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hotoshop CC中文版基礎培訓教程(第2版)
- 瞿穎健
- 5837字
- 2020-11-02 09:58:45
3.1 選區基礎知識
在Photoshop中,“摳圖”是離不開“選區”的,所以進行摳圖技法學習之前,首先需要對“選區”有一個簡單的認識。
3.1.1 選區與摳圖
“摳圖”也叫“去背景”,是指將主體物(需要保留的部分)從畫面中分離出來的過程。那么為什么要進行“摳圖”呢?打個比方,進行平面設計或者圖像處理時,經常要向當前操作的文檔中添加一些漂亮的元素。例如,要制作一個化妝品廣告,需要加上產品代言人,通常拍攝都是在影棚中完成,那么就需要為人像去除背景,或者將人物從背景中分離出來,那么,這時就需要進行“摳圖”操作,如圖3-1所示。

圖3-1
“摳圖”是Photoshop的核心功能之一,從字面意義上來說,“摳圖”可以理解為從圖像中“摳”出部分內容,也就是將需要保留與需要刪除的圖形區分開。但是“摳圖”的意義卻不僅僅在于提取圖像內容,更多的是服務于圖像的修飾、調色、特效制作、影像合成等,如圖3-2所示。

圖3-2
技巧提示
“摳圖”作為Photoshop最常使用的操作之一,并非是單一的工具或命令。想要進行摳圖幾乎可以使用Photoshop的大部分工具命令,如擦除工具、修飾繪制工具、選區工具、選區編輯命令、蒙版技術、通道技術、圖層操作、調色技術、濾鏡等。摳圖操作雖然看起來復雜,實際上大部分工具命令都是用于輔助用戶進行更快捷、更容易的摳圖,而制作“選區”才是摳圖真正的核心所在。
可以通過兩種方法進行摳圖:“去除背景”與“提取主體”。“去除背景”很好理解,在Photoshop中想要輕松隨意地擦除背景部分可以使用“橡皮擦工具”。但是,一旦想要進行精確地去除背景或提取部分主體物,就需要制作一個“特定的區域”,這個區域就是“選區”,如圖3-3所示。
技巧提示
為什么刪除選區中的像素時會彈出“填充”對話框?
這是由于當前選中的圖層為背景圖層,可以先按住Alt鍵雙擊背景圖層,將其轉換為普通圖層,然后進行刪除操作。
“選區”是一個用于限定操作范圍的區域。有了選區就可以將選區中的內容摳出,或者限制當前編輯操作范圍為選區中的內容。在Photoshop中可以使用多種工具及命令制作或編輯選區,畫面中的以黑白間隔的閃爍邊框即為“選區”的邊界,邊界以內的區域為選擇范圍,如圖3-4所示。

圖3-3

圖3-4
技巧提示
選區邊界也被形象地稱為“螞蟻線”或“蟻行線”。
相對于圖像中的可以被打印到畫面中的“像素”而言,“選區”更像是“虛擬的輔助對象”。因為“選區”本身并不具備實體像素,所以也就不具有像素可打印的屬性。但是由于“選區”具有“限定性”,所以在操作中又是必不可少的。以圖3-5為例,需要改變畫面局部的顏色,這時就可以使用選區工具繪制需要調色的選區,然后就可以對這些區域進行單獨調色。

圖3-5
技巧提示
“選區”是具有共享性的,當文檔中包含一個選區時,所有圖層都可以使用該選區進行編輯。
3.1.2 繪制簡單選區
(1)“選框工具組”是Photoshop中最常用的選區工具。其中包含“矩形選框工具”“橢圓選框工具”“單行選框工具”“單列選框工具”,適合于創建形狀比較規則的選區(如圓形選區、橢圓形選區、正方形選區、長方形選區),如圖3-6所示為典型的矩形選區和圓形選區?!斑x框工具組”在工具箱頂部,而且在工具按鈕的右下角可以看到一個小三角符號,說明這個工具組包含多個工具。單擊工具箱中的“矩形選框工具”按鈕,便可出現4個隱藏的工具,如圖3-7所示。下面我們一一了解各個工具的功能。
(2)“矩形選框工具”主要用于創建矩形選區與正方形選區。單擊工具箱中的“矩形選框工具”按鈕,在頁面中按住鼠標左鍵向右下角拖曳,即可繪制選區,如圖3-8所示。按住Shift鍵的同時按住鼠標左鍵向右下角拖曳可以創建正方形選區,如圖3-9所示。

圖3-6

圖3-7

圖3-8
羽化:主要用來設置選區邊緣的虛化程度。羽化值越大,虛化范圍越寬;羽化值越小,虛化范圍越窄。所以,通過羽化常??梢宰龀雒利惖倪吘壭Ч?,如圖3-10和圖3-11所示分別是羽化為0像素和20像素的對比效果圖。

圖3-9

圖3-10

圖3-11
技巧提示:當“羽化”數值過大時會出現什么狀況?
當設置的“羽化”數值過大,其像素不大于50%選擇時,Photoshop會彈出一個警告對話框,提醒用戶羽化后的選區將不可見(選區仍然存在),如圖3-12所示。

圖3-12
消除鋸齒:“矩形選框工具”的“消除鋸齒”選項是不可用的,因為矩形選框沒有不平滑效果,只有在使用“橢圓選框工具”時,“消除鋸齒”選項才可用。
樣式:用來設置矩形選區的創建方法。當選擇“正?!边x項時,可以創建任意大小的矩形選區;當選擇“固定比例”選項時,可以在右側的“寬度”和“高度”輸入框中輸入數值,以創建固定比例的選區,例如,設置“寬度”為1,“高度”為2,那么創建出來的矩形選區的高度就是寬度的兩倍;當選擇“固定大小”選項時,可以在右側的“寬度”和“高度”輸入框中輸入數值,然后單擊鼠標左鍵即可創建一個固定大小的選區(單擊“高度和寬度互換”按鈕
可以切換“寬度”和“高度”的數值)。
(3)使用“橢圓選框工具”可以制作橢圓或正圓選區?!皺E圓選框工具”與“矩形選框工具”的操作方法基本相同。單擊工具箱中的“橢圓選框工具”按鈕,在頁面中按住左鍵向右下角拖曳,即可繪制選區,如圖3-13所示。按住Shift鍵的同時按住鼠標左鍵向右下角拖曳即可創建正圓選區,如圖3-14所示。
(4)使用“單行/單列選框工具”可以快速繪制寬度或高度為1像素的選區,常用于制作網格。單擊工具箱中的“單行選框工具”按鈕,將光標移動至畫面中并單擊,即可繪制高度為1像素、寬度為整個頁面寬度的選區,如圖3-15所示。單擊工具箱中的“單列選框工具”按鈕
,將光標移動至畫面中并單擊,即可繪制寬度為1像素、高度為整個畫布高度的選區,如圖3-16所示。

圖3-13

圖3-14

圖3-15
(5)使用“套索工具”可以非常自由地繪制形狀不規則的選區。單擊工具箱中的“套索工具”按鈕,然后在畫面中按住鼠標左鍵并拖曳,如圖3-17所示。結束繪制時松開鼠標左鍵,線條會自動閉合并變為選區,如圖3-18所示。如果在繪制中途松開鼠標左鍵,Photoshop會在該點與起點之間建立一條直線以封閉選區。

圖3-16

圖3-17

圖3-18
技巧提示:在“套索工具”的狀態下切換到“多邊形套索工具”
當使用“套索工具”繪制選區時,如果在繪制過程中按住Alt鍵,松開鼠標左鍵后(不松開Alt鍵),Photoshop會自動切換到“多邊形套索工具”。
(6)“多邊形套索工具”適合于創建一些轉角比較強烈的選區。單擊工具箱中的“多邊形套索工具”按鈕,在畫面中單擊確定起點,然后將光標移動到下一個位置并單擊,如圖3-19所示。繼續拖曳光標并進行單擊,確定轉折的位置,當光標移動到起始點處時變為
形狀,如圖3-20所示。此時單擊鼠標左鍵即可得到選區,如圖3-21所示。

圖3-19

圖3-20

圖3-21
技巧提示:“多邊形套索工具”的使用技巧
在使用“多邊形套索工具”繪制選區時,按住Shift鍵,可以在水平方向、垂直方向或45°方向繪制直線。另外,按Delete鍵可以刪除最近繪制的直線。
視頻陪練:利用“多邊形套索工具”選擇照片
案例文件/第3章/利用“多邊形套索工具”選擇照片
視頻教學/第3章/利用“多邊形套索工具”選擇照片.mp4
案例概述:
打開背景素材后,置入圖片素材并柵格化。接著使用“多邊形套索工具”繪制相框的選區,將選區反選后刪除選區中的內容,如圖3-22所示。

圖3-22
3.1.3 剪切、復制、粘貼、清除
在Photoshop中可以對圖像進行剪切、復制、粘貼、原位置粘貼、合并復制等操作。
(1)單擊工具箱中的“矩形選框工具”,在畫面中按住鼠標左鍵并拖動,繪制一個矩形選區,如圖3-23所示。執行“編輯”→“剪切”命令或按Ctrl+X快捷鍵,可以將選區中的內容剪切到剪貼板上,原位置的內容消失,如圖3-24所示。
(2)執行“編輯”→“粘貼”命令或按Ctrl+V快捷鍵,可以將剪切的圖像粘貼到畫布中,如圖3-25所示,并生成一個新的圖層,如圖3-26所示。

圖3-23

圖3-24

圖3-25
(3)在保留選區的情況下,執行“編輯”→“拷貝”命令或按Ctrl+C快捷鍵,可以將選區中的圖像復制到剪貼板中,然后執行“編輯”→“粘貼”命令或按Ctrl+V快捷鍵,可以將復制的圖像粘貼到畫布中,如圖3-27所示,并生成一個新的圖層,如圖3-28所示。

圖3-26

圖3-27

圖3-28
(4)當文檔中包含很多圖層時,執行“選擇”→“全選”命令或按Ctrl+A快捷鍵全選當前圖像,然后執行“編輯”→“合并拷貝”命令或按Shift+Ctrl+C組合鍵,將所有可見圖層復制并合并到剪貼板中,最后按Ctrl+V快捷鍵可以將合并復制的圖像粘貼到當前文檔中。
技巧提示:本章常用的快捷鍵
在本節中要牢記的快捷鍵有Ctrl+A(全選)、Ctrl+X(剪切)、Ctrl+V(粘貼)、Ctrl+C(復制)和Shift+Ctrl+C(合并復制)。應用好這些快捷鍵會大大加快制作的進度。
(5)選擇一個普通圖層,然后繪制一個選區,如圖3-29所示。執行“編輯”→“清除”命令或按鍵盤上的Delete鍵,如果是普通圖層則直接清除所選區域中的內容,被清除的區域變為透明,如圖3-30所示。

圖3-29

圖3-30
技巧提示:刪除“背景”圖層中的像素會遇到的狀況
如果刪除“背景”圖層中選區中的像素,會彈出“填充”對話框,在該對話框中可以選擇填充使用的內容,如圖3-31所示。如圖3-32和圖3-33所示為使用背景色和圖案填充的效果。

圖3-31

圖3-32

圖3-33
3.1.4 選區的基本操作
“選區”作為一個非實體對象,也可以對其進行如運算(新選區、添加到選區、從選區減去與選區交叉)、全選與反選、取消選擇與重新選擇、移動與變換、儲存與載入等操作。
(1)創建一個選區,如圖3-34所示。執行“選擇”→“反向選擇”命令,或者使用組合鍵Shift+Ctrl+I可以得到反向的選區,如圖3-35所示。

圖3-34

圖3-35
(2)執行“選擇”→“取消選擇”命令或按Ctrl+D快捷鍵,可以取消選區狀態。如果要恢復被取消的選區,可以執行“選擇”→“重新選擇”命令。
(3)當畫面中包含選區時,將光標放置在選區內,當光標變為形狀時,按住鼠標左鍵并拖曳光標即可移動選區,如圖3-36和圖3-37所示。在包含選區的狀態下,按鍵盤上的→、←、↑、↓鍵可以1像素的距離移動選區。

圖3-36

圖3-37
(4)對選區執行“選擇”→“變換選區”命令或按Alt+S+T組合鍵,此時選區處于“自由變換”的狀態,在畫布中單擊鼠標右鍵,還可以選擇其他變換方式,如圖3-38所示。變換完成之后,按鍵盤上的Enter鍵即可,如圖3-39所示。

圖3-38

圖3-39
(5)通過選區的運算可以將多個選區進行“相加”“相減”“交叉”“排除”等操作,從而獲得新的選區。在利用“套索工具”“快速選擇工具”等進行摳圖的過程中,不可避免會造成選區的多選或少選,這時就需要通過選區的“運算”來進行補充和修剪。使用選區工具繪制選區時,選項欄中會出現選區運算的按鈕,如圖3-40所示。
新選區:激活該按鈕以后,可以創建一個新選區,如果已經存在選區,那么新創建的選區將替代原來的選區。
添加到選區:激活該按鈕以后,可以將當前創建的選區添加到原來的選區中(按住Shift鍵也可以實現相同的操作),如圖3-41所示。
從選區減去:激活該按鈕以后,可以將當前創建的選區從原來的選區中減去(按住Alt鍵也可以實現相同的操作),如圖3-42所示。

圖3-40

圖3-41

圖3-42
與選區交叉:激活該按鈕以后,再次創建選區時只保留原有選區與新創建的選區相交的部分(按住Shift+Alt快捷鍵也可以實現相同的操作),如圖3-43所示。
(6)想要載入某一圖層的選區,可以將光標移動到圖層縮覽圖的上方,然后按住Ctrl鍵并單擊,即可載入圖層的選區,如圖3-44所示,選區如圖3-45所示。

圖3-43

圖3-44

圖3-45
3.1.5 填充與描邊
“填充”與“描邊”命令是Photoshop制圖過程中非常常用的兩個命令,“填充”命令可以為整個畫面或局部填充純色、圖案,而使用“描邊”命令可以增強圖形的可視性,從而豐富作品的視覺效果。
(1)利用“填充”命令可以在當前圖層或選區內填充顏色或圖案,同時也可以不同的透明度和混合模式進行圖案和顏色的填充。選擇需要填充的圖層或創建選區,如圖3-46所示。執行“編輯”→“填充”命令或按Shift+F5快捷鍵,打開“填充”對話框,設置合適的填充內容、混合模式和不透明度等參數,如圖3-47所示。接著單擊“確定”按鈕,被選中的圖層的選區部分已經被填充了內容,如圖3-48所示。需要注意的是,文字圖層和被隱藏的圖層不能使用“填充”命令。

圖3-46

圖3-47

圖3-48
使用:用來設置填充的內容,包含“前景色”“背景色”“顏色”“內容識別”“圖案”“歷史記錄”“黑色”“50%灰色”“白色”。
模式:用來設置填充內容的混合模式。
不透明度:用來設置填充內容的不透明度。
保留透明區域:選中該復選框以后,只填充圖層中包含像素的區域,而透明區域不會被填充。
“描邊”命令可以在選區、路徑或圖層周圍創建彩色或者花紋的邊框效果。
(2)當畫面中包含選區時,如圖3-49所示,執行“編輯”→“描邊”命令,打開“描邊”對話框。在“描邊”選項組中,可以設置描邊的寬度和顏色,如設置“寬度”為10像素,單擊“顏色”選項,在彈出的“拾色器”對話框中設置顏色為白色,設置“位置”為“居外”,設置混合“模式”為“正?!?,“不透明度”為100%,如圖3-50所示。此時選區以外的部分產生了白色的描邊,效果如圖3-51所示。

圖3-49

圖3-50

圖3-51
描邊:該選項組主要用來設置描邊的寬度和顏色。
位置:設置描邊相對于選區的位置,包括“內部”“居中”“居外”3個選項。
混合:用來設置描邊顏色的混合模式和不透明度。如果選中“保留透明區域”復選框,則只對包含像素的區域進行描邊。
實戰案例:使用“自由變換”將照片放到合適位置
案例文件/第3章/使用“自由變換”將照片放到合適位置
視頻教學/第3章/使用“自由變換”將照片放到合適位置.mp4
案例概述:
本案例通過使用“自由變換”命令將照片形狀進行變換并放到合適位置,再使用“多邊形套索工具”繪制多余區域并刪除,如圖3-52所示。

圖3-52
操作步驟:
(1)打開背景素材1.jpg,如圖3-53所示。接著將素材2.jpg置入,調整好擺放位置后按Enter鍵完成置入。然后單擊鼠標右鍵,在彈出的快捷菜單中執行“柵格化圖層”命令,將該圖層進行柵格化處理,如圖3-54所示。
(2)選擇照片素材圖層,使用“自由變換”快捷鍵Ctrl+T調出定界框,將光標放在定界框一角,按住鼠標左鍵拖動,將圖片進行等比例縮小,如圖3-55所示。然后將光標移動到定界框以外的區域,此時光標呈現旋轉的狀態,按住鼠標左鍵并拖動,將圖片進行適當的旋轉,如圖3-56所示。

圖3-53

圖3-54

圖3-55

圖3-56
(3)對該圖片進行變形。為了便于觀察,可以在“圖層”面板中選中該圖層,并適當降低照片的“不透明度”,如圖3-57所示。在畫面中單擊鼠標右鍵,在彈出的快捷菜單中執行“扭曲”命令,然后拖曳照片四周的控制點,將其拖曳到與底片背景相吻合的位置,如圖3-58所示。調整完成后按Enter鍵完成“自由變換”操作,并將照片的“不透明度”恢復到100%,效果如圖3-59所示。

圖3-57

圖3-58
(4)用同樣的方法繼續導入其他照片素材并進行自由變換操作,此時可以看到照片產生重疊的效果,如圖3-60所示。
(5)去除重疊的部分。單擊工具箱中的“多邊形套索工具”按鈕,在照片重疊的部分繪制選區,然后按Delete鍵刪除選區內的部分,如圖3-61所示。操作完成后使用快捷鍵Ctrl+D取消選區,此時本案例制作完成,最終效果如圖3-62所示。

圖3-59

圖3-60

圖3-61

圖3-62
- EJB 3.0 Database Persistence with Oracle Fusion Middleware 11g: LITE
- 常用工具軟件案例教程
- Microsoft Forefront UAG 2010 Administrator's Handbook
- 做好PPT就靠這幾招:圖解力+吸引力+說服力
- JasperReports for Java Developers
- After Effects全套影視特效制作典型實例(第2版)
- 微信小程序開發入門與實踐
- 畫筆圣經 Photoshop專業繪畫技法
- AI繪畫實戰:Midjourney從新手到高手
- GlassFish Administration
- 快學熟用D3
- Object/Oriented JavaScript
- Premiere pro CC中文版自學視頻教程
- Photoshop插畫藝術火星風暴
- After Effects影視動畫特效及欄目包裝案例實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