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有時候覺得自己是個愛笑的孩子。
因為,她遇到開心的事情也會開懷大笑。
但是,她只是遇到好笑的事情才會笑。
她有時候覺得自己是能理解朋友的知己。
因為,她的朋友都喜歡和她說些秘密,說些心里話,她的朋友閨蜜們知道,她不會把秘密隨意的告訴別人。
但是,有時候她真的好羨慕朋友,她覺得自己并不是朋友閨蜜她們最好的朋友閨蜜。
就像我把你當成最好的朋友,而你最好的朋友不是我一樣。
而且,她明白自己的理解,或許是小說看多了的緣故,小說里描述了好多人的人生,那些人生總會告訴你一些道理。
就像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一般。
這句話不是空洞的擺在這里,而是你看到小說里其他人的人生,而能立刻出現在腦中這句話的具體。
她有時候覺得自己是一個愛哭的孩子。
因為,她不善言辭,被父母或其他人誤會時,她會因為解釋而想要哭泣,覺得受了委屈。
等這件事情過去后,她就覺得當時的自己很矯情。
但是,那些事情當時真的是觸動了她內心的敏感啊。
她有時候覺得自己是一個無知的人。
因為,她對于身邊好多人的事情都不清楚,從來不會主動的去關心。
就像父母離異這件事情,她只是默默的接受,然后縮回自己的“殼”里,似乎不想受到傷害。
就像她一個朋友,她以為看起來開朗活潑的朋友,內心卻滿是傷痕。
這是她根本想不到的事情。
但是,她也曾想要靠近她們,也為此付出過行動。
只是剛剛鼓起的勇氣,卻因為一個小舉動而熄滅。
她有時候覺得自己是一個冷血的人。
因為,她對于什么事情都漠不關心,只在乎自己。
但是,她也曾想過改變。
她一直覺得自己是一個懶惰的人。
因為,她有時候懶得自己都嫌棄。
但是,她有時候卻也勤奮得不像自己,單看她對什么事情。
她有時候覺得世界很美好,也認為社會不會太復雜。
可是,她有一天才發現,世界不會像小說世界一般美好,也會有小說世界的那般復雜,只是沒有了主角。
我們常常說我們是自己人生的主角,可是她認為也有一些人只是配角什么的。
我們可以主宰自己的人生,但卻不會輕易的踏出去。
或許只有踏出去的人,才會成為自己的主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