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深宮風云 3
- 帝家怨
- 月靨
- 1673字
- 2020-10-12 22:53:09
慈寧宮內(nèi)眾妃嬪退下后,只有太后和身為國母的秦素月在后殿敘敘說著閑話。青爐點著香火,升起裊裊煙霧,在浸著濕氣的空中勾畫出仿若仙人的影跡。一縷縷芳香繚繞在空曠的大殿內(nèi),偶有風吹進,垂幔上的金鈴鐺便叮當作響。白晝的光折進殿內(nèi),竟比那鎏金的富麗還要遜上幾番。
太后靠在榻上鵝毛芙蓉枕上閉目養(yǎng)神,手爐的熱已不知不覺退去了大半。而身材嬌小的女子縮在廣服之內(nèi),不停地將爐子拉向自己身邊。來這北地已數(shù)十個年頭,她卻依舊適應不了寒冷。尤其是在寂寞無人的深夜中,每每醒來看著床邊空蕩蕩的地方,她便會止不住的渾身發(fā)抖。
殿內(nèi)有些寂人,若非這方太過空曠的殿室與過于華美的擺設時刻提醒著這里是后宮,這場面還真有些尋常百姓家婆慈媳孝的溫馨。
“姑母今日何須如此動怒,”半晌,皇后終于開口,話中帶著些許疑惑之意,“她不過是一介小小的宮女,怎值得您大動肝火。”
太后緩緩睜開雙眼,渾濁的瞳孔中依稀可以窺見當年的風采。她看著眼前這個自幼跟在身邊的女子,眼中卻并不見一絲憐愛。“既是宸妃的人,怎么能容她得了便宜,哀家平日都是怎么和你說的。”
“姑母,”皇后淡淡開口,有些不以為意般打斷了下面的話。在太后面前她只如一個普通女子一般,卸去了厚重的華麗偽裝,“皇家的女人得寵亦或失寵向來是再平常不過的事,素月懂得,相比宸妃亦是懂得,更何況皇上……”她聲音忽然弱了下去,那女子低垂眼瞼,濃密的睫毛在她姣好如月的臉上投下一片陰影:“更何況皇上,待臣妾很好。”
“灝兒是怎樣的人哀家還不明白么。”太后向她投去一瞥冷冷的目光,抬手撫了撫鬢發(fā),“你二人在人前演戲,端得一副恩愛樣子,但最后受苦的還不是你,不然你那肚子怎么仍不見動靜。”
皇后低首斂容:“是素月不爭氣……”
太后不禁長嘆一口氣。皇上自幼性子烈,曾因為先帝擅自換了太子洗馬而不肯屈從,躲在長信宮那個下人住的地方不肯出來,不吃不喝急壞了眾人。先帝大怒拂袖離去,走時放下狠話,他一日不出來便一日不送餐食。年幼的皇帝硬是斷糧三日被人抬了出來,彼時太后正值盛寵,抱著尚在懷里嗷嗷待哺的十三皇子裕晟在乾清宮門前求情。最后還是先帝讓了步,復了洗馬原職他才算罷休。
之后宮中便盛傳,三皇子若有朝一日為王,必是亂世之主,雷厲風行,做事狠練。而此后因為親政的問題他與太后之間已然鬧得母子不和,同皇后秦素月更是有名無實。秦素月長他五年,性格溫和,雖與皇帝是青梅竹馬,但那女子處處忍讓反而不合他胃口。及笄后他被迫娶了一位這樣的皇后,在旁人看來這對年輕夫婦恩愛美滿,殊不知一方正在水深火熱之中。
這個身著大紅滾金鳳袍的女子曾不止一次憑欄眺望,心中的委屈無可言說。她想,若是那時自己不是被迫坐在鳳椅上的皇后,而是他幼時牽手,笑的明快艷麗的少女,那這個自己深愛的男子會不會心中不再有恨意,會不會更容易接受她。那個肯叫自己姐姐,發(fā)誓長大后非她不娶的少年,何時就對自己淡漠了眉眼,變成了另一個人的模樣了呢。
“ 其實皇上他雖對臣妾不滿意,但也十分敬重,臣妾并未在眾人面前出丑已經(jīng)很知足了。”
話一出口,卻立刻招致太后更強烈的不滿,年紀枯老的太后似是一門心思都撲在了她身上,甚至比皇后自身都期盼著皇帝的垂憐。“皇上現(xiàn)在尚無子嗣,你若誕下龍種,那就是名正言順的太子,大魏國的繼承人。眼下這般情景,你又怎能滿足一個形式呢。”
皇后緊緊抿著下唇,一時竟無言以對。太后見她神色消沉,遂也不再多說什么。大殿重新陷入了一片沉寂,只是她二人此刻心情迥然不同。一個是恨鐵不成鋼卻也愛莫能助,而一個卻冥想著如何挽回年輕丈夫的心。
皇后目視前方,怔了好一會。從前的場景歷歷在目,雙手也不知何時已緊握成拳。是的,一切才剛剛開始,與其日夜嘆息皇帝宿在她人寢宮,倒不如自己也試著去爭一爭。一直養(yǎng)尊處優(yōu)的她,從沒有與人正面交鋒的勇氣。她以為成為皇后,便無需時刻警醒著她人。然而事實卻是,這樣的忍讓造就了自己形同傀儡的地位。
她倏然想起自己還在府上的時候,處處受到她人的欺辱與污蔑,那時她的心絕非平靜如水。她本不愿任人宰割,亦非善良純真之人,既然事已至此,何不試著與她們斗一斗。如此想著,皇后已然端莊抬頭,目光里隱隱蟄伏著晦暗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