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0037所謂天鬼
- 為什么要殺自己
- shy沈
- 2839字
- 2020-09-13 05:08:00
南都離S市兩百公里,沈略一行人離開方莊,一路走走停停,順道游山玩水、吃吃喝喝的浪費了不少時間,導致一天時間過去路程才過去三分之二。
這一路上沈略好幾次忍不住想要向英木蘭打探自己藏在心中的疑問,結果英木蘭一邊不停地吊自己胃口,一邊又各種轉移話題,就是不肯透露一點所知的秘密。
當晚一行人下榻賓館后,沈略獨自敲響了英木蘭房間門。
英木蘭一見沈略就表現地很無奈:“你不會又要纏著我問東問西吧!”
沈略呵呵一笑,嘴上說著各種好話,只不過任由他說盡好話,甚至最后裝出一副想要翻臉撒潑姿態,英木蘭卻仍然是油鹽不進,反倒開心地笑了起來。
沈略氣道:“是不是覺得戲耍我很開心?”
英木蘭笑道:“不不不,我哪敢耍你啊,知道不,你可是我的偶像,能逗弄到讓你發脾氣,我就忍不住感到開心,還覺得很有成就感!”
沈略翻起了白眼:“扯淡,誰家粉絲會惹自己愛豆生氣的?莫不是黑粉吧?”
英木蘭:“行了老沈,三十好幾的人了,一點定力都沒有嗎?說了到基地就會告訴你所有你想知道的一切,這是O5全體通過的決定,明早就能到基地了,幾個小時都等不了?你呢,就給我安心睡覺吧!”
沈略無奈地道:“好吧,我放棄還不成嗎!那問一些其他無關的事情可以嗎?”
英木蘭道:“問題寶寶啊你這是,要問什么說來聽聽。”
沈略:“你知道什么是天鬼嗎?”
英木蘭一愣可疑地瞅了瞅沈略,回答道:“知道一點吧。”
沈略驚喜道:“你居然知道!”
英木蘭點頭,卻反問道:“知道墨瞿嗎?”
沈略:“你是說春秋時期的墨家巨子?”
英木蘭繼續說道:“沒錯,正是這位被后人尊稱為墨子的一代大家。墨子作有《天志》、《明鬼》,其中在《明鬼》中墨子把古今的鬼神分作三類,其中就有你說的天鬼。”
沈略皺眉道:“就這樣完了?”
英木蘭笑了:“不然你以為呢?”
沈略認真地說:“若說天鬼就是鬼神你直接說不就完了嗎?還需要繞著圈子提到墨子,我想你一定是有什么特別的看法。”
英木蘭笑道:“我的看法嗎?我的看法是,所謂的天鬼既天和鬼的結合。天就是《天志》里的天,鬼就是《明鬼》里的鬼,這兩本書內的概念統合體才是真正的天鬼。”
“所謂天志,既天下之明法。這里的天下自然包羅了宇宙萬物,那么這種萬物皆須遵循的明法又會是什么?自然是這世間的法則,如日升月落、四季輪轉、江流歸海等等的自然規律。正如墨子在《天志》所言:“我有天志,譬若輪人之有規,匠人之有矩。輪匠執其規矩,以度天下之方圜。”
“《天志》體現了墨子的思想本身是具備一定的唯物主義科學精神。墨家擅長機關奇巧之術,制作出四輪車、天平、活塞及震動器等,更是為后人留下諸多如小孔成像、早期原子論等古代科學學術典籍,種種跡象表明,墨家遠在春秋時期便開始了自然科學的探索和應用。”
“但是我在這位崇尚科學遵循自然的墨子身上發現,他本身是個矛盾的個體,他在著作《天志》的同時又寫了《明鬼》,并在《明鬼》中大量引用了許多古代見神見鬼的傳說,以證明鬼神的存在。”
“很多人認為墨子的鬼神之說不過是他借以利用的工具,一種玩弄古人愚昧人心的手段而已。他通過提倡尊天事鬼,其根本目的在于實現他提出的“兼相愛,交相利”,由亂世達到治世的社會政治理想。”
“而我卻認為墨子將宇宙自然的規律同人心結合在一起,闡述出這種既唯心又唯物的理論,背后的原因并不簡單。”
沈略聽得一愣一愣的夸贊道:“組長你這是專門做過研究課題嗎?夠專業的啊!”
英木蘭神秘一笑:“我要是說這個是必修課上學的你信不信?”
沈略覺得奇怪:“什么必修課還上這個!”
英木蘭心中暗自好笑,她真的想對沈略說,必修課的課本第二頁上副主編的署名可是您老的名字呢。
英木蘭貌似不爽地回復道:“你管我上的什么必修課!到底還想不想聽我說下去?”
沈略趕緊閉嘴,并示意英木蘭繼續。
英木蘭接著道:“無獨有偶,像墨子這樣本身是個執著的科學家卻又堅定地相信神鬼之說的人并不少見。比如牛頓,比如愛因斯坦,他們在晚年同樣開始將重心轉向為神學的研究,科學未能使他們立刻明白萬物的起源,反而將他們歸向萬能的造物主那里。”
“大科學家牛頓就曾接待一位固執的無神論者,請他觀賞自制的太陽系星體運行儀,客人驚嘆于其運行之精確。自然問道:誰制造,怎么制造的?牛頓幽默地說:沒人制造,皆是自發地隨機產生的。”
“無神論者認為不可能,牛頓反問道:既然你認為小小星運儀都不可能自發地、隨機地、偶然產生,那閣下為什么堅持認為這龐大的宇宙及一切是隨機、偶然地產生的呢?牛頓進一步問道:在沒有物質的地方有什么呢?太陽與行星的引力從何而來呢?宇宙萬物為什么井然有序呢?行星的作用是什么?動物的眼睛是根據光學原理設計的嗎?豈不是宇宙間有一位造物主嗎?”
“愛因斯坦也曾經說,人類已知的是有限的一個圓,未知的是圓外的世界是無限的。神學自然是不合乎科學道理。但作為一個研究科學的人,他很清楚科學只能證明某種物體的存在,而不能證明某種物體不存在。”
“是不是感到這兩位科學家同墨子一樣矛盾?同樣是既相信科學也認同鬼神,唯心和唯物相結合。那么問題又來了,會是什么原因讓他們發生這種變化呢?”
沈略思索道:“難道是他們都遇到了很多科學所無法解釋,甚至違背自然規律的事物?”沈略說完內心一陣顫栗,將自然科學按在地上摩擦的東西,豈不是在說收容物!
英木蘭瞧著沈略驚訝的表情,知道他心里已經想到了答案,于是繼續說下去:“如果說天志是科學的,是自然的,那么明鬼則是不科學的,不自然的。如你所想,這種不科學的,不自然的東西,很像我們現在面對的收容物對嗎?”
沈略反駁道:“不對,也有可能是這些大科學家在科學研究中發現了自己無法攻破的難題,畢竟科學理論具有時代性——既有時代的適用性,也有時代的科學瓶頸。”
“比如曾經的經典物理學理論在進入量子物理時代后再也無法完全適用。而量子物理學發展至今已然到了瓶頸無法寸進。所以難道不會是因為他們在有生之年無法到達科學的盡頭,而選擇了一種精神寄托?”
英木蘭笑著回答:“不,這不一樣,當一個人從一種信仰去追求另一種相悖的信仰,很大可能會放棄原先的信仰,可是墨子他們不一樣,對于墨子而言,天志是他的世界觀,明鬼也是他的世界觀,他只是在天志這種自然規律中加入了明鬼來彌補自己的理論,顯然在墨子心中光有自然規律無法構成整個宇宙,必須加入一個唯心的變量,才能讓墨子的宇宙模型趨于圓恰。”
“而假設這些人全都接觸過收容物,當他們用科學態度去研究收容物后,必然陷入了迷茫……”
沈略阻止英木蘭繼續說下去:“別說了,這不可能,第一個收容物不是食欲生日蛋糕嗎?如果春秋時候就有收容物,那么那些收容物現在又在哪里?收容物的定理里……”
英木蘭接口道:“你是想說:一個世界有了第一個收容物便會有無數個收容物。是嗎?”
沈略張大了嘴巴,驚訝道:“你怎么會知道!”關于這條收容定理自己是從收容物-0哪里得知的,那么英木蘭又是從何得知!
英木蘭神情一肅道:“你之所以問天鬼之事,果然是因為已經接觸到天鬼了嗎!”
英木蘭嘆了口氣道:“那么我告訴你什么是天鬼。所謂天鬼——即是支配所有自然規律和非自然規律的萬惡之源!”
沈略:“萬惡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