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零基礎學Python編程(少兒趣味版)
- 溪溪爸爸
- 549字
- 2020-11-04 16:41:54
1.9.2 內部函數和自定義函數
“像print()這樣的函數,Python已經給我們準備了許多,關于它們的代碼具體怎么實現,我們不需要深入了解,只需要了解怎么用就行,這樣的函數就稱作內部函數。”西西船長繼續給大家介紹什么是函數。
“有內部函數,就有外部函數吧?”菲菲兔問。
“聰明!Python中除了已經定義好的內部函數,也支持用戶自己創造新的函數。”西西船長說,“不過這些新函數一般不叫作外部函數,而是叫作自定義函數。用戶自定義函數時,需要使用關鍵字def,然后給出函數的函數名和參數列表信息。”說完,她專門創建了一個Python文件,來演示如何創造自定義函數。文件保存在C:\Workspace\1.9\def_func.py,代碼如下:
def add1(): #給出一個提示信息,請用戶輸入 print("計算兩個數的和") #從鍵盤輸入一個數 a=float(input("輸入第一個數:")) #再從鍵盤輸入一個數 b=float(input("輸入第二個數:")) #執行兩個數相加并輸出 print('%f+%f=%f'%(a,b,a+b)) #程序結束語 print('計算完畢')
上面的代碼首先使用def關鍵字,然后指明函數名叫作add1,沒有參數,但是圓括號還是必須有。與其他程序設計語言不同,Python函數定義時不需要指明參數的類型和返回值的類型。最后輸入一個冒號(:),表示函數的具體代碼部分要開始了。冒號后面的代碼被稱作函數體。回車換行后,代碼會自動縮進。
“自動縮進是Python代碼的一大顯著特征。Python用縮進表示代碼之間的層級關系。”西西船長說。
運行程序!結果……什么結果也沒有出現。這是怎么回事呢?
推薦閱讀
- INSTANT OpenCV Starter
- Java高并發核心編程(卷2):多線程、鎖、JMM、JUC、高并發設計模式
- PHP 7底層設計與源碼實現
- 動手玩轉Scratch3.0編程:人工智能科創教育指南
- Learning SAP Analytics Cloud
- PostgreSQL技術內幕:事務處理深度探索
- C語言程序設計實訓教程
- Java EE核心技術與應用
- iOS開發實戰:從入門到上架App Store(第2版) (移動開發叢書)
- 運維前線:一線運維專家的運維方法、技巧與實踐
- OpenCV 3 Blueprints
- Cocos2d-x by Example:Beginner's Guide(Second Edition)
- 大規模語言模型開發基礎與實踐
- PHP Microservices
- Design Patterns and Best Practices in Ja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