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人像攝影用光技巧

自然光運用技巧

不同天氣的光線

晴天時可以這樣拍

當光線較強時拍攝人像,很容易出現強烈的反差及濃重的陰影,甚至是曝光過度的現象。所以很多人都不喜歡選擇在強光下拍攝人像,但這不代表在強光時不能拍出好作品。

在強光下拍攝時,可以使用帽子、雨傘等道具,不但可以對強光進行遮擋,合理安排還可以作為道具,襯托主體、美化畫面。

如果是戴有網眼的草帽可選擇合適的角度使其投影在臉上形成好看的光斑(焦距:35mm┆光圈:F7.1┆快門速度:1/200s┆感光度:ISO100)

如果光線十分強烈,建議尋找涼亭、樹蔭等有陰影的地方拍攝,即可避免強光的照射。在強光照射下,陰影中的漫射光也會非常充足,同樣可以拍攝到很好的人像照片。拍攝時,可適當增加0.3~1擋的曝光補償。

但在樹蔭下拍攝時需要注意避免樹蔭下斑駁的光線,這是因為當強烈的陽光被樹蔭打散開,照射在人物主體身上時,會產生不均勻的一塊亮、一塊暗的效果,此時可以通過改變主體位置或引導模特轉頭等方式,避開這些斑駁的光線。

如果碰到“藍藍的天上白云飄”的天氣,可以拍攝出別樣味道的照片。使用廣角鏡頭,進行小光圈、大景深的拍攝時,應使用反光板為人物補光,以免留下濃重的陰影,影響畫面表現。有些喜歡拍攝商業片的攝影愛好者很喜歡在這種天氣中拍攝,拍攝出的畫面會有一種大氣、寬闊的感覺。

在藍天白云的天氣下拍攝時,可利用低水平線構圖來大面積地表現天空,這種大面積的留白也更好地襯托出了畫面下方這對戀人對未來充滿美好憧憬的感覺(焦距:45mm┆光圈:F8┆快門速度:1/800s┆感光度:ISO100)

陰天環境下的拍攝技巧

陰天環境下的光線比較暗,容易導致人物缺乏立體感。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陰天環境下的光線非常柔和,一些本來會產生強烈反差的景物,此時在色彩及影調方面也會變得豐富起來。

我們可以將陰天視為陽光下的陰影區域,只不過環境要更暗一些,但配合一些解決措施還是能夠拍出好作品的。而且也不必擔心強烈的陽光會造成曝光過度,不需要再使用反光板為模特補光了。

陰天拍攝時顏色會比較飽和,但臉色也會有些偏色,可使用銀面反光板進行糾正(焦距:135mm┆光圈:F5┆快門速度:1/40s┆感光度:ISO320)

(1)恰當地構圖以回避瑕疵。

陰天時的天空通常比較昏暗、平淡,很難拍出層次感,因此在拍攝人像時,應注意盡量避開天空,以免拍出一片灰暗的圖像或曝光過度的純白圖像,影響畫面的質量。

在拍攝第一張照片時,由于地面與天空的明暗差距有點大,因此畫面中天空的部分蒼白一片,拍攝第二張照片時提高了拍攝角度,避開了天空,得到整體層次細膩的畫面(焦距:135mm┆光圈:F2.5┆快門速度:1/400s┆感光度:ISO100)

(2)巧妙安排模特著裝與拍攝場景。

陰天時環境比較灰暗,因此最好讓模特穿上色彩比較鮮艷的衣服,而且在拍攝時,應選擇相對較暗的背景,這樣會使模特的皮膚顯得更白嫩一些。

在一片黃花的襯托下,身著紅色裙子的女孩顯得更加嬌俏動人(焦距:85mm┆光圈:F2.8┆快門速度:1/400s┆感光度:ISO100)

(3)用曝光補償提高亮度。

無論是否打開閃光燈,都可以嘗試增加曝光補償,以增強照片的光照強度,尤其是在沒把握使用閃光燈進行補光的情況下,曝光補償可以說是陰天拍攝時的法寶。

由于陰天時的光線較暗,因此在拍攝時增加了曝光補償,得到的畫面中女孩的皮膚看起來很白皙、細膩(焦距:85mm┆光圈:F2.8┆快門速度:1/100s┆感光度:ISO100)

(4)切忌曝光過度。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在拍攝時實在無法把握曝光參數,那么寧可讓照片略有些欠曝,也不要曝光過度。因為在陰天的情況下,光線的對比不是很強烈,略微的欠曝也不會有“死黑”的情況,我們可以通過后期處理進行恢復(會產生噪點)。而如果曝光過度,在層次本來就不是很明顯的情況下,可能會產生完全的“死白”,這樣的區域在后期處理中也無法恢復。

在拍攝時,可稍微“欠曝”一點,還可以通過后期調整再提亮畫面,這樣可減少細節損失(焦距:75mm┆光圈:F2.8┆快門速度:1/200s┆感光度:ISO125)

雨天可以這樣拍

雨天的光線柔和,并且水汽可以讓畫面有種朦朧感。雨天拍攝人像,一般是選擇小雨和雨后進行拍攝,主要有以下3種拍攝技巧。

(1)結合路邊積水拍攝。相信大家有看過“攝影師如何用一攤積水拍出婚紗大片”這樣的文章,其中講述的就是攝影師如何巧妙地利用積水拍出人像大片的。利用路邊積水拍出對稱式人像照片可以算是雨天的必拍場景了,但是這種場景的構圖比較難掌握。需要攝影師蹲著甚至是趴著以低角度拍攝。不過,為了拍出漂亮的畫面,辛苦一下也是值得的。

(2)雨中散步。這樣的拍攝地點適合選擇古色古香的街道,如江南水鄉、老胡同等,并且傘是點綴雨景的重要道具。在微風細雨中,模特手撐一把顏色鮮艷的傘,走在古樸的街道上,韻味立馬就顯露出來了。

(3)城市雨后夜景人像。雨水可以讓遠處的燈光變得模糊,加之地面上積水的反光,雨天的城市夜晚,和正常天氣下相比,畫面更加充實有感覺。但也很考驗攝影師的構圖、拍攝角度以及時機。

模特蹲在路邊,望向天空,手捧雨狀,畫面有一種“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的氛圍感(焦距:85mm┆光圈:F2.8┆快門速度:1/100s┆感光度:ISO400)

霧天可以這樣拍

虛無縹緲的云霧可以營造神秘的氣氛,景物在霧的遮擋下,變得朦朦朧朧。在霧天拍攝,需要尋找實的前景,以便使畫面形成虛實對比的效果。人物應該身著鮮艷或暗色的衣服,以便能夠在場景中被凸顯出來。在構圖方面,注意讓畫面有留白,這樣可以讓畫面更有意境感。

由于霧天的光線偏暗,可以利用大光圈拍攝,使快門速度能夠達到安全快門的同時,還能使主體以外的景物虛化,從而得到虛實結合的效果。

霧天白茫茫一片,自動測光很容易被環境干擾,所以拍攝霧景人像的曝光量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適度調整,通常增加0.5EV~1EV值比較適宜。如果需要把畫面處理成高調效果,可以增加1EV~2EV曝光補償,但不要讓高光部分過曝,這樣才能表達出淡雅柔和的意境;如果減少曝光補償,則適宜表達厚重深沉的效果。

被霧籠罩的畫面一片白,身著紅色衣服的人站在畫面的中央,非常醒目(焦距:50mm┆光圈:F2.8┆快門速度:1/60s┆感光度:ISO500)

不同時段的光線

天快亮時

拂曉時天還未亮,但由于太陽就要升起,所以越接近地平線的地方顏色越暖。顏色的深淺會根據環境、季節的不同,呈現出白色或暖調的色彩。

在太陽未出來時,環境因為沒有陽光的照射而呈現為冷色調,在這樣的場景下拍攝時,通常需要使用閃光燈對人物進行補光。

清晨,沒有陽光照射的環境還是冷色調,通過使用閃光燈對人物進行了補光,使人物曝光合適(焦距:35mm┆光圈:F5.6┆快門速度:1/125s┆感光度:ISO200)

日出前后

在太陽馬上要躍出的時刻,天空中有明顯的冷調和暖調,此時的光線非常柔和,暖調的光線和冷調的天空形成強烈的對比,可使用熒光燈或相似的白平衡設置,強化這種色彩的對比,讓畫面更具視覺沖擊力。另外,此時光線的角度很低,可以用來拍攝剪影效果的畫面。

如果是在森林或山脈的環境中拍攝人像,則常常伴有晨霧或暮靄,空氣透視效果強烈,暖意效果比較明顯。采用這種光線拍攝的人像照片,影調柔和、層次豐富、空間透視感強。

但這段時間非常短,光線強弱變化較快、較大,因此,要抓緊時間拍攝,同時把握住曝光量的控制。

日出后太陽已經升起一段距離,這時的光線既不會有很強烈的明暗對比,又有冷暖對比的效果,非常適合表現情侶的浪漫(焦距:17mm┆光圈:F10┆快門速度:1/500s┆感光度:ISO200)

上午清爽、怡人的光線

從清晨到上午的光線有著很多微妙的變化,此時段的被攝物體有明顯的受光面、陰影面和投影,地面上的反射光和天空中的散射光相互交織在一起,在被攝體周圍形成了明亮而柔和的散射光,能夠給予景物或物體陰影部位以輔助光照明,使被攝體明暗反差鮮明且正常,影調層次豐富且柔和,物體的立體感和質感都能得以準確表現。

如果拍攝人像,僅從拍攝出白皙、紅潤皮膚的角度來說,上午7~10點無疑是比較好的時間段,因為此時間段的色調有一些偏冷,從而通過對比,使皮膚看起來顯得比較紅潤,使畫面更具和諧、生動的色彩效果。上午拍攝人像照片,模特的精神狀態良好,更易拍攝出不錯的作品。

由于上午的光線很通透,拍攝出來的畫面很明亮,將女孩身上衣服的顏色表現得亮麗,畫面給人一種青春、朝氣的感覺(焦距:45mm┆光圈:F2.8┆快門速度:1/320s┆感光度:ISO200)

中午強烈的光線

中午前后的太陽光非常強烈,并非最佳的拍攝時間,太陽光垂直向下照射地面景物,景物的水平面被普遍照明,而垂直面的照明卻很少,甚至完全處于陰影中。在拍攝時,要注意過強的陽光會導致過強的對比度,使影像顯得生硬。

因此一般情況下,很多攝影師都不會選擇中午拍攝人像。如果情況特殊,需要在中午拍攝時,可以在樹蔭下或陰涼處拍攝,以避免強光給人物造成的陰影,而影響人物表現。

中午的光線較硬,明亮的高光及強烈的明暗對比,較好地表現出了模特的立體感(焦距:35mm┆光圈:F8┆快門速度:1/1600s┆感光度:ISO100)

中午露天陰影

在有藍天白云的晴天中午的光線下,拍攝處于陰影中的人像時,畫面往往有一種淡淡的藍色,這是因為它們不是直接被陽光照亮的,而是被從天空反射的光照亮的,散發著的藍色正是天空的藍色。如果想減弱這種陰影藍,可以將白平衡模式為晴天。

通過精確地設置白平衡,使畫面色彩得到了較好的還原(焦距:50mm┆光圈:F2.8┆快門速度:1/500s┆感光度:ISO200)

午后光線充足

午后的陽光非常強烈,如果直接照射在模特身上,很容易形成“死白”。如果有條件,可以使用白色反光板,這樣可以讓光線通過反光板對模特進行一定的補光,否則模特完全被擋住,從而導致看起來太暗,與背景嚴重不協調。下午的色溫逐漸偏暖,合理地利用這種光線可以拍攝出很溫馨的暖調畫面。

如果為躲避強光在樹蔭中進行拍攝,一定要注意,不要讓透過縫隙的光線照射在模特的皮膚上,最好讓模特完全遠離這種光線。否則,如果其他位置的皮膚曝光正常,那么光線照射到的地方很容易形成“死白”,或出現難看的光斑。

午后的光線很柔和,非常適合拍攝人像,畫面中女孩的皮膚看起來非常白皙、細膩(焦距:85mm┆光圈:F2┆快門速度:1/400s┆感光度:ISO100)

午后躲在樹林中拍攝人像,由于光線充足,可以看出畫面色彩很明亮(焦距:50mm┆光圈:F3.5┆快門速度:1/640s┆感光度:ISO200)

日落時分

太陽下山時,天空的色彩會很絢麗,如果天空中有云彩,還會形成漂亮的火燒云。隨著太陽的繼續下落,靠近地平線附近的色調和天空的色調逐漸形成冷暖的對比效果。

由于此時的太陽低垂,選擇逆光角度拍攝人像,并以天空的亮度為測光、曝光依據,可以將人物拍攝成為剪影效果。在此基礎上再減少一級曝光量,可以使剪景效果更突出,天空層次更豐富。

除了拍攝成剪影效果外,還可以對天空進行測光,然后使用高速同步閃光燈對人物進行補光,可以拍攝得到漂亮的人景二合一的日落人像照片。

絢麗的火燒云與女孩桀驁的氣質很相符(焦距:17mm┆光圈:F8┆快門速度:1/250s┆感光度:ISO250)

針對天空進行測光,將前景的舞者處理成剪影效果,在簡潔的天空襯托下舞者非常突出,展現出了其身姿之美(焦距:135mm┆光圈:F6.3┆快門速度:1/800s┆感光度:ISO100)

夜間微弱的光線

夜間是指太陽完全隱沒后,此時的光源主要城市燈光,所以光線很少,不過在夜幕的襯托下,可以將城市霓虹閃爍表現得很好。

在夜間拍攝人像,有兩種拍攝技法。一種是利用城市燈光對人物進行補光,這種拍攝方法需要使用大光圈鏡頭,以使畫面獲得充足的曝光;另一種是使用閃光燈對人物進行補光拍攝,通過設置慢速同步或后簾同步閃光模式,使城市夜景與人物都得到合適的曝光。

需要注意的是,拍攝夜景人像時要注意控制ISO數值的設置,因為高ISO感光度數值會使畫面出現較多明顯的噪點。

在夜間拍攝時,可設置大光圈將光源虛化成光斑效果,將夜景人像襯托得具有夢幻般的效果(焦距:85mm┆光圈:F1.8┆快門速度:1/400s┆感光度:ISO100)

在慢速閃光同步模式下,獲得了個性十足的夜景人像照片(焦距:35mm┆光圈:F2.8┆快門速度:1/15s┆感光度:ISO100)

利用光線的方向

頂光

頂光是指照射光線來自于被攝體的上方,與拍攝方向成90°夾角,是戲劇用光的一種,在攝影中單獨使用的情況不多。蒼翠的樹木和繁茂的花草都給攝影者提供了良好的拍攝題材。在強烈的頂光下,被攝體的頂部受光,正面和側面均處在陰影中,畫面的空間感和立體感較差,因而大部分攝影者更愿意在上午9時前和下午4時后的光線下拍攝。

而在拍攝人像時,會在被攝對象的眉弓、鼻底及下頜等處形成明顯的陰影,不利于表現被攝人物的美感。

頂光可在人的頭上形成好看的發光,可很好地表現出頭發的質感(焦距:85mm┆光圈:F5.6┆快門速度:1/500s┆感光度:ISO100)

頂光很適合表現熱烈的海景人像的氛圍(焦距:50mm┆光圈:F3.5┆快門速度:1/2000s┆感光度:ISO100)

順光

順光也稱為“正面光”,指光線的投射方向和拍攝方向相同的光線。在這樣的光線下,被攝體受光均勻,景物沒有大面積的陰影,色彩飽和,能表現豐富的色彩效果,多用于拍攝平面、不需要強調立體空間感、突出畫面顏色的風景。如滿山遍野盛開的花朵、遠處層林盡染的樹林等。

為了彌補正面光不能很好地表現空間和前后景物易于重疊的缺點,拍攝時要盡可能安排深暗的主體景物搭配明亮的背景,或明亮的主體景物搭配深暗的背景,以將主體景物與背景區分開來。

當然,順光對拍攝人像而言,但其缺點也同樣明顯,一方面,模特通常是面對相機的,這就意味著在順光情況下,模特將直接面對光線,很容易使模特在拍攝時瞇起眼睛,或無法順利地表現眼神。另一方面,順光也會使面部變得較平,失去立體感。

在以順光拍攝的畫面中,人物臉上沒有陰影,皮膚很細膩,只是畫面略顯平淡(焦距:85mm┆光圈:F2.8┆快門速度:1/320s┆感光度:ISO200)

在晴天的順光下拍攝,畫面色非常鮮艷、明朗,很符合俏皮情侶照的主題 ( 焦距:28mm┆光圈:F5.6┆快門速度:1/800s┆感光度:ISO100 )

前側光

前側光是指光線從被攝影景物前方的側面射向景物,景物受光的一面在畫面中很明亮,不受光的一面形成陰影,在畫面中體現為鮮明的明暗對比,景物極具層次和立體感。

前側光對塑造模特,尤其是面部的立體感非常有用,但要注意,由于此時的光線已經直射到皮膚上了,因此最好選擇光線較為柔和時進行拍攝,以避免出現光比過大、局部區域出現死黑或死白的問題。

前側光拍攝的人像既明亮,五官又很立體(焦距:55mm┆光圈:F2.8┆快門速度:1/2000s┆感光度:ISO100)

側光

側光是所有光線位置中最常見的一種,側光光線的投射方向與拍攝方向所成夾角大于0°而小于90°。在側光下拍攝的照片中有較為明顯的受光面、過渡面與背光面,有明顯的明暗對比,故適合表現人物的立體感,還可以豐富畫面的影調層次。

利用側光拍攝人像時,常用于拍攝比較有力量的主題,例如男性肖像。反之,如果利用側光拍攝女性,則會使用反光板對暗部區域進行補光,以減少人物面部的明暗對比,來凸顯女性的嬌柔氣質。

利用側光拍全身照時,可以使整個身型的輪廓都變得很立體。正因為側光可以塑造出明顯的立體感,所以在拍攝黑白人像照時,可以利用這一特性去表現光與影的質感。

側光下拍攝的人像看起來既精致又立體,將模特表現得非常有個性(焦距:85mm┆光圈:F2.2┆快門速度:1/640s┆感光度:ISO100)

側逆光

側逆光是從被攝體后側面射來的光線,會使被攝體面向相機的一側幾乎處于陰影之中,畫面陰影很多,影調厚重。

側逆光可用于勾勒被攝體的輪廓,增強被攝體的立體感、質感和畫面的空間感。在拍攝時,可借助其他光源對被攝體面向相機的一面補光以縮小明暗反差,也可增加曝光量以提高畫面亮度。

使用側逆光拍攝人像,人物面部的受光面積比較小,人物兩側會形成非常漂亮的輪廓線,從而勾勒出人物曼妙的身材或迷人的頭發線條。尤其是當太陽離地面較近時,其光線呈金黃色,從而使側逆光勾勒的輪廓線更加突出。

側逆方向照射過來的光線在女孩的頭發處形成了好看的輪廓光,不僅可將其輪廓勾勒出來,還使其與背景分離(焦距:200mm┆光圈:F2.8┆快門速度:1/320s┆感光度:ISO100)

在太陽較靠近地平線時以側逆光拍攝,陽光照射在模特頭發上形成非常明顯的輪廓光,而且畫面整體的色調偏暖色,讓人感覺很溫暖(焦距:85mm┆光圈:F2.5┆快門速度:1/180s┆感光度:ISO100 )

逆光

逆光是指從被攝者正后方向投射過來的光線,它和相機呈正對角度,是一種極具藝術效果的光線。逆光是風光攝影中創造“意境”的高手,逆光下的景物除少量的輪廓高光外,大部分處在陰影之中,增加了作品神秘的色彩,常被稱為“魔光”或“神秘之光”。

逆光攝影的優點有很多。首先,在逆光照射下,主體能夠和雜亂的背景分離開;其次,逆光下物體正面不和諧、不悅目的顏色會隱沒在陰影中,畫面會更加簡潔明快;最后,逆光下的景物能增加畫面的透視效果,提高照片的明暗對比度。

在使用逆光拍攝時,選擇暗色背景有利于光線把人物的輪廓更好地勾勒出來,使被攝者在畫面中更加突出(焦距:135mm┆光圈:F6.4┆快門速度:1/800s┆感光度:ISO100)

在春秋季節晴天的下午3~5點,太陽還處于較高的位置,這時的光差沒那么大,使用逆光拍攝,可以使畫面有空氣感且色彩明亮,常見的日系逆光風格照片,便可以利用這個時間點來營造。

在逆光的照射下,模特的頭發形成了漂亮的輪廓光(焦距:200mm┆光圈:F2.8┆快門速度:1/640s┆感光度:ISO200)

在夕陽時分的逆光下,畫面會非常容易出現眩光,在拍攝風光時通常使用遮光罩來避免畫面出現眩光。但實際上在拍攝逆光人像時,漂亮的眩光可以對畫面產生很大的美化作用,尤其是夕陽時分產生的眩光,帶有一種暖暖的光暈效果,可以讓畫面更顯唯美。

利用逆光角度形成的眩光營造一種浪漫的氛圍 (焦距:70mm┆光圈:F2.8┆快門速度:1/250s┆感光度:ISO100)

時間稍晚比如太陽快要落山的時候,光線已經變得比較柔和。如果在畫面中納入了天空與太陽,并對天空較亮的區域進行了測光,就可以將人物或景物拍成剪影效果。

拍攝剪影,要重點選擇景物的形態、線條、輪廓,使畫面能夠有很好地將其表現出來。在拍攝時可以適當減少曝光補償,得到更純粹的剪影效果。

夕陽下,在海邊拉大提琴的人物呈剪影效果,畫面顯得唯美大氣(焦距:24mm┆光圈:F8┆快門速度:1/500s┆感光度:ISO160)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深泽县| 卢氏县| 沿河| 武汉市| 阜南县| 江山市| 南城县| 六安市| 景谷| 石泉县| 新丰县| 明星| 吉水县| 乐陵市| 涿州市| 腾冲县| 师宗县| 云安县| 清苑县| 四子王旗| 河北区| 汉川市| 伊宁县| 白玉县| 肃北| 盘锦市| 儋州市| 华池县| 如东县| 洛阳市| 石屏县| 四平市| 卢湾区| 乐平市| 建水县| 邻水| 固镇县| 霍山县| 邳州市| 宜章县| 政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