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至少盯著手機屏幕這個寫作空白的頁面有半個小時以上,整個過程大腦一片空白,沒能寫下任何的文字。空白是這個時刻的最真實的體驗,其實也不算完全是空白的,只是抓不住大腦的飛快翻滾的思緒,而導致自己感性狀態下的無法從一個更為合適的狀態寫作。
我現在在翔鷺酒店一樓的中庭,這邊中庭的綠化做得不錯,隔幾步路就有一個綠植的盆栽,整個中庭綠意盎然,里面空調正好,不冷不熱,面對著B區,在A區與B區的中間有個人工搭的舞臺。整個翔鷺酒店一二樓是商場,3樓以上共有八層酒店房間。沒法知道有幾間房間,但是可以數沒層有幾個窗戶。正前方的A區至B區一層有26個窗戶,最邊緣的兩端各一個比較小的窗戶,大約是中間位置的一半。右邊F區一層有10個窗戶。A區、B區與C區、D區對稱,E區與F區對稱,形成一個大的長方體的樣子。
本來在這里是來遛娃的,結果娃與同學隨意玩耍不知去哪個位置,我就一個人呆坐在椅子上。孩子媽媽與同學媽媽在A區附近的位置沙發椅子上坐著聊天。
我盤膝而坐在長條椅子上,兩側各有一個放行柜子各放一盆綠植,中間是鏤空的由條形的八根木頭留有空格的與兩邊的方形格子拼接一起成為一個長方形椅子。放下一只腳在地上,另一只彎曲的貼著自己的胸前放在椅子上,左手夾著膝關節位置手捧著手機,右手肘關節倚著木箱子的上方邊緣,與左手一起共同握著手機,盯著手機的屏幕左右兩邊的手在輸入現在所寫的文字。右邊的手臂與綠植的葉子接觸,癢癢的感覺。
內心其實沒有空閑著,一直在思索著關于離開的話題,關于離別的場景,關于離別的各種告別的話語,然后我知道最后啥也想象不出來,啥也思索不了,因為怎么樣都不一定是對的,只能根據具體的情形而有所調整。
但是內心的感傷是真的,畢竟離別之后下一次可能再相聚的機會基本上就等于是沒有了。所以不知道是內心深處的感觸讓自己感到不舍或者感到悲傷,還是真的自己就是如此的多愁善感的人,一直就會感到不舍與悲傷!
未來真的不知道會以什么樣的形式往下過著怎么樣的人生,我一般是不會擔憂未來的,我是那種能夠適應現實的人,只是自己的個性相對比較被動,總是被動的選擇,被動的應對,被動的去認知一些人情世故上的東西,我自己能主動的就是自己的沖動,然而慢慢的我就失去了沖動的能力,不是沒有沖動的勇氣,而是不知道為了什么去沖動,為了什么樣的人,什么樣的事沖動的行為舉止!
慢慢的理性會更加多的存續在自己的大腦里,也許以后的自己就會完全失去了關于自己的感性的一切熱愛與沖勁,不再那么容易感到內心的熱烈的跳動的心,不再有那么直接的熱烈的情緒與情感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