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不能愛,只能棄
- 丫鬟皇后
- 嗜水飄香
- 2363字
- 2020-10-24 03:02:44
既然打定了離開的主意,林夕顏就開始著手安排起來。寧景新是必定跟自己走的,至于衛(wèi)青和娘親,雖然舍不得,但也不能讓他們跟著她再過飄泊不定的日子,就讓衛(wèi)青按照他本該有的命運一路走下去吧。
和寧景新說了出走計劃,他當然沒有別的選擇,只能是林夕顏去哪他就去哪。只是忍不住抱怨林夕顏,別人當“二奶”都是想方設(shè)法的“轉(zhuǎn)正”,她當“二奶”倒是想方設(shè)法的逃跑,太沒志氣。
林夕顏才不理他發(fā)神經(jīng),萬般不舍的辭別了娘親,最后才來找衛(wèi)青。衛(wèi)青也對林夕顏的突然出走十分不解,勸說無果后,表示要和她一起上路,好保護她的安全。林夕顏堅決不允,只說讓他好好照顧母親,替她盡孝,就是對她最大的幫助了。
林夕顏對誰都沒有說出劉徹的身份,只是給衛(wèi)青留下一個荷包,里面是她剪下的一縷頭發(fā)和她平時最愛戴的一只銀簪。林夕顏交代衛(wèi)青,等到劉公子來時,把這個交給他,就說夕顏和他有緣無份,請他不要再來找她了。
這整個計劃了最難的一環(huán)其實是說服董仲舒帶她一起走,因為他是知道她身份的,不知道他會不會冒著得罪當朝皇太子的風險,裹挾她離開長安。
林夕顏懷揣著一顆忐忑的心,開誠布公的和董仲舒說了自己的想法,并請他務(wù)必帶上她和寧景新一起離開。
董仲舒略略考慮了一下,就果斷的同意了。
林夕顏沒想到他會這么容易就答應(yīng),百思不得其解,索性直接問出了自己的疑問。
董仲舒的理由也是非常的簡單。帝王之愛不可能長久,像林夕顏這樣的出色女子,圈養(yǎng)深宮委實可惜,不如和他同行去暢游天下。
第二天,林夕顏和寧景新就混在董仲舒的車隊中離開了長安城,一路向西,經(jīng)過大散關(guān),轉(zhuǎn)而向南,去往成都。
這次去往巴蜀,目的只為游歷,順便拜訪幾位董仲舒的同窗好友。所以并不急著趕路,一路游山玩水,只要趕在大雪封山前穿過秦嶺就行了。
林夕顏整天守著一個大大的大學問家,卻仍是大字不識的文盲,自己想著都覺得極度浪費,于是就拜托董仲舒教她識字。
董仲舒沒想到這個出口成章、滿腹學問的女子竟然不識字,可是看林夕顏一副羞愧的樣子又不像是作假,忍不住詢問起緣由來。
林夕顏只能含含糊糊的說自己的父親是個有學問的,她懂的那些都是聽父親說的,但父親一直身體不好,又去世的早,所以她沒學過寫字。
董仲舒很是贊嘆了一番林夕顏的父親,恨不得追到地下去請教學問。這個一心向?qū)W的學究,自此就十分負責的擔任起了林夕顏的識字老師。
見寧景新一副沒心沒肺的樣子,林夕顏也把他硬拉著一起學認字。他雖然是個大夫,可是他寫的藥方根本沒人認識,這還算是哪門子大夫,既然有學小篆的好機會,當然要一起學。
林夕顏很想找事情給自己做,因為靜下心來的時候,她就會想起劉徹。如果那時她會寫字,就不用只拿頭發(fā)和發(fā)簪跟劉徹打啞謎了。也不知道他到底明白她的意思了嗎?想到劉徹,林夕顏的心里一痛,不知道他可有找她。
于是,林夕顏在趕路之余,每天就有了一件必不可少的事,那就是寫字。這個時代雖然有了毛筆,但還沒有發(fā)明紙,都是把字寫在竹簡上。竹簡是很奢侈的東西,林夕顏當然不會在那上面練字,她都是在沙盤上寫字,寫完一個抹平再寫。雖然沒有《英雄》上梁朝偉用的那個那么精致,但用法倒是一樣的。
這一路緩緩行來,不知不覺就到了天府之國的四川。在現(xiàn)代時,林夕顏最愛吃四川的火鍋和麻辣燙,對川菜也是贊不絕口。可惜,現(xiàn)在是公元前一百多年,根本就沒有辣椒,可憐林夕顏身在成都卻無緣川味兒。
到了成都城,一行人先在客棧簡單休息了一晚。第二天董仲舒就去拜訪了他的老朋友,在朋友的熱情挽留下,決定在成都多住一些時候。然后一行人又搬進了董仲舒朋友的別院,這才算是徹底安頓了下來。
經(jīng)過了這么久的長途跋涉,林夕顏也著實疲倦的很,好不容易有一個地方可以好好的休息休息,她當然是求之不得。
這段時間寫字學的也很快,林夕顏用她比畫符還難看的字給衛(wèi)青和公孫敖各寫了一封信。給衛(wèi)青寫的是一封報平安的家書,而給公孫敖的信,則是拜托他幫忙照顧衛(wèi)青母子。畢竟自己離開后,在平陽侯府衛(wèi)青只是個下人,難保不會有人欺負他們,有個貴族朋友關(guān)照,多少能好些。
這時的成都還沒有現(xiàn)在的那些著名景點,什么青羊?qū)m,武侯祠,杜甫草堂,什么都沒有。但是自古成都平原都是氣候宜人,風景秀麗的,現(xiàn)在雖然還是在冬天,但成都卻比長安溫暖多了。
把成都城逛了個遍以后,林夕顏就開始窩在家里寫字看書,雙耳不聞窗外事,每天過著清心寡欲的生活。
董仲舒的名人效應(yīng)果然非同一般,自從來到成都,就陸續(xù)開始有人請他赴宴講學。這一番折騰下來,朋友是越來越多,應(yīng)酬也是越來越多。
一段時間下來,董仲舒是煩不勝煩。見林夕顏在家里享受著喧鬧中的寧靜,董仲舒也開始裝病躲在了林夕顏這里。
兩個人天氣好時,就在院子里喝喝茶聊聊天;天氣不好時,就在房間里寫寫字看看書。生活終于恢復(fù)了平靜。
和董仲舒一番交往,林夕顏發(fā)現(xiàn)他已經(jīng)厭倦了朝堂上的爾虞我詐、權(quán)力傾軋。可是就林夕顏知道的歷史,董仲舒還根本沒到他一鳴驚人的時候。如果他繼續(xù)抱著鬧市歸隱的想法,那這將來的“天人三策”,不會就無疾而終了吧。
就像衛(wèi)青的出現(xiàn)一樣,既然讓她碰上了這出軌的歷史,那她說什么也要把它引回正軌。林夕顏始終害怕歷史脫軌造成后世的混亂,那她的親人,她的家就都將毀滅,甚至連她自己都會消失的。
林夕顏知道想要勸已經(jīng)決定歸隱山林的董仲舒不容易,不如走曲線救國的路,先勸他留在成都,開辦學校,廣收學生,然后再慢慢給他參透復(fù)出的必要性。
其實董仲舒只是對朝廷淡薄儒學,只好黃老很是失望,對他所學的學問還是很自負的。一聽林夕顏建議在成都開辦私塾,就暗暗有些心動。
再去赴宴時,董仲舒把這個想法隱晦的提了提,沒想到被成都的士紳極力響應(yīng),紛紛表示要送子弟就學。這更是給了董仲舒信心,決心在這里把他所學的儒家經(jīng)典好好發(fā)揚光大。
萬事開頭難,既然決定了開辦私塾,董仲舒和林夕顏就開始著手操辦起來。先是租了庭院,前院作為學堂,后院居住。然后就是招徠學生,交好官府,一切按部就班的準備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