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11. 強烈的危機
- 非人邀請
- 跳躍的歌謠
- 2124字
- 2020-11-18 16:54:13
冷飲店改成的“賣糕的店”西面,張三記不得原來是賣什么的。伙計認得他和小姜,看到他們過來,別過頭去,不再吆喝。
張三湊上前,同款海報上寫著“清親糕”,前面還有兩個小字——“有機”。
“接著喊!剛才不是很帶勁?!”張三恨恨地問:“短斤缺兩啦?怎么把‘新’字的‘斤’丟了。還‘有機’呢?有雞屎差不多!”
伙計回過頭看了張三一眼,似乎被張三的奚落刺激,不甘示弱,張嘴就吆喝。也不知哪里的方言普通話,那句“清親糕”,愣是被他喊出了清新糕的口音。
張三瞪一下,伙計喊一嗓子;瞪一眼,回你嘹亮的一嗓子……他娘的,居然來勁了。
張三向店內張望,只有一位收錢的姑娘,低著頭,也看不出什么表情。
有幾位顧客跟過來看熱鬧,嘻嘻哈哈拍了幾張照后,居然去展示柜詢問糕點。
烏龜王八的,變成做廣告了。張三接著走。緊挨著的那家繼續大聲吆喝,根本不理正主過來。
“狗蛋的,居然叫‘清親斤糕’,漢字的運用,在冒牌貨這里得到了另類發揚。”張三低罵一句,要走到街對面看看。這批貨色,到底能把“清新糕”這三個字,玩出多少花樣?
“老板,原料運來了。”小姜輕輕拉住他的袖子。
“呃……”張三往回走,看來只有押運車的押送環節,冒牌店承擔不起。
自己這家網紅店的氣勢,居然淪落到要靠押運車來撐場。
小何在制作糕點,小姜弱弱地喊著賣:“這里才是正宗的清新糕,金雞科技獨家代理……”細細的聲線,透著一股不甘與執著。
張三的心里特別不是滋味。原來小姜講最多的是勸顧客耐心等待,現在竟然也要開口吆喝。
門口隊伍一直保持在十多人,張三曾勸阻小姜:咱們是正品,不需理會。但小姑娘顯然對賣糕的有了感情,執拗地細聲喊著,哪怕只有面前的顧客能聽到,也一直不肯停下來。
狗日的假貨!張三只能在店內低聲咒罵。不時岔開左手五指,有一下沒一下地把劉海梳得亂糟糟。
白馬街的客流量確實大增,有點步行街的模樣。自己的生意依舊供不應求,但風景這邊獨好的景象不再。
他經常拿出手機,打開移命系統APP,看看有沒有新的消息過來。
可惜,一直到下午,毫無動靜。
該死的系統,只管結果,不管過程有多難熬!
張三的清新糕,一出爐就賣掉,30、30又30的進賬一直沒停過。如果他不在現場,光看收入,肯定和以往一樣,踏實又愉快。
可是,自己在現場看得明白,店前的隊伍,以前能達到轉個彎,一直延伸到看不見的程度,現在基本上到馬路邊就沒了。
很多人一看隊伍長,先去其他冒牌店轉一下再過來。有的手里還端著足以亂真的水貨,邊吃邊排隊。
這種情況,冒牌店自然歡喜,但張三心里煎熬。他非常擔心,這種現象,算不算網紅店要走向衰落的開端?
大街上此起彼伏的“清新糕”聲音,明知道他們故意用不知哪國的方言普通話在充數,但慕名過來的游客不知道呀,天知道有多少人被蒙在鼓里,以為那就是正宗清新糕。
越想越危險!如果那些自以為吃過清新糕的游客,向身邊的朋友傳遞沒毛用的建議,網絡和強推,還能引起大家的關注嗎?
越想越恨。老子安安靜靜賺錢,招誰惹誰了?!
正想著,突然看到對面有家店,門前出現了不正常現象——居然在排隊!延伸到馬路邊后,還能華麗地轉個彎,人數不斷增多。
什么情況?張三待不住了,快步走過去。
老套的同款海報,清新糕被寫成了“靖新糕”,“立”字旁非常潦草,粗看以為是“氵”。
“賣清新糕了,專/賣產品……”伙計在門口叫喚。
“媽的,這是清新糕嗎?靖——新——糕,會不會說人話?!”張三走到隊伍前面,大聲吼道。
“是呀,清新糕,專/賣呀!”伙計看了張三一眼,不認識,按套路解釋。
“麻蛋!”張三聽出來了,這家伙的發音不準,在“清”和“靖”之間的模糊地帶。哪里人么?居然如此自然地喊出這么辣雞的聲音。
“哪里專/賣?”張三無法糾結名字,換個點質問。
“喏,寄幾看。”伙計指了下海報下方,繼續招攬生意。
“全雞科技獨家專/賣!”
張三的恨意竄起,居然無恥到這種地步。金雞被改成全雞,還全鴨科技呢!他指著海報對人群說道:“這是冒牌貨!你們聽說過全雞科技嗎?啊?全鴨烤雞大家都知道……”
人群哄堂大笑。
“全鴨烤雞,還烤牛呢!”伙計不屑地挖苦一句,繼續用他特有的普通話喊道:“清新糕,專/賣呀……”
張三的口誤被抓住,他畢竟年輕臉皮薄,知道鬧也沒用,沒好意思繼續糾纏,紅著臉回去。
“怎么了老板。”小何正好將最后一批拿出來,看到張三的神色很難看。
張三指了下街對面,“特么的,不知他們用了什么妖法,居然有人排隊買假貨?”
“咦?”小何仔細地看了會,然后恍然地點點頭,“那些都是托兒!”
“托兒?你怎么知道?”
“老板你看,我們這里排隊的,年齡分散。對面,清一色小年輕,估計是從哪個學校花錢雇來排隊的學生。”小何語氣很確定,“以前我也參加過,50元一次,東西還可以退回去。”
“哦。”張三稍微平靜一些。
自己店的清新糕很快賣光,張三很客氣地和小何小姜告別。站在店內,聽著四周驟然響起來的吆喝聲,忍不住地憤恨。
狗蛋的,其他那些冒牌店,只是蹭自己的熱度,對面那家,是要來砸場子呀!
系統講的是實話,大不了只剩需要療效的抑郁癥人員,每天區區1500份,還不夠東州城的病人用。不影響收入。
但自己就是氣不過,靖新糕……全雞科技……那是專門來打臉的!
還有,如果對面的店主,也被移命系統選中,那無恥的經營手段,還會是對手嗎?自己老是擔心被抽走了什么,人家要是很愿意呢?
突然感覺到了強烈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