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牛全忠獻計渡江法 范天順驚見漂浮木
- 斗宿傳之五鎮(zhèn)六絕
- 元十戈
- 2574字
- 2020-10-12 17:20:45
第十章 牛全忠獻計渡江法 范天順驚見漂浮木
老者見狀,趕緊上前解圍,將二人引入前廳。牛全忠先去洗了把手后,方才回到廳中。三人見禮已畢,分賓主落座。范天順深知事態(tài)緊急,不敢太多耽擱,直接便將牛富書信呈上。
牛全忠雙手接過書信,撕開封口,畢恭畢敬的取出信件,展開后仔細觀瞧。只見他開始神情激動,但到后來卻顯得越來越平靜。最后將書信收起,深吸了一口氣后,接著一臉淡定道:“好了,我知道了,二位請先再此稍候,容我先去收拾一下。”說完向老者使了個眼色,二人雙雙退去。
待二人走后,范,郭二人對視一眼,相互搖了搖頭。他們都以為,牛全忠要收拾的東西,必然是些金銀細軟,隨身所用之物。但在此生死攸關之際,尚還掛著這些身外之物,不免讓人感覺有些不知輕重。
大概過了一炷香的功夫,牛全忠方才回來,除了那名老者之外,還跟著六名隨從。這六人雖然都是仆人打扮,但每個人都是龍精虎猛的一團精氣神。除了老者之外,每個人身后都背著一個鼓鼓囊囊的包袱。
范天順看了看他們身后的包袱,心中暗暗嘆了口氣,但也不好多說什么,于是起身問道:“全忠少爺,咱們是不是可以走了?”
牛全忠點了點頭,剛一邁步,便被老者扯住了衣角,雙手不住顫抖,用近乎哀求的語氣道:“少爺,您還是讓我去吧!”
只見牛全忠眼圈似乎有些發(fā)紅,一把摟住老者的肩膀,壓低聲音道:“梁伯,我都說了多少遍了,您有舊疾在身,不便下水。而且此事事關重大,絕不能有所閃失,還是我去比較保險,您就不必再多說了!”
老者無可奈何的嘆了口氣,這才放手松開了牛全忠,接著又道:“那好吧,就讓我在此等候田豐老弟,稍后再去與你們相會。”牛全忠抿嘴笑了笑,用力的點了點頭,這才轉身離去。
這些話在范天順和郭安聽來,都以為是這老者也想跟著一同趕往襄陽,但牛全忠卻怕他年老體衰,拖累了大家,因此不讓他去。老者無奈,只得在此等候一個名叫田豐的人,然后兩個人再去襄陽找他們。
雖然其中還有一些不合情理之處,但范,郭二人卻也想不到那么許多,只是覺得牛全忠此人性情太過涼薄。但事實上也確如牛全忠所言,不宜帶著老者渡江,因此也就不便多說什么,只任由他們自己決定。
九人出離太平鎮(zhèn),與凌沖等人會合。若依范天順之見,便由此向北,過七里橋,至小龍洲。此處江面最窄,而且水流緩慢,不但可以減少渡江時間,而且還能最大限度的節(jié)省體力。但牛全忠卻執(zhí)意由此向東,登水星臺,至梯子口。
范天順只得耐著性子向他解釋道:“全忠少爺,你恐怕有所不知,梯子口處江面較寬,而且水流湍急,恐怕并不適宜渡江。”
牛全忠搖了搖頭道:“誰說我們要渡江?如今襄陽城已被元軍層層包圍,并在沿岸各個重要位置,都設有重兵防守。即使你們渡過江去,若能不被守軍發(fā)現(xiàn),已是萬幸。但要想突圍進城,卻是癡心妄想。
除非從梯子口處,順流之下,借水勢沖破元軍水師營的封鎖,只要到了襄陽水寨,便能安全進城了。”
凌沖好言相勸道:“話雖如此,但梯子口下游水流湍急,就算我等水性再好,也難免被水流沖散。而且就算到了襄陽水寨,恐怕早已筋疲力盡,若水勢不止,豈不又要被沖往下游,到頭來不還是徒勞無功嗎?”
牛全忠微微一笑,胸有成竹道:“這一點倒也不必擔心,梯子口附近多有樹木,不但質地結實,而且浮力極強,我們可以伐木入江,五六人為一組,圍抱于其上,不但可以節(jié)省體力,也不必擔心會被急流沖散。
另外還有一點你們一定要切記,切記,自從襄樊浮橋被毀后,為了防止元軍水師突襲,襄陽水師便在營寨兩側,設以尖木浮樁。待你們臨近水寨時,便可放開浮木,順水游至樁柵之處,自會有宋軍前來相救。”
范天順聽他說的也算在理,但忽然又想起一事,不由得心中一寒,一臉擔憂道:“全忠少爺?shù)南敕m然不錯,但你可能忘了一件事情。縱然我們借助水勢,沖破了元軍水師的封鎖。但在江心之上,還有七座弩臺虎視眈眈,只怕我們尚未接近襄陽水寨,便已然被勁弩射殺,葬身于江底了。”
牛全忠面色微微一黯,但很快又恢復了正常,信心十足道:“范將軍,不必擔心,全忠早有應對之法,保管在你們臨近之前,便讓那七座弩臺灰飛煙滅!”
范天順聽罷,心中略感迷惑。這個牛全忠身上,似乎總有一絲神秘莫測,讓人琢磨不透的氣質。
從初來相迎時憨直,率性的毛頭小伙,到拜讀家書時恭謹?shù)ǖ闹t謙公子,以及后來所表現(xiàn)出的無知和涼薄。直到現(xiàn)在言談舉止間,卻散發(fā)處一股運籌帷幄,處變不驚的大將之風。
誠如牛全忠所以,渡江突圍,確非上上之策。而今之計,雖非盡善盡美,但也大可一試,總比直入敵營自投羅網的要強許多。
唯獨讓人放心不下的,便是那七座弩臺,聽他說的信誓旦旦,范天順也是將信將疑。回頭看了看凌,郭二人,想要征求一下他們的意見。只見凌沖正瞪大眼睛看著自己,也是不知如何是好。而旁邊的郭安,卻是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
此時的郭安忽然想起,臨行前牛富曾對自己說過,讓他們渡江時,可適當聽聽牛全忠的建議。在當時情況下,牛富特意說出此話,必是意有所指。否則以他性格,絕不會無緣無故的自夸其子。由此看來,這牛全忠必定有其過人之處。
猛一抬頭,正看到范,凌二人都在眼巴巴的看著自己,于是當機立斷道:“全忠少爺說的有理,我對他的計策也是深表贊同。”
范天順深知郭安為人最是謹慎,如今見他都已表態(tài),也就不再猶豫,傳令眾人,趕奔水星臺。
眾人來到水星臺后,便開始棄馬而行,走了幾里山路,終于在黃昏之前,趕到了梯子口。所謂梯子口,其實便是一丈來寬,二十余丈長的一段石階。
這段石階多為天然形成,少有人工鑿砌的痕跡,卻也非常粗糙。每層的石階之間參差不齊,高低不整,石縫之間,枯草叢生。石階之上,乃是一座山崗,上有大片鐵杉林。沿著石階而下,便是滔滔漢水。
跟隨牛全忠而來的那六名仆人,似乎早有準備,從身上取出鋼索鋸,兩人一根,各持一端,便開始伐樹。那鋼索鋸雖然便于攜帶,但刃齒處又窄又細,鋸木的速度卻不是很快。
正在這時忽聽凌沖叫道:“少將軍,快把你的天視鏡借我用一下,我看江面上漂來的那些東西,怎么覺得似乎有點眼熟啊。”
范天順聞言,連忙來到凌沖近前,一邊將天視鏡交給了他,一邊跟著注目觀瞧,只見一些浮木從上游漂了過來,就算是用肉眼也能看的出來,卻不知凌沖為何要借天視鏡來看。
牛全忠也看到了這些浮木,略有遺憾道:“可惜我們發(fā)現(xiàn)晚了,若是再早點,就可以將這些浮木截下,直接以此漂渡,就不用再耗時費力的鋸木伐樹了。”
哪知凌沖聽后,卻哈哈大笑道:“不晚,不晚,用不了多長時間,便還會有一批浮木漂到此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