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天視鏡鬼谷傳異寶 回回炮神威難抵擋
- 斗宿傳之五鎮(zhèn)六絕
- 元十戈
- 2578字
- 2020-10-12 17:20:45
第四章 天視鏡鬼谷傳異寶 回回炮神威難抵擋
張漢英這才如夢方醒般打了個激靈,先是無奈的搖了搖頭,輕輕地嘆了口氣,隨后便將手中之物交給了牛富,讓他自己觀看。
此時王福,郭安以及凌沖等將領,見牛富等人進入敵樓后遲遲未返,也不知發(fā)生了何事,心中擔心不過,便也都跟了進來。
看到眾人一臉迫切的表情,張漢英似乎想等牛富看完后再說,又似有意回避,居然顧左右而言他,岔開了話題道:“唉~諸位可知道,人稱我為鷹眼神箭,皆以為我目力如隼,更有傳言,我可于千步之外,明察秋毫。此實為子虛烏有,夸大其詞。我所仗者,不過先祖所傳至寶天視鏡而已。”
眾人聽后,全都面面相覷,不知所謂,但見他說的鄭重,也只得靜聽其言。張漢英繼續(xù)道:“說來慚愧,先祖便是那“一口傾國,兩為秦相”的張儀。據(jù)說其師鬼谷子曾力斬異獸巫支祁,取其一角斷為四截,合以其他靈物,制成了天視,地聽,辟水,提盧四件寶物,傳給了他的四位弟子。先祖所獲的便是這件天視鏡。
曾聽家父言講,此寶內(nèi)中嵌有巫支祁的一對眼球,憑借此物,可遙視百里。還有那地聽筒,是以巫支祁耳鼓制成,貼地附于耳上,可聞十里蟲音。當年的蘇秦,便是依靠此物,知己知彼,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辟水罩中封有巫支祁鰓囊,覆于口鼻之上,可在水中呼吸。孫臏曾遭他人暗算,落淮水而生,便因身懷此物。
在此四寶之中,最有名的便是提盧錐。這根獸角共有二尺四寸長,天視占角肩,長七寸二分,地聽占角肚,長三寸六分,辟水占角根,長二寸四分,其余一尺零八分的角尖部分,皆為提盧所占,由此可見,那鬼谷子對此寶的重視。
據(jù)說這把提盧錐里面封著一條異種陀龍,它原本寄生于異獸口中,不知被鬼谷子用何方法,封在提盧錐內(nèi)。此物迎風即長,聞雷則收,食毒結丹,入木蟄眠,逢金似鐵,遇土如石,吸水成流,引火助燃。
此物雖然神奇,卻無甚大用。直到傳給龐涓后,也算是他機緣巧合,居然集齊了八顆各具不同屬性的奇石,制成八寶鎖形釘,嵌于陀龍身上,從此便可隨心所欲的控制它的形態(tài)。
一般情況下,他都以陀龍為桿,角錐為刃,化作一柄丈八長槍,由于錐尖刺入敵人身體后,會被陀龍吸走大量血液,故美其名曰吸血提盧槍。后因吸血二字太過兇殘,便改為吸水提盧槍,又名八寶陀龍錐。
龐涓死后,此槍落入西楚霸王項羽之手,后又被東漢姚期,隋末秦瓊所得。此后便不知所蹤,直至百余年前,岳武穆于瀝泉山中獲得此寶,憑此槍,殺敵抗金,立下不世之勛~~”
襄樊舊將皆知,張漢英若一緊張便語不能休,因此也不便阻止于他。而且他所說之事,眾人聞所未聞,也確是聽得入神,尤其是當他提到岳武穆時,眾人臉上皆是一片敬慕之色。
張漢英義憤填膺道:“想當年高宗皇帝誤信奸相讒言,派出十二道金牌,將岳武穆召回臨安,當他途經(jīng)襄陽時,便將提盧~~”
話未說完,就聽牛富一聲悲號道:“嗚~呼~呀~真天亡我樊城也!”眾人聞聽都急忙圍了過去。
牛富將天視鏡還給張漢英,然后滿面戚容的看了看眾人,顫聲道:“距離樊城北三里有一座山坳,名叫洪家溝,諸位可知否?”
見眾人盡皆點頭,牛富長嘆一聲,稍微有所冷靜,繼續(xù)道:“就在洪家溝中,他們設了數(shù)十架,足有四五丈高的巨型炮臺~~”
“確切來說,應該是六十四架。”張漢英苦笑著接口插了一句。
牛富點了點頭,繼續(xù)講道:“這些巨炮皆為堅木制成,狀如高塔,懸臂足有六丈,上掛巨大方斗,不知內(nèi)置何物,每架炮臺旁,都有十余名身穿回回打扮的拽手及定放手,旁邊石塊堆積如山,皆在二百斤上。
照這么下去,恐怕用不了多久,此處城墻便會被這些巨石給摧毀了。”
眾人聞言,不禁一陣嘩然,范天順驚道:“什么?每架巨炮僅用十余人來操作,那怎么可能?就算我軍的七梢炮,投射不足百斤石塊,最少也得需要二百名以上的拽手啊,那些回回是怎么做到的,莫非他們都是金剛力士,天神下凡不成。”
牛富咬牙切齒道:“哼~哪來的什么金剛力士,天神下凡?憑他們也配。”
張漢英嘆了口氣道:“天知道他們是怎么做到的,若是換做之前,有人跟我說能從千步之外,投來二百斤以上的巨石,我一定會以為他是在做夢。但現(xiàn)在事實如此,我倒寧愿是在做夢,根本沒有這一回事才好。”
凌沖愁眉不展道:“常聞西域之地多有能工巧匠,善制各種機關消息,這些巨炮多半便是那些回回所造,其技術比我們更加先進,威力自然非比尋常,但也未必沒有破解之法,只是我們一時還未想到罷了。”
旁邊王福雙眼一瞪,滿不在乎道:“管他什么先進不先進,威力如何,還不都是用木頭做的,請大將軍賜我一支將令,我直接帶人殺至洪家溝,放一把火,將這些回回炮燒個干凈,也就是了。”王福說話圖省事,便將這些巨炮簡稱為回回炮,但如此一來也就算是給它們起了個正式的名字。
說話間忽聽一聲如天崩地裂般的轟然巨響。眾人紛紛俯身向外觀瞧,只見北城墻一角,已然被巨石生生砸塌了半邊。再往遠看,那些元軍士兵,已經(jīng)開始將橋車推到了壕溝邊上。
牛富見狀,不由得心中一黯,語帶哽咽道:“來不及了,已經(jīng)來不及了。”他這話即像是自言自語,又像是回答剛才王福的話。
張漢英忙道:“大將軍,我們現(xiàn)在該當如何?”
牛富蒼眉一挑,一扯頜下虬髯,反而朗聲大笑道:“哈哈哈,好一句該當如何,是啊,該當如何呢?想我牛富,今年五十有三,自從十七歲,與鄉(xiāng)鄰一起組織抗蒙,至今已有三十余年。這些年來,所經(jīng)大小戰(zhàn)役無數(shù),只知奮勇向前,從未有過臨陣退縮之舉。
當年奉命鎮(zhèn)守樊城時,我便曾橫刀立愿,誓與樊城共存亡。現(xiàn)如今危城將破,勢難逆轉,但尚有這一身錚錚鐵骨,還可以傲視群敵。但求赤膽報圣恩,不惜熱血祭忠魂!今日我欲放手一戰(zhàn),以身殉國,與敵攜亡,倒要那些韃子見識一下,我大宋兒郎的男兒本色。卻不知諸位意下如何?”
牛富話音剛落,便聽見身旁眾將,齊聲應喝道:“以身殉國,與敵攜亡~~以身殉國,與敵攜亡~~”
聲音傳出敵樓,被城墻上的軍兵聽到,立時群情激奮,也跟著一起高呼:“以身殉國,與敵攜亡~~以身殉國,與敵攜亡~~”
很快滿城軍兵,皆被呼聲所感染,紛紛振臂高呼:“以身殉國,與敵攜亡~~以身殉國,與敵攜亡~~”,剎時間,風起云涌,烈日無光,一片壯懷激烈之聲,響徹天地~~
此情此景讓這位戎馬半生的老將軍,也不禁為之動容,忍不住熱淚盈眶,稍微穩(wěn)了穩(wěn)心神后,正顏厲色道:“既然要戰(zhàn),我們便要全力以赴,利用一切手段,給敵人以最沉重的打擊,讓他們見識見識我們的厲害。就算是城破人亡,也要死得其所,方才不枉此生!”
在場眾將齊聲應道:“但憑大將軍調(diào)遣,我等赴湯蹈火,在所不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