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上奏
- 代嫁太子妃升職記
- 亦塵L
- 2036字
- 2021-04-24 18:30:00
“公子,小姐,聽小牛說你能幫我們。”一名頭發已然花白的老人家顫顫巍巍地走到蘇瑾瑜和葉淺面前,放下手中樹枝做成的拐杖,跪在地上,重重地給蘇瑾瑜和葉淺嗑了幾個響頭。
“公子,小姐,求您救救我們辛家莊,救救我們村子里的人吧。再這樣下去,我們就要逃莊了。”
蘇瑾瑜上前,扶起老人家,走到一旁坐下,又撿起被老人家放在地上的拐杖,立在老人家坐的椅子旁。
“老人家,您叫什么名字。”
“老朽名得福,從出生就活在這個村子里。今年已經七十有三了。從前,這里是皇莊,人人都能吃得飽穿得暖,家家戶戶都有余糧,周圍村子的人羨慕得不行。如今,我們能吃飽就已經很滿足了。像小牛的爹娘一樣,在京城里找份活計干的人不少。皇莊的田地都是由小牛這樣大的孩子和我們這些老人看著。”
“為什么不讓他們回來照料田地呢?按理說這些青壯年更適合照看田地才是。”
“唉。”得福嘆了一口氣,“我何嘗不想啊。在村子里總比在京中受人白眼強。在京中做苦力,做小廝,雖然辛苦了點,但起碼還多一份錢。平日里能貼補家用,到了交糧的日子,還能拿錢去換糧食回來交。”
“我聽小牛說,內務府讓你們每年交三百石糧食?”
得福點點頭,“公子有所不知,從前我們都是按著東楚的律法交的糧食。每家每戶每年交一百石糧食,如果這一年收成不好,只用交八十石。要是遇上大水大旱的,交五十石就足夠了。可自從十年前,新換了一個內務府總管后,無論這一年是豐年還是災年,我們都要交夠三百石的糧食,要不然,他們就不會放過我們。被打都算他們那一日心情不錯,和小牛同輩的水牛被他們賣去黑礦,挖礦被壓死了,連個賠償都沒有,甚至家里都不知道。要不是那一日有個借宿的客人說起此事,只怕我們現在都還被埋在鼓里呢。”
提及此事,似乎是提到老人家的傷心事,不由得哭了起來。
“那老人家可知為何內務府換了總管后每年就要交三倍的糧食。”
“我怎么知道。只知道這內務府的總管和宮里的最大的娘娘關系匪淺,聽說是娘娘的什么親戚。我們也不敢多問,這可是貴人,我們怎么得罪得起。他們若是想要我們的命,不過一句話的事。所以,這么些年來,我們只能忍著,自己找出路。幸好那些人平日里也不管我們,這才讓村子里適合的青壯年去京中謀份差事。在大戶人家做個小廝,賣賣力氣,這樣才不至于被那些人弄死。”
聽完老者的話,諸人都沉默了。
內務府的人領了柳家的命籌措糧食,為了不被發現,所有的糧食都從皇莊里抽調。為了保證每年進貢到宮里的數量,內務府私自抬高了每個莊子里每一戶的產糧。
為了這些產糧,也為了能多活幾天,這些村民們只能忍氣吞聲,受盡內務府的脾氣。
葉淺嘆了一口氣,心說這內務府為了柳家當真是豁的出去。此事不被發現還好,一旦傳到陛下耳里,只怕整個內務府都玩完。
“公子,小姐,老朽看出你們必定不是普通人。老朽求求您了,救救村子里的人吧。我這把老骨頭是活過了,見過好日子,也見過苦日子,死就死了。可是這些晚輩后生還沒活夠啊,尤其在小牛這樣大的孩子,他們還沒過過好日子呢。從一出生開始,過的就是這種豬狗不如的日子。公子,小姐,這里有一封村子里的人拜托一名寫書信的先生幫我們寫的訴狀,大家都按了手印,還望公子代我們傳達給陛下。只是可惜……”
蘇瑾瑜為難地看著手中的信,信沒什么問題,只是很明顯信里提到的內容與這里的情況出入實在是太大了些。
“老人家,不是我不愿幫你們,而是這封奏折實在是無法上交給陛下。不如,我們幫你們重新寫一封,你們再按個手印如何?”
“只要公子愿意幫我們,我們什么都愿意幫公子。”
“那麻煩找齊筆墨紙宣來。”王錦謙看向得福,“老人家,你若是信我,這份奏章我來寫。保證陛下會注意到此事。”
“如此,有勞公子了。”
蘇瑾瑜看了一眼王錦謙,他覺得事情沒這么簡單。王錦謙這只老狐貍,指不定一會兒要在奏章里提到什么有的沒的的事情。
王錦謙回了一個眼神給蘇瑾瑜,示意蘇瑾瑜稍安勿躁,一會兒他就知道了。
跑遍整個村子才找來這文房四寶,王錦謙見沒有適合的桌子,索性將紙鋪在桌上,準備開始寫奏章。
這桌子有點歪斜,吃飯時還不顯,如今要寫點什么,桌子自然是有些傾斜的。
這桌子著實不適合寫奏章,村民們送來的宣紙也只有三章,沒辦法,他不能浪費。只能硬著頭皮寫,等明日回了家里,再重新寫過一遍。
“公子是覺得這桌子不好用是嗎?院子里還有一張石桌,是我爹做給我和我娘的。那桌子穩得很,不會晃。”
小牛看出了王錦謙在別扭什么,索性提議讓王錦謙到院子里寫。
只是今晚月色雖好,但在外面寫奏章還是有點費眼睛,便開口婉拒了。
“公子是不是擔心外面太黑了,您寫不好。”
雖然不太想承認,但王錦謙還是十分乖巧地點了點頭。
“公子,家中的油燈我可以拿去給公子照明。只是家中只有一盞,只能先委屈公子將就一下。”
小牛有些不好意思,揉著腦袋,看著泥板一樣的地面,不再說話。
“無妨,有個亮的東西就夠了。”王錦謙沒有注意到,好幾個村民就在剛才他猶豫外面太黑寫不了奏章時便飛奔回了家,如今跑了回來。
“公子,我們這里還有油燈,您盡管寫。”
看著村民眼里的光和希望,王錦謙也不再推遲,拿了放在桌上的筆墨紙硯便往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