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不是想區別對待
- 重生之弄潮逐浪
- 大風小魚
- 3199字
- 2020-09-13 03:22:19
隨著春節的來臨,人走在大街上,都可以看見沿途的商家,在這個時候不約而同懸掛起了代表節日來臨的元素,比如說福字,比如說中國結等等。
忙碌一年的人們終于可以在這個時候光明正大的停下前進的腳步,喘上一口氣,為來年奮斗而蓄力。
平時扣扣索索節儉過日子的人在這個時候,不管是充面子還是難得休息,也都大方起來。
商家為了賺這波紅利也是大開腦洞,各自營銷方案是層出不窮。常用的有打折、買幾送幾,購物卡等等,薄利多銷,當然賺的并不比平時的少。
人們在這樣活動促銷下,也是享受到了福利,雖然商家都是再賺,但至少比平時少賺了那么幾塊錢,再說大過年的誰不買幾件新衣服穿!
良性的互利,讓這個循環是無限的進行下去。
按道理來說,這種景象大家應該都是一副高興的模樣。可偏偏有人高興不起來。
嫉妒心爆裂的葉滸這段時間以來,感覺自己身體是每況日下,又挨著情面不好意思去醫院瞧瞧,只能靠著虛弱的身體硬撐下去。
從看見恨不得吃其肉,飲其血的曾浩上電視被采訪的時候,葉滸的心情就開始變得不好起來,想到自己混了這么多年,就是當會長期間都沒能撈到一絲半點的電視采訪,除開狀告媒體的時候,被特殊待遇,上過一段時間的花邊新聞,為數不多正經報道都是當的配角,還是那種可有可無的角色。
而曾浩卻在不知不覺的情況下成了代表,而他卻是被代表。斗來斗去自認為并不比任何人差,更不能比曾浩差。
現在葉滸是全身心肝脾肺腎都在痛。
當又一次得知曾浩竟然被央視看中,派來記者采訪,后面還要在央視播放,葉滸第一次生出了“既生瑜何生亮”的感覺。
當時正在陪有生意來往的合作者喝酒的時候,聊到了這里,這位合作者是一臉推崇,滿嘴的佩服,葉滸是第一次白了臉。
......
當然對于葉滸氣量小的事情,曾浩只想表示這不是行業都知道的嗎?現在曾浩那有經歷顧及他這里。
時間熬到年底,曾仁民終于是在臘月29的時候,祭拜完先人趕到了蓉城和母子倆匯合。
一家人對于那天曾浩在縣城家里對親戚的行為都選擇閉口不言,安心在蓉城把今年這個念頭過完。
一年到尾,一年開頭這流程還是和以往一樣不能少,祭祖先、貼對聯、團年飯、守歲、初一拜神這些雖然今年換了一個地點,不變的還是這些千年一輩輩口口相傳下來的習慣。
初二一家人拿著昨天在外面買的禮物,由曾仁民開車回縣城劉鳳的娘家。
這次回去,大家的熱情勁比以往來得更加猛烈,一家人到地,見過禮后舅母就拉著曾浩的手一直想把她娘家人那邊一個歲數差不多的侄女介紹給他。
“十里八鄉一枝花,溫柔賢惠屁股大,洗洗涮涮勤勞勁,賴名待嫁好養活?!?
還好老舅接完禮物放好后及時出現在曾浩面前,把舅母是一頓亂罵給說跑了,不然香饃饃曾浩還要遭受折磨一段時間。
沒過多久,劉家嫁出去的女兒都帶著丈夫,牽著兒子(女兒)回到了劉家。
丈夫們見禮后很是自覺的挽起袖子開始搗鼓著中午飯,幫著涮碗的涮碗,剝蒜的剝蒜,摘菜的摘菜,切菜碼菜的這個時候也自覺拿著菜刀站在案板旁邊,有抽煙的這個時候嘴上叼著一只煙,不抽煙的嘴上也沒閑著,雖然各做各的,但是這聊天的熱情可沒有減少一絲。
咋眼一看,洗碗、廚師、打荷、墩工、配菜、雜工一應既全。要是再來個廚師長的話,一套餐廳后廚班子便算是配備齊全了。
從這里就能看出川省的男人過得有多不容易,川省的女人過得多幸福,雖說那幾年還流行介紹對象,但是嫁過去后,長久相處下來,也能叫嫁給了愛情。
女人們著幫著把屋子收拾收拾,然后圍坐在癱瘓的父親旁邊聊著一年過往,順便等著吃飯時候的呼喚。
孩子們這個時候也不閑著,沒事的時候去碼好菜的盤中叼一塊干菜放在嘴里,在大家看來這個時候吃總比上桌的時候來的更加可口些。或者順兩只黎超帶過來的甩炮,趁人不注意的時候,扔在別人腳下,嚇得別人是尖叫連連,過后對方也是立馬反擊起來。
一片祥和景象鋪面迎來。
當然也有個特殊例子那就是曾浩,男人堆里融入不進去,關鍵是懶的去干活。女人堆里融入不進去,聽她們家里長家里短的,曾浩也插不進去嘴,來的時候見過外公聊上兩句就退了出來。小孩堆里勉強融入進去了,但是現在曾浩身價被爆出來后,自然而然大家和他產生了一股生疏感。
這當然只能怪曾浩,誰叫他成了別人家的孩子。
別人家長在拿曾浩對比的時候,都是看看別人曾浩怎么怎么樣?到了這里就直接成了你看看你表弟,小時候還是你帶著他跑,在一起這么久,你就沒沾點身上的運勢,學著點好;或者就是你看看你表哥,小時候還跟在他后面跑,也沒學學他的好,我怎么生出你這么笨的兒子來。
獨生子女嘛,多少帶點自私性格在里面,雖然從小到大因為各自家里都是一個,大家關系處得還不錯,但這個時候那點點生疏感還是有的。
當然也就只有那么一點點。
畢竟孩子的心思雖然有,但是相比大人而言,可算是單純了不少。
幾人玩耍一陣后,最小的黎超沉不住話,率先開口問出了心中的好奇:“哥,外邊都說你現在賺了有十幾億的錢,是不是真的?”
兩位聚在一起的表姐聽到黎超這么問,也都是豎起耳朵好奇的聽著曾浩準備說什么?
曾浩隨手扔完手中從黎超哪里順來的最后一根甩跑,拍了拍手說道:“你也都說是外面說的,怎么可能是真的。再說你問這些干什么?好好讀你的書,這些不是你現在該關心的問題。”
黎超礙于從小跟著曾浩身后過日子,習慣性的撇嘴沒敢頂嘴。想了想說道:“那哥我到時候畢業去你那里跟著你混怎么樣?”
“你就這么沒出息,還跟著我混,難道你不想自己闖出一片天地出來?再說你爸媽那一攤子事情可還等著你去接班呢?”
黎超想了想猶豫的說道:“我可以先跟你混著啊,要是不行了,我再去其他地方也可以啊?”
曾浩沒好氣的揮手示意他滾蛋,這說的是什么話?感情想先在自己這里混混,要是混不走再說,對于這種沒志氣的行為曾浩堅決制止。說道:“別、你還是不要來的好,就是到時候你來,也不能提我名字,一切靠自己。”
回答完黎超的話,看見兩位在旁邊暗自注意的兩位表姐,曾浩想了想對著她們說道:“表姐你們也不要望了,要是你們想進我公司,不是不可以,條件都一樣,要從最低做起,而且不能提我的名字,要是有想法可以找我?!?
對于這件事情曾浩也有想過,要是有想話,這到是可以招進去試試,前提是不能提他的名字,不會得到什么特殊照顧,能做到什么位置,一切全看自己努力。
當然這也是有條件的,先決條件僅限于這幾個,其他人就是全看自己,曾浩也不會主動招進去。要有那本事等到馳鼎招人的時候,就自己去面試,尤其是父親那邊的親戚,更需要重點盯防住.....
表姐她們進去,也不是沒有好處,曾浩能保證的是她們要是做出成績了,成績就是她們的,不會因為其它莫名原因被分走,到了該升遷的時候,可以按時升遷。
黎超因為還在讀書,對于這些話也就是說著玩玩,還沒到那步的時候。他腦中現在連工作的概念都沒有。
兩位表姐聽見這話倒是沉默了,過了一會都是說道:“謝謝表弟,我們想想。”
.....
不多時就到了飯點,父親們招呼著大家把準備好的菜往桌上端,等齊活眾人圍坐成兩桌開動起來。
劉鳳這邊的親戚可比曾仁民那邊的親戚聰明多了,這就看出了家庭底蘊的重要性,曾仁民這邊因為曾仁民的爺爺當時是地主,在那特殊的年代成分不好,到了曾仁民父親這一代的時候家算是徹底落敗了下來,曾仁民一幫兄弟姐妹就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
而劉鳳這邊,父親當時大小也算是一個鎮政府上班的官員,雖然拍不上名號,但大小也算是一個官,雖然退的早,但是這底蘊還在,劉鳳他們耳濡目染的情況下,至少學了有幾分。
劉鳳這邊的至親可不像曾仁民那邊主動和過分,也不會自己伸手要,都賴著性子忙自己手上那攤事情。有時候劉鳳和在曾浩幫助下生意做的紅紅火火的劉慧兩人,想到娘家人過的不易,在旁邊幫襯一二,比如說找找門路介紹一個比以前稍微好點的工作給他們,比如他們想辦點什么事情,沒有門道,她們要是有的話,就幫忙找找,要是沒有別人也不強求。
就這些平時順手的幫襯,加上自己自覺,一家人的小日子慢慢的也就和原來變得不一樣起來。
從原來騎著自行車或者走路回娘家,到現在雖然開車的還只有劉鳳家和劉慧家,但是其他家里也都是換上了摩托車,再熬熬想來開上轎車也不是什么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