“圖像”>“調整”>“色相/飽和度”/“色彩平衡”/“黑白”/“照片濾鏡”/“通道混合器”工具進行調整上色(圖1-50)。

圖1-50 調整上色法

第二種方法可稱為“圖層上色法”,是油漆桶工具配合圖層混合模式(紅框處,位置參見圖1-26)和剪貼蒙版(在顏色填充層點擊鼠標右鍵彈出菜單)工具進行的上色方法(圖1-51)。

圖1-51 圖層上色法

以上兩種方法都是對黑白素描圖進行上色的方法,在對黑白照片進行上色時也經常使用。使用這兩種方法上色的弊端是會對圖像進行整體性和基礎性顏色的改變,無法做精細調整。以素描蘋果為例,將蘋果的顏色整體調整為黃色之后,蘋果梗的顏色和蘋果斑點的顏色也一并被改變成綠色,還需要單獨新建圖層對蘋果梗和斑點顏色進行繪制或調整。解決的唯一方法就是在進行素描蘋果的繪畫時,盡量多分層。

1.2.2.2 上色并深入刻畫

結合以上兩種上色方法,對素描蘋果進行上色。

(1)基礎顏色

打開本書配套的案例源文件“素描蘋果完成稿.psd”,復制一個蘋果層,將原圖層隱藏。使用快捷鍵Ctrl+U調出“色相/飽和度”工具面板,勾選右下角的“著色”選項,設置參數為色相80、飽和度51、明度0,點擊確定完成整體綠色色調的調整(圖1-52)。

圖1-52 基礎調色

(2) 細節顏色

在進行基礎顏色的調整之后,需要對蘋果梗和斑點的顏色進行調整。繪制蘋果梗的顏色有許多方法:第一種方法是使用套索工具對蘋果梗進行精細選取,然后將蘋果梗單獨復制到一個新圖層,再使用“色相/飽和度”工具面板進行顏色調節;第二種方法是在蘋果層之上新建一個圖層,簡單繪制顏色之后使用圖層混合模式和剪貼蒙版進行上色。此處以第二種方法為例。

① 在“蘋果層 拷貝”圖層上新建一個圖層,并命名為“蘋果梗顏色層”。

② 在“蘋果梗顏色層”點擊鼠標右鍵,在彈出菜單欄點選“創建剪貼蒙版”。在剪貼蒙版圖層進行顏色繪制時,顏色會自動被限制在下方基底圖層的輪廓范圍內。

③ 在“蘋果梗顏色層”上繪制蘋果梗的顏色,以棕黃色為主,顏色主要為深色(R:55、G:41、B:30)和淺色(R:201、G:150、B:103)。

④ 在當前圖層下,將圖層混合模式切換為“色相”(位置參見圖1-26)。

⑤ 對于蘋果的斑點、投影和周邊顏色可根據個人需要進行繪制或調整。最終效果如圖1-53、圖1-54所示。

圖1-53 圖層分布

圖1-54 素描上色

(3)方法總結

使用軟件工具的確可以對素描稿進行上色,然而這種上色的最大問題是機械化導致的不自然。由于軟件調色不能考慮到整個畫面細微的冷暖對比,因而容易造成顏色的僵硬。當然,通過細致耐心的操作依然可以實現比較好的效果,這就需要繪畫者熟悉工具和鍛煉個人的色彩感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汉市| 漠河县| 武平县| 靖西县| 郓城县| 集安市| 伊通| 常德市| 土默特右旗| 永兴县| 七台河市| 竹北市| 彭泽县| 嵩明县| 敦化市| 华阴市| 张家口市| 广元市| 视频| 滕州市| 平谷区| 岢岚县| 柏乡县| 安溪县| 安徽省| 寿宁县| 鸡东县| 荥阳市| 福清市| 新龙县| 丘北县| 驻马店市| 舟山市| 商河县| 通辽市| 怀远县| 乌鲁木齐市| 莫力| 探索| 河源市| 新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