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洛陽神童
- 三國之錦繡山河
- 孤飛客
- 2501字
- 2020-10-24 01:14:37
“要不老爺上書陛下請求外任,也好躲開洛陽這個是非之地!”劉母在一旁出主意道。
“吾在等些時日,如果朝堂還是如此這般,那吾便請求外任!”聽到劉母的的主意,劉焉眼前一亮,略微考慮了一下道。
就在此時門外傳來一聲清脆的童聲:“母親,我能看看弟弟嗎?”
劉母看劉璋已經吃完奶,將衣服整理整潔對門外道:“帽兒,進來吧!”
“謝母親!”此時一個大約六七歲的孩童走進內室,先對著劉焉和劉母行禮:“拜見父親、母親大人!”然后看到劉母懷里的劉璋,一臉童真的問道:“這就是弟弟,長得好丑哦!”
什么!居然說小爺丑,這可戳到劉璋劉大公子的痛處了,頓時想要伸出小腿狠狠的踹在他這個便宜哥哥的臉上!可劉大公子一伸腿才知道身體小的悲劇,特么連被褥都伸不出去,看來只能他現在的專屬特技了,劉大公子醞釀了一下情緒,伸開腿,扎進被子,擺好姿勢張開嘴。
“哇哇哇”一陣哀嚎,真是見者流淚,聞者傷心!
果然效果十分相當不錯,劉母立刻對著劉瑁訓斥道:“汝怎可如此言汝之胞弟!”在東漢,人們對相貌十分看重,相貌非凡者上位幾率要遠大于相貌丑陋者!君不見,大才張松,龐士元皆因相貌丑陋不被人重視!
聽到母親大聲呵斥心理素質級差的劉瑁趕緊跪下哭泣道:“母親息怒,吾錯了!”
反倒是劉焉更明事理,將劉瑁拉起來道:“帽兒,孩童生下來皆如此,切勿惡言與璋兒!”
“孩兒謹記!”劉瑁哭哭啼啼的站起來,對劉母道:“孩兒先行告退了!”
看著仍然流著眼淚出去的劉瑁,劉璋不由想起那個歷史記載中死的極為悲催的平寇將軍了,建安一十三年,曹操攻打荊州屯兵襄陽,劉瑁派遣使者致敬,曹操也禮尚往來給劉瑁一個平寇將軍的虛職,劉瑁居然因為這個平寇將軍的職位狂疾過世,這得多么差的心理素質才能狂疾過世啊!原本劉璋看史書時不相信,可是看到劉瑁的表現似乎還真有可能!
“不行,以后一定的好好鍛煉一下他這個一奶同胞的哥哥!”劉大公子心中暗想道。
、、、、、、
“吼~~~”漆黑的夜色中,一聲聲虎嘯引得周圍的動物真真發抖,一只數丈長的白額大蟲在吃飽喝足后慢悠悠的巡視著它的領地,猛然它看到前方居然因為又兩個人在黑暗中下棋,可它從未記得自己領地中還有還有棋盤,不過他可顧不得這么多了,它已經很久沒有吃過人肉了,這種滋味還真令人懷念!
“吼~~~”白額大蟲大吼一聲,完全不考慮捕獵技巧這種東西,在它的記憶中人類完全是頭腦發達四肢簡單的生物,它只要出現就能嚇死他們,都省的捕獵的過程了!它看準其中一人一個猛撲沖上去,可那兩人直到現在都沒有動一動,難道是嚇傻了?
一定是這樣,它心中此時不免有些得意,今天又白的兩份獵物!
然而就在它即將撲到那人身上時,那人才慢悠悠的取出一個鞭子似的東西,對著它輕輕一揮,“啪”的一聲在寂靜的夜里顯得格外清明!
“就這么個鞭子難道還能對付的了他嗎?”白額大蟲心中嗤笑一聲,這個人類太天真了,可它為什么突然感到身體的感覺有些不對啊,怎么身體越來越遲緩,意識也越來越模糊了呢?然而它還沒理出頭緒,一股酥麻感席卷全身,簡直比XXOO還爽,然后它就再也沒有然后了!
“玉真老兒,你又造殺孽?還是用我的浮塵!”與殺白額大蟲之人對面的老者一邊落下棋子,一邊抱怨!
“以殺止殺,以戈止戈,如果今日我不殺它,明日它就會殺人!”那被稱作玉真老兒的老者神情淡然道:“于吉老兒,如汝那樣將《太平清領書》傳世救人又能就幾人?而且吾觀那張角三兄弟有虎狼之心,恐怕是顛覆漢室的一大罪人!”
如果讓劉大公子聽到這兩位老者的話一定會驚掉大牙,玉真老兒豈不是傳說中童淵的師傅,趙子龍的師祖玉真子。而那于吉老兒光聽名字就知道傳授張角《太平經》的仙師于吉,不過聽玉真子的話《太平經》的全名似乎叫做《太平清領書》!
“能救幾人算幾人吧!”于吉似乎也事不可為,無奈的感嘆道,“何必管明日之事,吾今日只需下好這一盤即可!”
說完,于吉將一枚棋子下到一個極為巧妙之處,令玉真子略微顰眉!
玉真子思考半響,在于吉的催出中剛欲落子,突然周圍一陣微風襲來,玉真子鬼使神差的望向虛空,一顆星星突然光芒大作,甚至光芒直逼紫薇帝星。玉真子心中大駭,趕緊掐指一算,心中頓時掀起驚濤駭浪!而后這顆星星漸漸隱去光芒!
“如何?”于吉也看到這顆星星異常,只是他不擅推演,不過即使不善推演,也看出了此星異常!
“哈哈”玉真子大笑一聲,對著于吉道:“帝星終現,這亂世將早結束幾十年!”
“帝星?不是那劉玄德嗎?怎么又出現一顆?”于吉不解問道,數年前玉真子曾推演一次,稱帝者當幽州涿郡劉備劉玄德!連曹操也只是將星而已!
“劉備,他終究只能割據一方的偽帝而已,而這顆確實真正的帝星,將來必定一統天下!”玉真子又看了一眼隱去光芒的那個真正的帝星,放下棋子道:“此人難能可貴的是此人懂得何時張揚何時隱忍,將尺度把握的極為巧妙,但他似乎對稱帝還有些搖擺不定!只是這亂世必定將他推上那條路!”
“還有對做帝王不感興趣的?”于吉好奇的問道!
“天下之大無奇不有,連汝這等送死之人都有,怎么會沒有不欲稱帝之人!”玉真子對于吉笑問道,他曾經為為于吉推演一番,說他必死于江東孫堅之手,可他仍然不肯改變行程!
“吾命中該死于孫堅之手,怎可逆天而行!”
“唉,汝太過執著,該放下便應放下!”
“如何能放下?”
“呵呵”玉真子苦笑一聲,抓起一顆棋子落入盤中說道:“今日便是吾與汝最后一盤棋了!”
“為何?”于吉抓著棋子問道。
“此人命中有一劫,吾去救他一命!”玉真子繼續落子!
“天命不可違,如若你將他的劫難皆讓他知道,那他必定會再生一劫!”于吉不滿道。
“我此去并非讓他了解劫難,只欲傳授他武藝!”玉真子再落一子。
“隨你吧!”于吉不在反對。
、、、、、、
洛陽
宗正劉焉這三年過的十分娛悅,既不是升官了,也不是發財了,而且還往外倒貼了近十萬石的糧食,只因他家出了個洛陽神童,半歲能言,一歲識字,從那以后每日泡在書閣中研究史書典籍,三歲時作詩一首《雁門》,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一詩天下驚,被譽為洛陽神童,最后一句“提攜玉龍為君死”更是被當朝陛下在朝堂上當眾贊揚,賜予奉車都尉的爵位,這可是軼比兩千石的光祿勛,讓劉焉劉大人意氣風發,頓時年輕了十幾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