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牽星牌中蘊星經
書名: 元仙紀作者名: 自在青苔本章字數: 3312字更新時間: 2020-09-13 07:46:43
這第一部分,元龍看了一遍就了然于心。作為一位史學學士,對星河的來歷,元龍極有興趣。要說起來,這星河的歷史可謂是波瀾壯闊,千年前,星河本是一個小門派,由幾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創建,門派雖小,名氣卻大,只因出了位驚天動地的人物—星尊者。星尊者精通算學,擅長布設靈陣,占天測地,又創出了一套功法,可以借助星辰之力施法。在那個時代,星尊者橫推天下,五洲修士都承認他是東五洲第一人,但奇怪的是,星尊者后來突然消失了,無人知其去向。
星河第二代掌門,正是星尊者大弟子,這位掌門只懂修行,不善經營,沒多久,星河就內外交困,在內,由于傳人難尋,門派弟子青黃不接,在外,很多門派虎視眈眈,意圖不軌。無奈之下,第二代掌門退位讓賢,接任的是星尊者的小弟子。第三代掌門可是個傳奇人物,他上臺伊始,就公告天下,凡在星河掛名者,皆可學習星尊者功法,一時間,天下修士齊聚星河,原來門可羅雀的小門派,被擠破了大門。但星尊者的功法確實是艱深玄奧,僅僅基礎的算學,就讓多數人望而卻步。見到熱潮就要退去,第三代掌門改變思路,廣邀掛名星河的修士探索上古遺跡,由于星河弟子精擅靈陣、測地之術,所以每次都能有所收獲,吸引了一大批修士靠攏,最后,這位掌門又祭出第三招,把星河改成了一個互助組織,只要掛名星河,就能在這里組隊做事領取報酬,不管是遺跡探索、大陣布設,還是尋找靈草、滅殺妖邪,只要你有需求,就給你找人辦,幾百年間,星河就逐步變成了一個神秘莫測的巨無霸組織。
元龍讀完星河歷史,心中贊嘆不已,星河第三代掌門多謀善斷,真可謂千古奇人。讀到這里,元龍對星河所傳的功法就更好奇了,畢竟,這套功法號稱難倒天下人。星河所傳五門功法,其中有四門算不上“功”,也不是“法”,應該屬于“理”和“術”的范疇,《算解》講的是數算之學,《窮形》討論萬物的形狀、形態,《觀天》研究星辰運轉,《測地》說的是山海湖川的演變之道,唯有《星經》算是修行功法。
《星經》是星海一脈的根基,主修靈魂和靈念,在整個靈修界都可謂獨樹一幟。這門功法最早是星尊者得于深山石窟,始創于何人已不可考。當年,星尊者靈修資質極差,得此功法,猶如撥云見日,雖明知功法粗陋兇險,仍然冒險修行,結果差點神魂俱滅。但星尊者氣運極佳,機緣巧合之下又恢復了過來,痊愈之后,他召集了十余位同道共同研究,此后五十年,他們對功法不斷修改增補,終于編成這門奇功。修訂后的功法,雖再無神魂泯滅之危,但修行速度也慢到了極點,一般修士,修行百年也未必能修成。《星經》公示天下后,絕大多數修士一上手就放棄,就是因為實在耗不起,便是修訂《星經》的十余位修士,也唯有星尊者神魂先天強大才得以修成。星尊者功法大成之后,修為一路高歌猛進,三十年便成就靈嬰,后來更創出聞名天下的《天星大法》,得以橫推天下。
元龍用心推敲功法,發現《星經》所載修行法門極其詭異,這門功法首要的就是定星神,所謂星神,就是找到與自己天命相合的星辰,然后存想觀摩出來,一旦修成,這星神就能長照神海。再輔以練氣之法,最后必定能成就真丹之境。
這功法之中,記載的修煉神識靈念的法門極多,例如,坐忘之法,要求修行者心融天地,坐忘無我,靈念自會被天地淬煉,還有竭神之法,要求修行者窮思竭慮,耗盡心神,靈念再次盈滿之時,就會有些許增長。最特別的是觀想之法,乃是觀摩一種星辰這等外物,當然那也可以是神明、山河、俗物,甚至是個人,然后在腦海之中分毫不差地再觀想出來,這個過程中,必須心無旁騖,絲毫的心念起伏,都會前功盡棄。更有意思的是,這門觀想之法,即便是凡人也可以習練。
回到棲鶴居,眾人都已安寢。元龍卻毫無睡意,他有心要嘗試著修煉《星經》中的煉神之法,第一個選的就是觀想之法,因為這門法門的入門門檻最低。元龍仔細推敲這法門,自信已了然于心。元龍認為,這觀想之法,當結合《窮形》的法門修行,而且應該從易到難。想到這里,元龍就在屋里找來選去,最后選了塊石頭鎮紙作為摩觀的外物。這塊鎮紙方方正正,形狀最為簡單,而且通體黑色,沒有一絲雜色。坐到床上,元龍凝神觀瞧,然后閉眼觀想,不料,試了幾次都無法成功。元龍也不氣餒,一次一次的觀察,一次一次的觀想,不知道過了多長時間,在茫茫渺渺之間,他終于成功了一次。功法是煉成了,一方黑色的鎮紙出現在他的腦海之中,元龍禁不住露出一絲笑意,然后,他一頭栽倒在床上,沉沉地睡了過去。
第二日醒過來之后,元龍只感覺神清目明,回想一下,又發現腦中沒有殘留的夢境,這《星經》法門居然還有寧神之功?高興之余,元龍來到練武場,坐到石山上練起了功法,接引了日出時的那道紫氣之后,元龍又擺開架勢練了幾趟游龍拳,又打了一趟抱蟾勁,這幾天,元龍還發覺,這《抱蟾勁》很像是一門動功,動靜之間修煉的也是不慢。還沒打完,就看見邢師兄正站在假山上觀看,元龍也不介意,待到全部打完,正要上前打個招呼。只聽邢師兄一聲“看招!”卻是一拳打了過來。元龍哪還不知道刑師兄技癢,也是揮拳而上。交手之時,元龍明顯感到邢師兄拳法簡練有力,充滿殺伐氣息。交手數百招,二人才罷戰歇息,邢師兄還指點了元龍幾句。
用過早餐,元龍寫了一張拜帖,前往聞天閣拜會眾位史學大家。聞天閣各位學士,對元龍倒也客氣,不僅與元龍談古論今,更許元龍查閱聞天閣所藏古史原本,對此,元龍那是千恩萬謝。聞天閣藏書未必比得上九越學宮,但孤本珍品極多,元龍一番查閱,感到頗有所得,最讓元龍意外的是,他還查到了關于血沙谷地的記載。
一千七百年前,血沙谷地并不是如今這番模樣,而是一處巨大的沼澤,后來,有牧民在這里發現了一處上古遺跡,當時的北疆汗王立即征發無數奴隸前往挖掘。最后,不知道挖到了什么東西,參與挖掘的牧人、奴隸幾乎死絕。一位逃的性命的祭司記述:無窮無盡的血光直射蒼穹,染紅了天上的白云,無數血火從天而降,血火跌落之處,萬物化為灰燼。地下的血光,元龍非常詫異,這說明血沙盆地之下,曾經埋藏著非常恐怖的東西,但是,后來圣殿和天泰王國多次探索,卻都沒什么發現,就不曉得原因了。
拜別聞天閣各位學士,元龍又趕往田家店鋪。田掌柜見元龍前來,便著伙計取來兩個籮筐。一個籮筐放著幾十株翠綠的樹苗,看起來很像楊樹。另一個籮筐,滿是黑不溜秋的圓形果子。
“元學士,這就是給你找來的好東西,不過呢,我對這東西也所知不多,只曉得都是耐寒耐旱的品種,這里有兩本書,請元學士過目。”田掌柜遞過來兩本薄薄的書冊。
元龍瀏覽了一下,原來,那幾十株樹苗,乃是楊樹變種,被稱為沙楊,據說在沙漠中都可生長。而那黑不溜秋的果子,并不是果子,而是一種長于地下的塊根,寫書的人給它取了個地蛋的名號。書中也都寫明了培植管護之法,方便買家種植。
“通海居果然是貨通五洲,這么快就找來合用的作物,元龍不勝感激!”
“元學士誤會嘍,這兩樣東西,卻不是我五洲所產。”
“什么,不是五洲所產?”元龍驚訝非常。
“正是,這是來自海外碧海瓊洲的作物。”
“田家的商路都延伸到碧海瓊洲了?”
“哪里哪里,碧海瓊洲離此幾萬里,豈是隨便能到的,這是田家在南澤大陸得來的,碧海瓊洲的門派在那里也有貨棧,這就是他們帶來的東西。”
元龍感覺這事很是蹊蹺,碧海瓊洲距離這里實在是太過遙遠,據說,如今五洲之地的人族,便是來自碧海瓊洲。那里自上古時代至今,一直就極為昌盛,甚至有傳言說,他們還有合道境界的修士。
“這么說來,那就謝謝田掌柜了,在下想買一些到烽火原試種,不知是個什么價格?”
“哈哈哈哈,元學士,這點東西,還談什么價錢,本來就不是什么靈種,我免費送你一批,下次再照顧老哥我的生意就是了。”
見田掌柜不打算要錢,元龍也不矯情,感謝了一番就告辭而去。
元龍從棲鶴居出來,又去了一趟人市,跟蠻族的兄弟詢問了一下召集人手的情況,結果讓人非常欣喜,區區幾天時間,竟然就召集到了三百多人。出了人市,元龍一時沒了去處,就往棲鶴居趕去,還沒到家門,就遠遠望見十幾個人堵在門口。走近一看,什么裝束都有,仆從豐明正在招呼。
上前一問,居然都是來毛遂自薦的,車夫、仆從、管家,甚至還有人問元龍要不要侍女。元龍感到好笑,只說擇優錄用,讓他們留下名帖回家等消息。打發了這群人,元龍打量了一下剩下的四個人,這四個人分成三撥,其中兩個是年輕學子,另兩人倒是看不出來什么來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