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零基礎學Python編程(少兒趣味版)
- 溪溪爸爸
- 600字
- 2020-11-04 16:41:50
1.5.1 什么是賦值
輸入有很多辦法,最基本也是最簡單的輸入方式就是賦值。西西船長打開IDLE,輸入以下幾行簡單的代碼:
>>> x=1 >>> y=2 >>> x 1 >>> y 2 >>> x+y 3
大熊看了看上面的代碼,笑著說:“我明白啦!x等于1,y等于2,那么x + y就等于3!太簡單了!”
“No,No,No,你只說對了一半。”西西船長說,“代碼中的等號(=),在這里可不是表示等于的意思,它被稱為賦值號。賦值的意思是將賦值號(=)右邊的數值存放到左邊的變量里。比如x = 1,稱為將變量x賦值為1。但是你后面的一半說對了,當給變量x賦值1,y賦值2以后,x + y就等于3了。但是注意看,這時是不需要使用等號的——直接寫上x + y,然后回車就可以計算出結果了。”
“這里x和y就是代表變量的變量名,可以反復給它們賦值,但是它們總是會保存最后一次的值,之前的值就被覆蓋了。”
“我來試試!我來試試!”飛船上的醫生格蘭特蕾妮說著,在IDLE Shell中輸入了以下代碼:
>>> x=5 >>> x+y 7 >>> y=6 >>> x*y 30
給變量x重新賦值5以后,x + y的結果變成了7,再給y賦值6以后,x*y的結果為30。果然x和y之前的值都被替換成了最新的賦值。
“可是,我們大家都知道2 + 5 = 7,5*6 = 30,為什么還需要先把數字賦值給變量,然后再用變量來做計算呢?”聰明的格蘭特蕾妮問了一個尖銳的問題。
“問得好!”西西船長說,“因為現在我們只是用了一個極其簡單的例子,使用變量的優勢無法體現出來。我們來看一看稍微復雜的例子,你就能體會到為什么非要使用變量了。”
推薦閱讀
- Facebook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with Graph API Cookbook
- TensorFlow Lite移動端深度學習
- JavaScript+jQuery開發實戰
- STM32F0實戰:基于HAL庫開發
- C語言實驗指導及習題解析
- Mastering KnockoutJS
- 零基礎學Kotlin之Android項目開發實戰
- 編程可以很簡單
- OpenStack Networking Essentials
- Ext JS 4 Plugin and Extension Development
- VC++ 2008專題應用程序開發實例精講
- Qt編程快速入門
- PHP面試一戰到底
- Storm Real-Time Processing Cookbook
- Test-Driven Java Development(Second E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