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4 一組寫實靜物的繪制

本案例講述的是一個白瓷茶壺和一個橘子的組合繪制過程。從單個物體的繪制到組合靜物的繪制符合“從簡到繁、從少到多”的一般規(guī)律。組合靜物的繪制需要考慮各個物體在畫面中的主次關系,考慮到主體物在畫面中的構(gòu)圖和塑造程度的對比關系,切忌用力平均。

2.4.1 繪前分析:繪畫思路

本案例的物體包含作為主體物的茶壺和居于次要地位的橘子。以這兩者作為案例素材,除了考慮到這是之前案例未曾包含的內(nèi)容之外,主要還是為了練習不同質(zhì)感的塑造。

本案例使用的都是Photoshop CC自帶畫筆,除常規(guī)筆刷外,還使用了水彩大濺滴筆刷來模擬橘子表皮的不規(guī)則褶皺。

2.4.2 繪制寫實靜物組

(1)起稿定型

① 新建畫布,設置長和寬各300毫米、分辨率為300像素、顏色模式為RGB顏色。在圖層面板新建圖層并命名為線稿層,選擇畫筆工具中的柔邊圓筆刷,設置筆刷大小為20像素,不透明度為100%,流量為20%,使用黑色起稿繪制線稿(圖2-70)。

圖2-70 繪制線稿

② 新建背景層,填充深棕色(R:29、G:16、B:6)。在背景層上新建圖層并命名為桌面,使用矩形選框工具在桌面層框選并填充顏色(R:111、G:86、B:59)。使用模糊工具將桌面邊線進行模糊,簡單繪制茶壺和橘子的投影(圖2-71)。

圖2-71 背景底色

③ 在圖層面板新建兩個圖層并分別命名為橘子和茶壺。繪制橘子(R:255、G:156、B:9)和茶壺(R:186、G:191、B:187)的底色使用的是先用鋼筆工具勾線,再建立選區(qū)填充顏色的方法。這種方法的優(yōu)點是顏色填充飽滿,若未來修改背景顏色時不會對物體顏色造成影響;缺點是邊線較實,在后期塑造時需要逐步將邊線融合到畫面中。

壺鈕并沒有使用鋼筆工具勾勒,而是使用了更簡單的橢圓選框工具和矩形選框工具,這主要是為了提高填色效率(圖2-72)。

圖2-72 填充底色

Tips

在使用橢圓選框工具時,可按Shift鍵畫正圓。用選框工具做選區(qū)時,可按Shift鍵加選區(qū),按Alt鍵減選區(qū)。

(2)基礎塑造

① 先從主體物茶壺開始塑造:使用工具箱中的加深工具將壺身的受光面和側(cè)光面做簡單區(qū)分,然后使用畫筆工具對壺的亮色(R:205、G:210、B:205)進行提亮(圖2-73)。

圖2-73 區(qū)分明暗

② 從茶壺局部開始,進行基本的修形、處理邊線和體積塑造。這一步驟的主要方法是使用顏色拾取器(在畫筆工具模式下按Alt鍵)拾取顏色進行過渡和繪制,使用橡皮擦工具擦除溢出顏色并修理邊線(圖2-74)。

圖2-74 局部塑造

③ 對壺體做同樣的塑造與處理(圖2-75)。

圖2-75 基礎塑造一

Tips

當分層較多時,可使用移動工具點擊右鍵,在彈出菜單中選擇第1個,可快速切換到當前位置圖層。

④ 使用同樣的方法快速區(qū)分橘子的體面關系并對邊線做處理(圖2-76)。

圖2-76 基礎塑造二

(3)深入塑造

① 在圖層面板新建圖層組并命名為茶壺,將茶壺圖層拖拽到茶壺組中。新建圖層并命名為高光與反光,在高光與反光圖層繪制茶壺的高光和反光(圖2-77)。

圖2-77 塑造茶壺

Tips

用快捷鍵新建圖層組的方法為,選擇若干圖層后按Ctrl+G快速將當前所選圖層新建到一個圖層組。

② 本步驟主要是做茶壺的高光,流程為使用矩形選框工具建立一個選區(qū),填充高光色(R:249、G:246、B:231)之后,使用自由變換路徑(Ctrl+T)調(diào)整形狀,最后使用橡皮擦工具擦出形狀并進行虛化(圖2-78)。

圖2-78 繪制高光

Tips

在圖層面板逐漸出現(xiàn)較多的分層和分組的情況下,繪制時切記選擇正確的圖層。

③ 同樣為橘子新建分組并新建質(zhì)感層、細節(jié)層和投影層,對橘子進行塑造(圖2-79)。

圖2-79 塑造橘子

④ 精細刻畫茶壺。白瓷器皿的高光相對銳利,形狀明確,反光很多,細節(jié)微妙復雜,只有刻畫好高光和反光才能畫出白瓷茶壺的質(zhì)感,本步驟對茶壺做精細刻畫,同時要注意邊緣線的刻畫(圖2-80、圖2-81)。

圖2-80 細節(jié)刻畫

圖2-81 精細刻畫

⑤ 回到橘子顏色層,再次對橘子進行體積塑造(圖2-82)。

圖2-82 體積塑造

⑥ 使用噴槍低密度粒狀筆刷在橘子的質(zhì)感層繪制細小顆粒,點擊鼠標右鍵創(chuàng)建剪貼蒙版。使用水彩大濺滴筆刷在細節(jié)層繪制橘皮效果,點擊鼠標右鍵創(chuàng)建剪貼蒙版。將細節(jié)層和質(zhì)感層的圖層混合模式切換為正片疊底,對細節(jié)層的亮部橘子皮進行刻畫(圖2-83)。

圖2-83 塑造質(zhì)感

⑦ 隱藏其他物體和圖層,對橘子使用蓋印可見圖層功能,并將新生成的圖層命名為反光,將反光層處理成橘子在茶壺上的倒影(圖2-84)。

圖2-84 處理倒影

⑧ 新建兩個圖層并命名為茶壺投影、橘子投影,分別為茶壺和橘子繪制投影。將兩個投影層合并成投影組,圖層混合模式切換為深色。

⑨ 打開圖片素材,調(diào)整位置、大小和顏色,作為桌面和墻面,其中桌面層的圖層混合模式為線性減淡。

⑩ 最后,在圖層面板最上層新建遮罩層,為畫面添加一個遮罩(圖2-85、圖2-86)。

圖2-85 圖層構(gòu)成

圖2-86 繪制完成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阳市| 涿鹿县| 双桥区| 绍兴市| 安溪县| 苍南县| 深水埗区| 囊谦县| 日喀则市| 泸定县| 芜湖县| 朝阳区| 麻栗坡县| 东兰县| 远安县| 文安县| 惠来县| 万盛区| 吉隆县| 日土县| 南充市| 灵台县| 翼城县| 枞阳县| 丰县| 潢川县| 黔南| 二连浩特市| 崇州市| 田阳县| 岢岚县| 兴业县| 哈密市| 桐城市| 陵水| 仁寿县| 江阴市| 蒲江县| 阿坝县| 衡南县| 蕉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