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6章 全國統考的壓力

讀大學前一直生活在偏遠小鎮中的唐伯強和司徒兄做夢也想不到,有朝一日他們能夠在省城這樣著名的大城市里逛著名的年夜花市,那是上大學前連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由于對這名聲在外的花市抱有很高的期望。他們倆便奮力在人群中穿梭,兩雙眼睛四處張望,想看看這傳說中仙境似的花市是何等模樣。當他們沿著東川路花街走了一趟,感覺這花市不過就是花農們將平時種養好的花集中在除夕夜擺賣而已。來逛花街的人中,大多是省城的居民,他們想體驗那種氣氛和傳承。對于唐伯強他們而言,省城人的這種春節習俗根本就沒有滲入到這對窮孩子心中。

要命的是,室外的氣溫并不因為這人流涌動而變得暖和些。相反,這溫度遠比在宿舍圍在電爐旁要低很多,并且他們都真切感覺到這氣溫還在繼續下降,從他們倆牙齒碰撞的頻率便可見一斑。此時此刻,取暖變得比什么都重要且迫切,唐伯強和司徒兄再也顧不了這么多,兩個人一溜煙沖出人流往宿舍跑。回到宿舍,插上電爐,絲絲的暖意才慢慢從發熱的電爐溫暖到他們全身。

盡管外面鞭炮聲陣陣,但想到外面的冷,他們都不敢再冒險外出了。他們也不想早早上床躲在被窩里躺著過一個除夕夜,于是便索性坐在電爐旁聊了起來。

想著幾個月后他們便要畢業離校,5年前來校時被年級主任戲稱為“帶過的年齡最小的學生”的同學們從此將分赴祖國東南西北,他們的話題很自然聊到了畢業以及畢業后選擇的專業和就業的地點來。

按照當年的畢業分配原則,司徒兄是肯定要回家鄉工作的。在與司徒兄幾次的聊天中,知道家鄉終將不是他的久留之地。看到領改革開放之風的廣東的發展勢頭,他一定會再度回來省城的。與司徒兄幾年的相處,唐伯強深知他悟性極高,定力很強,決定學什么東西就定能成功。他那令唐伯強欽羨不已的飄逸靚麗的字,信手拈來卻栩栩如生的素描,無一不是他自學的結晶。

司徒兄是知道唐伯強的志向的,重提當年在新橋一起實習的往事,他忍不住又開始勸唐伯強:“你為什么不選擇做外科醫生?我一直認為你天生就是一個做外科醫生的料,手指細長靈活,反應敏捷,不做外科醫生太可惜了。不做外科醫生也罷,還偏偏選一個我們大家都不喜歡的專業。神經內科有什么好搞的?除了診斷,還能做什么?不就是“三素加尿布”嗎!而且你選擇了神經內科,就意味著你選擇就業的地點受到了極大的限制。你也知道了,今年我們醫學院所有附屬醫院的神經內科都不留人,這樣一來,在你面前可以選擇的地方不多了。”司徒兄一直以兄長般對待唐伯強,為了唐伯強的將來,司徒兄近乎固執地反復勸說唐伯強從事他認為最好的專業,到他認為理想的地方工作。因為當時只有大型的醫院才設有獨立的神經內科,而象他們這樣低微到塵埃里的人而言,可以選擇的地方確實少得可憐。

其實,在參加臨床實習后,唐伯強的內心曾經對外科有過絲絲的心動。特別是在新橋市人民醫院內科實習時,跟著朱老師參加的第一個值班所發生的一件事,差點讓唐伯強棄神經內科而奔外科去了。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那是唐伯強到新橋市人民醫院參值的第一個夜班,當天晚上,一個病人病情突然加重,值班護士和后來趕來的護士長都沒法建立起靜脈通道,沒有靜脈通道,意味著所有藥物和液體都無法進入到病人體內,對于病人的搶救是十分不利的。

朱老師當機立斷,說了聲:“做靜脈切開!”

唐伯強聽后二話沒說,從病歷車上拿起會診單寫了起來,朱老師見狀便問:“小唐,你干什么?”

“寫會診單請外科來幫我們做靜脈切開啊。”唐伯強答道。

“行了行了,等他們來,我們早就處理好了,我們自己做。”朱老師輕松卻堅定地說。

說話間,值班護士已經將靜脈切開包拿來并做好了前期的準備。唐伯強連忙退后一步。朱老師見狀便說:“你退什么呀,你來做!”

“啊?我做?我沒做過呀,這個位置太危險了!”唐伯強吃驚地說。

“怕什么怕,我又不是讓你在腹股溝動刀。我是讓你做小隱靜脈切開,既安全又快捷,你知道小隱靜脈在哪吧?”朱老師一邊鼓勵一邊問道。

“當然知道!”得益于扎實的解剖基礎,唐伯強馬上將小隱靜脈的位置用簡短的語言說了出來。

“好,很好!去吧,你做,我看。”朱老師以一種簡單到不能再簡單的、不容置疑的口氣命令道。

唐伯強眼見無路可退,只好硬著頭皮干了起來。他一邊利索地做術前的消毒準備,腦里一邊飛快地回憶以前所學過的、見過的關于靜脈切開的知識,思路很快理順了。理順了思路,唐伯強的動作也變得流暢快捷起來。

在值班護士的協助下,在朱老師的助陣下,唐伯強消毒切開部位、戴手套、鋪巾、局麻、切開、分離小隱靜脈、遠端結扎、近端切開、放置輸液管、固定、縫皮……唐伯強一聲不吭地將所有動作一氣呵成做完。看著液體順利進入病人體內,唐伯強剎那間充滿了成就感,朱老師臉上也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后來回到校本部實習,唐伯強對于外科手術的手感依然很好。特別是婦產科王老師對他的欣賞和肯定確實令他有過小小的心動,但唐伯強最后還是堅持選擇神經內科。他血液內流淌的那種對于嚴謹的邏輯思維的喜歡還是占了上風,他知道自己的內心想要什么,他不能違背自己的意愿,因為一旦選定科目,將是終身的事業。

盡管唐伯強很敬重司徒兄,但唐伯強還是一再以他的固執和堅持來回應司徒兄的好意。“我一直喜歡神經內科,喜歡它在診斷中所需要的嚴謹的邏輯思維和推理,喜歡這種有著太多未知的謎團的挑戰性。”司徒兄當然深知唐伯強的個性,見他如此堅持,也不再說什么了。

1984年的除夕之夜,兩個快要畢業的醫學生的一番徹夜長談,預示著兩個人的人生之路將出現截然不同的走向。

高考恢復之時,正是國家處于百廢待興、舉步維艱之際。要改革,要發展,就必須要有足夠的人才。國家的決策者們深刻意識到這一點,所以,國家對所有大學學子采取“低保障,廣覆蓋”的政策,國家在十分窘迫的財政中撥出專款補貼給在校的大學生,讓每一位考上大學的學生都能安心地學習。教育部也緊密配合國家的發展所需,制定出一系列旨在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能夠成為真正國家需要的人才的政策。

從77級開始,國家衛生部規定部屬13所重點醫學院校的學生都必須進行全國統一命題的畢業考試。

77級和78級參加全國統考的學生的成績并不理想,華夏醫學院的名詞僅排在13所院校中的中上游。以華夏醫學院的師資力量和生源水平,學院的領導認為沒有考出真正的成績。所以,學院的領導們將“翻身”的希望放在79級的學生身上。到了實習的后期,大部分非重點專科的實習時間被大幅壓縮甚至取消。1984年5月,臨床實習提前結束,全部學生轉入復習狀態。

由于79級全體學生的歸來,學校本就緊張的課室再度變得更緊張起來。對于79級的學生而言,早出晚歸是不二之選。他們大部分時間都呆在課室里,復習4年多來學習過的所有的醫學基礎及臨床知識。他們不停地看書,還要抽出不少時間來學習學校免費發給同學們的各種復習資料、模擬試題,這期間還頻繁穿插著學校不定期進行的模擬考試,每次模擬考試都進行排名并將名次公布在宿舍的公告欄里,這對所有同學而言,不能不說是一個不小的刺激,以這群自視甚高的“天之驕子”的脾性,誰愿意每次都墊底?

除了公布排名,學院還放了大招,統考成績前十名都可以留在附屬醫院或者留在醫學院,前三名可以任選科室。這樣的大招對學生的刺激更大了,每一個覺得有希望的同學都在拼盡全力為統考而復習。

5月后的省城,春天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夏天也悄然來臨。人頭擁擠的課室,僅靠幾臺吊扇的轉動很難消除這無孔不入的“暑氣”。于是,很多同學便會在課室看一段時間書后離開座位,到課室外的樹蔭下或者某個風口處歇息放松一會。

經過近一年的同組實習,唐伯強、廖燕涵和楊瓏玥已經成為穩固的“鐵三角”了。在課室緊張的復習階段,他們互相幫助占領課室里的座位,一起復習,一起探討遇到的各種問題,累了困了的時候,也一起在校園里散步聊天以放松繃緊的神經。當然,自從進入復習階段,司徒兄也加入了他們的隊伍,一起復習的好處是互相幫助,互相借鑒和學習。這樣一來,學校組織的任何一次模擬考試,除了楊瓏玥和廖燕涵繼續“一騎絕塵”外,唐伯強和司徒兄的成績也大大提高,一直能保持在年級的前60名以內。別小看這60名以內,學校每次都會對模擬考試60名以內的同學進行獎勵。雖然獎品只是象征性的一本或者一套學校自產自銷的“自編教材”,但這也是對他們努力學習的一種肯定,那幾本厚厚的油印本的教材被唐伯強一直保存到畢業后二十多年才在某次搬家中丟棄。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贡嘎县| 灯塔市| 黄山市| 隆林| 宁阳县| 锦屏县| 道真| 溧阳市| 南城县| 舒城县| 黄浦区| 凤阳县| 喀喇沁旗| 咸阳市| 林周县| 宜宾市| 神木县| 日喀则市| 抚远县| 肃宁县| 武清区| 肃北| 克拉玛依市| 汪清县| 安平县| 榕江县| 泰顺县| 女性| 乐山市| 霸州市| 定陶县| 孟连| 西华县| 咸阳市| 左贡县| 阳城县| 武义县| 冷水江市| 星座| 象山县| 陆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