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教育:技術應用
- 高萬林
- 679字
- 2020-10-30 15:09:42
1.5 小結
在正規的學校教育中,信息化使以教師為中心、面對面、以黑板和粉筆為媒介的傳統教學模式受到了強大的沖擊。多媒體、網絡等信息化技術手段的應用不僅使課堂教學更加生動、新穎、有效,也帶來了教學的新模式和新理念,使得教育從內容和形式上都在發生巨大的變化。在“互聯網+”的沖擊下,教師和學生的界限逐漸交叉。在傳統的教育生態中,教師、教材是知識的權威來源,學生是知識的接受者,教師因其擁有知識量的優勢而獲得課堂控制權。但在“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的“互聯網+”時代,學生獲取知識已變得非??旖?,師生間知識量的天平并不必然偏向教師。此時,教師必須調整自身定位,讓自己成為學生的學習伙伴和引導者。在“互聯網+”的沖擊下,教育組織和非教育組織的界限也已經模糊不清,甚至有可能徹底消失。社會教育機構的靈活性正對學校教育機構發起強有力的沖擊。育人單位和用人單位也不再分工明確,而是逐漸組成教育共同體,共同促進教育協同進步。
互聯網+教育的時代已經到來。在這個新的時代,如何快速調整自己、挑戰自我、迎接學習、贏得人生,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面對的問題。當前各類網絡直播課堂層出不窮,依托網絡環境,此類直播平臺可以實現教師資源和學生資源的無縫對接。任何人都可以通過這類平臺自行創建課程當老師,自行規定時間,自行展示課程特色吸引學生,把教學心得知識傳播給更多的人;任何人也可以發現課程當學生,根據自己的需求和興趣自由選擇課程,與名師交流,取長補短。數據統計顯示,學生在網絡直播平臺上聽課具有更高的參與度與活躍度,以及較小的壓力感,從而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當今社會應該成為學習型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