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山位居雍州邊陲,林海浩瀚,九河分流,既有北國之雄壯,又兼南方之秀麗,號稱“西來第一山”。當初,廣成子游到這里,得一卷神秘典籍,遂開山立派,創建太虛宮。五百年前,黃帝頒諭于天下萬國,冊封廣成子為王朝大國師,從此太虛之名響徹世間。
廣成子三百六十五歲而終,因功德無量,九天玄女親身下凡,將他引入昆侖神界,位列仙班。太虛宮又經過數代傳承,聲勢越發強盛,其門人已達千眾,為修真界六大派之翹楚。
清晨,紅日東升,綻放出幽麗的朝霞,籠罩崆峒,喚醒沉睡的生靈。
崆峒后峽,山勢起伏。一條瀑布從天而降,流淌至谷底的胭脂河。飛瀑之上,有一縷紫芒踏著滄白的水波,落到胭脂河畔。紫光退卻,現出一個男子,相貌平凡,衣袍飄逸,乃太虛宮膳宗首徒——林默然。
林默然將寶劍收回劍鞘,微閉雙眼,聆聽著狂暴又動人的旋律,那蒼茫的神態,隱約間透著三分貴族之氣。忽然,一陣鳥唳驚動了這男子。他抬首仰望,看到天邊的盡頭飛來無數鳥群,絡繹不絕,從后峽上頭蕩漾而過。
這時候,空中有一人影,御劍而飛,追逐鳥群,驚得鳥兒四散潰逃。林默然望見這一幕,搖頭苦笑。那道人影隨后落了下來,停在了林默然的身側。他名喚珩輝,是林默然的三師弟,身著一襲褐色道袍,面容清瘦。
珩輝生于寒浞三十五年,雙親是周國的牧奴。十歲那年,他隨家長外出放牧,遭羌人流寇所掠,幸得太虛宮弟子相救,方有機緣進入崆峒,拜入玉陽真人門下。
珩輝每日清早,都會跟隨大師兄,來到這個地方修煉,多年來從無懈怠。
林默然道:“老三,看來你的御劍術又長進了不少。”
珩輝笑了笑,道:“這還得感謝大師兄的指點。”
突然,有一紫蝶從遠處飛來,繞著林默然緩緩飛翔。他回過神,仔細觀察,見那蝶兒渾身散發著一層光芒,蘊含著很強的靈性。這只紫蝶飛了幾圈,就展翅而去。林默然知道紫蝶在刻意引誘自己,便沒有多想,御劍跟在了后面。
“大師兄,你等等我。”珩輝說著,也御劍追了上來。
過了半會,兩人已追到了崆峒山腳。他們同時跳下飛劍,打量四周,才發現身處一峽谷之外,而那紫蝶早就消失不見。
林默然感覺那峽谷里頭,有股奇詭的陰森之感,令人生畏,道:“那紫蝶為何將我們引來十萬峽,難道里面有什么秘密不成?”
十萬峽谷,聞名天下,且同黃帝軒轅氏有著很深的淵源。五百年前,帝于釜山合符以后,統帥妃嬪、文武、侍從、大軍等十余萬眾,從帝都出發,浩浩蕩蕩地奔襲三個月,終于趕到崆峒,想求見廣成子。
廣成子覺得黃帝殺伐太重,不愿相見,顯神通,絕山道,阻黃帝于崆峒山下。黃帝沒有就此離去,把大軍安排到崆峒西南的峽谷中,自己則率眾臣在山下苦等。三個月后,天氣漸寒,大軍糧草用盡,黃帝才班師回朝,而那屯兵的峽谷,便得了“十萬”之名。
珩輝道:“大師兄若想知道答案,何不進去看一看?”
林默然此時卻是進退兩難,因為有許多不知名的上古異獸,隱居在這峽谷之中,所以歷代掌門皆有規定,修為無論高低,皆不得隨意進入。幾百年來,也有許多禁不住好奇心的弟子,不管修為夠不夠,都要進去闖一闖,最終免不了進那法宗的玄鶴洞,面壁思過。
就在林默然拿捏不定的時候,聞得一聲旱天雷,轟隆炸響,震驚兩人,回蕩山谷。他們還未靜下心來,又見里頭有一道血色光柱升起,閃耀穹蒼。
“一般撞見這類天象,定是有什么妖魔作亂,或者是異寶現世!”珩輝雖把禁令拋到腦后,可若大師兄不同意進去,他一個人也沒膽量擅自闖入。
林默然再次探頭遠望,只見剛剛那道絢爛沖天的光柱,已失去了蹤跡,十萬峽谷又再次恢復了安寧。這男子自從來到此地,就感覺谷內有一股神秘的力量,正在召喚著他,是那樣的熟悉。他想弄個明白,所以才未就此離去。最終,他下定了決心,道:“也罷,一路你必須跟緊一點,不可有半點閃失。”
珩輝笑道:“大師兄盡可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