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自己的同胞都救不了,我去國外學習還有什么意義?此刻國家需要我,我必須留在這里!這是我選的路,就算危險,我也要走完!爸媽,你們多保重!”
這是張寧臨行前留給張父張母最后的一段話,張父在這樣的時刻,竟然還惦記讓張寧出國留學的事,這讓身為醫生的張寧很是心寒。
該說什么該勸什么,此時此刻,張寧已無心再爭辯。畢竟,沒有什么,比疫情第一線更加緊急。
所有隊伍在一夜之間集合完畢,沒有知道自己還能不能安全回來。這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沒有人退縮,非贏下不可。
當經過了幾個小時的飛行之后,張寧和尹辰隨著隊伍一起到達了漢城。
這曾經熱鬧無比,著名的文化之城,此時此刻,確是寂靜的嚇人。
整座城市沒有聲音,沒有車流,甚至沒有人煙,所有的商鋪都關閉了,曾經擁堵的大橋也看不見車輛和行人。
張寧被眼前這一座城的景象怔住了,他怎么也沒有想到,這里居然比他想象中還要讓人感到壓抑和恐懼。
隊伍簡單放下行李,來到支援的宣濟醫院,這里住著輕重癥患者幾百人。
按照院方的安排,二院前來支援的醫生和護士分別分到病區投入工作。由于張寧是實習醫生的身份,所以,被院方安排到輕癥區進行輔助工作。
穿上不透氣悶熱的防護服,整個人就像在汗蒸一樣。所有人都知道這防護服的重要和珍貴。
所以,即使大汗淋漓,汗水濕透了衣衫,也都咬牙堅持著,不到萬不得已,都不會脫下這珍貴的防護服。
張寧在進入病區前,給許小小發了一條信息——
“親愛的寶貝,我已到達支援的醫院,馬上要進入病區了。不要擔心我,你要好好照顧自己。我知道你也在志愿為大家服務,但無論如何,請一定要保護好自己,就當做是為了我。乖乖等著我,等我回去,回去娶你。我愛你。”
按下發送鍵,張寧將手機裝進密封袋子里,放進儲物柜。
他沒有時間等待許小小的回信,現在,他必須前往病區,那里有患者在等著他。
“張醫生,進病區了。”
“好,來了。”
張寧鎖好儲物柜,他隨著同行的醫護人員一起向病區走去。那只小兔子,永遠是他的動力和惦記。
張寧知道,只有早日打贏這場戰役,他才能快點回到許小小的身邊。只要,有她,他便什么都不怕了。
疫情已經有些時日了,李西貝幾經爭取終于得到了采訪資格。就在張寧奔赴漢城不久后,李西貝也要以采訪記者的身份前往疫情一線。
作為男朋友,薛偉琪擔心不舍,但卻也明白,這是李西貝的職責。
“在那邊保護好自己,我已經和社區申請,明天就加入志愿者的行列。我會拍更多素材,工作室這邊不會停下來的,你放心。”
薛偉琪明白,這個工作室對于李西貝的意義,就算她不在,他也會替她繼續發布更多的視頻,給所有支持工作室的觀眾。
李西貝在電話的那端,她多想此刻可以投入薛偉琪的懷里,再抱一抱他。
分別是為了下一次的團聚,她一定會平安回來,一定。
“好,我相信你,偉琪,我們都要好好的,替我告訴薛爸薛媽,我回來想吃他們做的湯面。”
“沒問題,湯面隨時都有,我等你。”
一場疫情,打破了太多的計劃,也分開了太多太多的家庭。每一天,似乎都在離別。
但即使這樣,也沒有人放棄,大家樂觀努力的面對這一切。漸漸的,短視頻平臺上開始出現了在家制作美食的風潮。
張朵被封閉在家,她開始嘗試自己學做美食,每做好一樣,她便拍下照片發給尹辰。
尹辰怎樣也沒有料到,這個曾經愛吃外賣愛吃零食的小丫頭,竟然會有一天忙碌在廚房里。
而且,還做出了如此多的美食,讓遠在漢城的尹辰看了肚子里的饞蟲都鬧了。
“小侄女,你做這么多好吃的,是故意在饞我嗎?”
“大叔,想吃的話,就快點平安回來!”
“是是是,大叔遵命。”
惦記和想念,從來沒有隨著距離而減少,反而更加濃烈。
疫情雖讓人心寒,但愛情卻可以讓人心暖。
只要有對方在,困難便無所畏懼。
轉眼間,正月已過,這一年的春節注定要載入史冊,所有人都在這一年經歷了一場從未有過的冬天。
時間一轉來到三月,又是一年春天。疫情在醫護人員的努力和各方的支援下,得到了明顯控制和好轉。
但所有人仍不能掉以輕心,許小小依舊以志愿者的身份跑著外賣,宋澤和大老李也加入其中。
外賣的活躍讓城市一下子又充滿了生機,奶茶,麻辣燙,燒烤,這些曾經想了又想盼了又盼的美味又回來了。
大家的朋友圈里,又再次熱鬧起來。
李西貝在漢城的采訪,得到了極高的關注度,讓西貝工作室的粉絲關注度攀到了新高,已經漸漸超過了新觀察。
尤其是,薛偉琪作為志愿者用鏡頭記錄下每一次服務老人,看望兒童的過程,讓觀眾感到溫馨又感動。
這些好的題材,讓西貝工作室得到了官方的肯定,很多視頻被官方轉載點名,讓李西貝和薛偉琪感到前所未有的滿足和開心。
漢城的疫情慢慢好轉,方艙醫院里,穿著防護服的“大白”們,更是與患者心連心。
他們時而跳舞,時而比心,為每一位患者加油鼓勁。
不知從何時開始,大家喜歡在防護服上寫字。有的是愿望,有的是名字。
張寧和尹辰也不例外,而且,他們早都想好了,這句話,一定是和自己愛的那人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