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班后的再相逢
走廊上空蕩蕩的,閱覽室沒有人在看書,只是在第一個桌子上放了一本貼了便條的書,便條的顏色是淺綠色的,上面寫了簡短的字:
書已還
——涼桐月
書放在那里,證明涼桐月已經來過閱覽室,可是又沒有見到她的人,說明她已經離開了,不知怎的,季安辰覺得有些空落落的,似乎有什么東西不見了。
很長的一段時間,季安辰都沒有見到過涼桐月,仿佛這個人從來都沒有存在過。
雖然沒有見到那個女生,但是他看完了她借的那本書,叫《萌芽》,那本書寫的是小說,好像悲傷的偏多,故事很讓人感觸,仿佛讀著讀著就會讓自己置身于故事中。
季安辰一直都在等涼桐月再次出現,可每次值班的時候都沒有再見到過她。
當季安辰再一次見到涼桐月的時候,已經是高二了。
那一年文理分科,他們同時選的理科被分到了同一個班。
“嘿,涼桐月,你還記得我嗎?”季安辰在打掃教室的時候,問涼桐月。
一年的時間,可以改變許多東西,比如:涼桐月的頭發長長了,她扎了一個馬尾辮;比如:涼桐月的眼睛還是那么好看,像天上的星星一樣。
“記得,你叫季安辰!”涼桐月點頭。
天空的云靜,悄悄的飄過,窗外的樹葉微微動了動,饒有趣味的探了探頭,看看教室里發生了怎樣的故事。
短短的一年,發生了不少故事。學校的800米測試,季安辰總以自己也跑步的理由,陪涼桐月跑了一圈又一圈;學校的數學競賽,他們互比,看看誰可以考得更好,季安辰輸了一頓飯,也不知道是不是他故意的;學校的大掃除,季安辰總是干的最多,總把涼桐月的那份活兒也做了……
喜歡啊,是清風,是朝露,是臉頰紅紅,是千千萬萬人里心里除了你,再也裝不下其它。
那年,季安辰十七歲。
那年,涼桐月十七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