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萬事不求人
- 重生之弄潮逐浪
- 大風(fēng)小魚
- 2801字
- 2020-09-13 03:22:19
曾仁民看兒子光今天一天就純賺3000左右,這要是放在以前全家人加在一塊一年多的收入也就這樣。今天跟著兒子一起去看了看怎么操作,感覺心里有譜,自己做點生意應(yīng)該是沒問題,在吃晚飯的時候當(dāng)著全家人的面說道:“看著兒子今天干了一天就是我一兩年的收入,我考慮了下,覺得我也去做生意算了。”
曾浩聽父親這么說,怕自己父親盲目自信覺得生意很好做,到時候沒有到達(dá)他的預(yù)期,心里過不了這一關(guān)就麻煩了。便想著先給他打打預(yù)防針說道:“爸,首先你去做生意這個挺好,俗話說萬事開頭難,你可要先有點思想準(zhǔn)備。你不要看兒子我一天賣兩三千,這個一般做生意是達(dá)不到的,我這是特殊情況。你問問我媽,她一天能賺多少?”
劉鳳每天晚上回來都記賬,這會聽兒子這么說,想都沒想就答道:“生意好的時候一天能有一百多的毛利潤,生意不好的時候就只有二三十,有時候遇見個刮風(fēng)下雨能開張就不錯,我還算比較好的,有些人一天生意好的時候也就有個七八十。”
等母親說完后,曾浩再次對著自己父親說道:“聽見沒有爸,就拿我媽來說,估計個平均每天有個五十左右的收入,一個月就按照30天來算,還得減上下雨和你進(jìn)貨的時間,就按照5天來算就是25天,乘與個50就是1250,你還要拋出進(jìn)貨時候的車費,每天擺攤的雜費,平時開銷,壓到貨里面的錢。一個月就剩五六百左右的樣子。是不是這樣媽?”
劉鳳見兒子又把問題拋給她,她在心里大概算了下,說道:“差不多就這樣,這還算好的,一個月能有個兩三百就不錯了。”
曾浩見母親回了話,又對父親說到:“聽見了沒有爸,你想一個月兩三百的樣子,要賺到我這么多基本上要用半年到一年左右的樣子。當(dāng)然告訴你這些,不是說打擊你的積極性,就是叫你不要盲目樂觀。你也不要多想,你做生意我還是贊同的。先說好也沒有其他什么意思,我拿出1500出來給爸你鋪貨,你看怎么樣?”
曾仁民見兒子這樣說,連忙說道:“我要你錢干什么,我和你媽自己有。”
聽父親這樣說,曾浩知道他不好意思用兒子的,又解釋道:“爸我剛都說了沒有其它的意思,我知道你們有錢,但是我媽差不多應(yīng)該也要去進(jìn)貨了,你用這筆錢去進(jìn)了貨,一時半會也轉(zhuǎn)化不了錢,我媽到時候貨斷了怎么辦,這個錢放到身上也就是張紙,只有用出去,它才是錢。我這剛好有,你也不用拒絕我,我也就把第一次鋪貨的錢先給你墊上,等到你第二次鋪貨的時候就得你自己掏腰包,我就不管了。”
家里面現(xiàn)在也像曾浩說的一樣,是這樣情況。曾仁民想了想,確實拿不出來進(jìn)這貨,等兩口子攢夠黃花菜都涼了,只能先用兒子的錢去把這貨鋪上,到時候等貨變錢后,再還給他就是。等想通后也就沒有再推辭,對著兒子說道:“那行吧,兒子就先用你的錢鋪貨,我明天就去。”
曾浩聽自己父親這么說,感覺有點不對?本來開始嫌棄他進(jìn)展有點慢,這會自己父親卻準(zhǔn)備直接開跑了。這才了解了市場,還沒想好就去盲目進(jìn)貨,到時候貨多半要壓死在自己手上。連忙關(guān)心問道:“爸你想好做什么了沒有,你就明天去進(jìn)貨?”
曾仁民聽兒子這么問,說道:“從昨天進(jìn)貨的時候就在想,現(xiàn)在已經(jīng)想好了,還是兒子你那天的建議,剛開始我也不做雜了,單做鞋子先試試水。”
曾浩見父親采用的是自己的建議,總不可能自己打自己的臉,也得對自己的父親信任不是。補充了一句說道:“那你剛開始的時候少壓點貨。”說完這句話就開始解決碗里還剩下的飯菜。
第二天一家按照計劃曾仁民一大早就去進(jìn)貨,曾浩和劉芳著是早起出攤。曾浩一天下來還是賣出個七八百百雙,心里想著銷量差不多每天也就是這樣,一萬八千多雙不知道要賣多久才能賣完?要是過了這段農(nóng)忙時節(jié),袖套就根本不好賣,本來是剛好需要所以價格貴點大家也能接受,要是不怎么需要它的時候,可能根本賣不出去。
曾浩想著每天趕場也只有半天時間,其他時間到時候也可以利用起來,下午收攤回家沒有看見自己父親。想到明天父親也要出攤,家里就只有兩輛自行車肯定不夠,父親應(yīng)該是出去借車去了。便拿上幾百塊錢騎上自行車去縣城,準(zhǔn)備自己去買一輛回來。
來到縣城一家賣自行車的地方,2000年這個時候老百姓還是比較淳樸的,也不會出現(xiàn)什么狗眼看人低這種現(xiàn)象,一般不買的也不會去看。就是看個熱鬧不買的也不會去問價,所以當(dāng)曾浩來到買車的地方,把車架好走進(jìn)去的時候,老板打了聲招呼,自己先看,就自顧自的忙自己的事情去了。
對比了半天,感覺還是這個剛推出的三輪自行車最適合,貨裝的多。就是到時候把貨處理完,父母他們都可以用。就是騎得時候有點費勁,平衡不怎么好掌握。曾浩向老板問道:“老板這款人力三輪車怎么賣的?”
老板見曾浩問價,趕忙把手上的事情放下,走到身邊說道:“這個是新款,剛上市沒兩年,以前都是在大城市里才有,今年我去進(jìn)貨的時候看見,就拿了兩輛試試水。前面賣出去一輛,還有一輛就這,這車不怎么好賣,價格比自行車高很多,一般人也用不到,你要的話就880拿去。我留著也占地方,就實誠點賣給你。你錢夠不,要不先和家里商量下?”
見曾浩一個半大孩子,老板好心提醒了下,價格貴先和家里商量商量再來賣。曾浩聽老板報價后,知道報的價確實是實在價,不是太高。賣東西的那有不賺的道理,就是看你賺多賺少。想了下對著老板說道:“老板我也不給你還價,800你要是愿意我今天就直接賣下,你要是不愿意那就算了,我就買輛自行車回去。”
老板見曾浩說的這么肯定,今年進(jìn)的車,到現(xiàn)在也都還沒有賣出去,想了下也就答應(yīng)下來。
曾浩取出錢結(jié)了賬,叫老板幫著把鏈條打上油,自個把來時候的自行車放在剛買的后斗上面先去找了個空曠的地方練練手,等感覺差不多的時候再騎回去,還真不要說,騎這個得時候得用手壓著左邊把手,不然的話這個車起著起著就要偏到右邊去。好不容易熟練后,騎回到家。
曾仁民看見兒子騎了個車回來,問道:“這車那借來的?”
曾浩下了車,先把剎車按下掛好,這才對著父親解釋道:“這不是你明天要出攤嗎?肯定要用車,家里就兩輛,我去縣城再買了一輛回來。你看見方圓幾里地,雖家的自行車不用。再說去借自行車說自己駝貨,那有那么好借的。借過來每天壓那么重的貨,他們肯定不干。”
感覺父親被說中了心事,曾浩笑著對父親問道:“剛回來的時候沒看見你再家,你不會去借自行車去了吧?”
曾仁民聽兒子這么說,老臉一紅,也沒答話,把自行車卸下來自個推進(jìn)門去忙自己的事情去了。
晚飯的時候曾浩把這件事情當(dāng)做笑話講給母親聽,劉鳳在聽完這個事情后,對著丈夫嘲諷道:“要是你先給我說,我肯定也不要你去,你也不看看你們這邊都是一幫什么人,有好處的時候一個比一個跑的快,你去求人的時候一個比一個難。平時你還常說是我的不對,叫我不要斤斤計較這些。你看你借個車應(yīng)應(yīng)急也都借不到。前幾天你大哥還......”
“還沒完了是吧,吃你的飯。”劉鳳剛說到這里,曾仁民連忙出聲打斷了她。曾浩坐在旁邊觀戰(zhàn),這會想到應(yīng)該是有什么事情不愿意讓自己聽到。
劉鳳看丈夫急了,咧了咧嘴也就沒再說什么。曾浩見氣氛突然變得有些尷尬,連忙插話道:“爸媽你們也不要說了,吃飯吃飯,這不是我自己下午去買了輛回來,我們自個有,萬事不求人的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