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昆侖高士(1)
- 遠芳侵古道
- 必然超神
- 3663字
- 2020-10-23 18:27:03
出了門前小路,轉而向北,只見一條小徑蜿蜿蜒蜒的通向山中。張夫人關切道:“二位先生,我家夫君便經常從這條小路進山,不過,他也從不走遠,只在山中十數里周遭打獵砍柴,兩位萬萬不可太過深入了。”蘇木笑道:“哦,多謝夫人提醒,前方山路難行,夫人便請留步吧。”張夫人道:“那二位需得小心,一路珍重。歸來之時,不妨還到我家來。”那兩個幼童被張夫人牽在手中,也揮舞著胖乎乎的小手,道:“大哥哥,再見啦。”天真無邪的神態逗得余甘哈哈大笑,又各自抱了他們一下,笑道:“別忘了哥哥教你們的本事。”兩個幼童齊齊點頭,蘇木及張夫人盡皆微笑。
余甘拱手道:“張夫人,我們這就走了,請留步吧。”蘇木也又道了一聲告辭,二人大踏步朝山中前行。良久回頭看時,張夫人仍站在那里,揮手致意。
順著小路,一條清溪緩緩自山中流出,四周鳥鳴清幽,景色宜人。雖然時節正值初秋,但溪畔還是有許多不知名的山花開的正旺,招來蝴蝶翩翩飛舞,與一老一少二人結伴而行。山路崎嶇,但蘇木余甘走的慣了,但也不覺得有什么,一路玩賞景色,或停下采集些藥材,說說笑笑,不知不覺已至中午,兩人便坐在路旁休息。
余甘四顧看去,只見山溪之旁生了幾叢野葡萄,一串一串的葡萄如同倒懸的玲瓏寶塔,紫水晶般晶瑩剔透,光看著就甚是可愛。不過山中野果滋味如何,卻是誰也不知道了。余甘走將過去,剛開始怕酸,只摘下一顆放進嘴里,輕輕咬破,頓時一股酸甜的汁水溢滿口腔,竟是可口至極,登時眉開眼笑。大喜過望之下,連忙又摘下幾顆放入口中,臉上露出滿意的神色。于是放開手腳,摘了好一堆回來,往蘇木面前一放,得意的道:“爺爺,你快嘗嘗。”蘇木看他洋洋自得的神情,伸手拈了兩顆,一嘗之下,果然不假,笑呵呵的拿過一串,放口大嚼。
二人坐在小路旁一塊大石之上,就著干糧,草草應付了午飯。余甘去溪邊洗了洗手,鞠起一捧清涼的溪水,往臉上一蓋。山風吹過,登時神清氣爽,精神大振。此時二人已經走到半山腰處,四下掃望,廣袤無垠的暗渡原野盡收眼底:晴空之上,白云悠然自得;下方芳草豐茂,點綴著各色野花,大河奔涌,曲折蜿蜒,壯闊異常。心中喜樂之際,從腰間抽出一把笛子,摩挲了一會兒,放到唇邊,看著眼前美景,坐到溪邊悠悠揚揚的吹奏起來。
他素來喜好音樂,跟隨爺爺行走江湖之際,每到一處,聽見當地樂調,幾遍下來,就能牢牢記住。這桿笛子,是請教一位老樂師時,那位老樂師見他天資聰穎,在音樂一道上,有著獨特天分,很得他的喜歡,于是便送了與他。余甘自然極是喜愛,數年來一直插在腰間,以便時時吹奏。但美中不足之處,自己只有這么一支竹笛,比葫蘆畫瓢的用笛子吹那些琴聲、箏聲時,往往少了些原汁原味,深以為憾。
曲子并非名曲,余甘興之所至,往往隨心所欲,不拘一格。笛聲清越,如清風般在山間回響,剎那間又越拔越高,如飛鳥般直上云霄。一曲奏罷,余音裊裊之后,耳邊只有風聲水聲,更顯山中幽靜。余甘忽然心中一動,扭頭對蘇木說道:“爺爺,這蒼梧山真是漂亮。我們要是也學張家隱居,住在這里就好了。蘇木解下腰間葫蘆,仰頭灌了一口酒,微微一笑,道:“這里風景雖好,但是人煙稀少,十幾里山路下來,不還是只有李家一戶人家?況且你這小鬼頭,最喜歡熱鬧,過幾天不得眼巴巴的求我帶你去城里。再說了,燒雞醬牛肉這些下酒的好東西,野地里你哪尋得來?”
余甘嘿嘿一笑:“那倒也是,我只會燒來烤去的,做些野餐還倒可以,做飯炒菜的本事自然是比不上城里大廚。不過爺爺你要是喝光了葫蘆里的酒,在這里恐怕是再難尋來。”蘇木不以為意道:“小鬼頭懂些什么,這酒不是尋常之酒,乃是桃子所釀,果酒可是不能用來醫人,喝光也沒有什么事情。”說著仰頭咕咚咚灌了一大口,“呃”的一聲,滿足的打了個酒嗝。余甘笑嘻嘻的湊過去:“爺爺,這酒既然不是用來消毒治病,你讓我也嘗嘗?”
原來蘇木好酒,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余甘自然也時常想喝上兩口,不過每次都被爺爺用些消毒治傷之類的借口搪塞過去。蘇木此時意識到說錯了話,神色略有些尷尬,突然鼻翼煽動,好像似乎聞到了什么一般,皺眉朝葫蘆看了一眼,疑惑道:“不對啊,這氣味略有些古怪……余甘一怔,佯怒問道:“怎么了?這酒不合胃口嗎?明明昨晚還喝了那么多。你不愛喝我喝!”蘇木臉色微紅,悻悻的道:“昨晚酒味并沒這般怪異......”忽然神色一肅,道:“不對,似乎另有緣故,你小子鼻子靈,快四處聞聞。”少年見他神色認真,半信半疑的,雙手一攤,頗為無奈的道:“到處都是酒香,爺爺你讓我怎么聞,把我當獵犬了嗎?”原來蘇木品酒頗有幾分造詣,即便是極為細微的差別,也能分辨出來,余甘確是沒這個能耐了。
蘇木皺眉不語,只是四下轉悠,突然道:“血,是血腥味。”余甘一怔,騰地翻身而起,仔細聞去,確實有一股淡淡的血腥之意。兩人對視一眼,警惕之意頓生。余甘道:“這荒山野嶺的,難不成是什么野獸受傷流血了?”蘇木搖頭:“說不準,先找找看。”
四周林木茂盛,森森喬木之下,又長著蓬蓬灌木叢,尋找起來極是困難,余甘左右仔細聞了聞,循著血腥味,朝著一個方向走去,蘇木跟在后面,撿起地上的一根枯樹枝,撥開枝葉雜草,仔細搜尋。不多時,只聽余甘猛地驚呼一聲,叫到:“爺爺,在這兒!是個人!”蘇木連忙趕去,只見一堆灌木之下,躺著一個男子,看面目倒頗為俊朗:臉頰略有些棱角,上唇留著八字胡,鼻梁英挺。劍眉斜揚,隱約透出一股傲氣。但一身青布衣袍,多有破碎之處,渾身血跡斑斑,泥污遍身,雙目緊閉,也不知道是死是活。
余甘自幼跟隨爺爺行醫救人,這人雖然渾身血污,模樣恐怖至極,但也沒有太多懼怕,已然伸出手,朝那人手腕摸去。方方觸及,只覺一股力量從指尖傳來,渾身一震,頓時將他手指彈開,不由自主的退后兩步,半臂已然酥麻。吃了一驚,連忙朝自己手上看去,還好殊無異樣,臉上露出震撼怪異的神色。
蘇木忙問:“怎么樣?這人是死是活?”余甘臉上驚疑不定:“爺爺,這人沒死,不過,不過……”蘇木問道:“不過什么?”定了定神道:“不過這人好生奇怪。”把方才被震開之事一說,蘇木神色愈加嚴肅,緩緩蹲下身子,小心翼翼的搭過一根手指,甫一觸及,也是被震得朝后一縮。余甘小聲問道:“爺爺,你猜這是個什么人?”蘇木緊盯著地上那人,沉吟半晌,道:“此人重傷垂死,護體真氣竟還如此強盛。”余甘余甘瞪大了眼睛,一副不可置信的樣子;“爺爺,這人就是你曾說到過的,那些宗門里修道之人了?”他曾經聽爺爺講道,當今天下,有數個大宗門,宗門弟子修煉各種神奇功法,練至極深之時,有開天辟地之能。各宗門統治著周邊廣闊地域,建立城池,庇護人族。但尚有許多地域,人跡罕至,妖獸橫行。此時不由得猜測:“莫非這個修行有成之人,在這蒼梧山中遇到了什么兇狠的妖獸,才受了這般重的傷嗎?”仔細又看了看這人身上青布衣袍之上,大團血污當中,仍可看到幾道筆直的裂縫,絕非野獸所為,倒像是刀劍之類切割所致。
:“嗯,此人絕非凡人。恐怕還是個大有來歷的人物也未可知。”蘇木默默思索,昔日他獨自行走江湖之時,也曾救治過幾個宗門子弟,自然認得出眼前之人乃是修士,但功力深湛,又絕非那些尋常宗門弟子可比。如此大神通之人,必然不會無緣無故的受這么重的傷,況且且出現在荒山野嶺中,其中更是有諸多疑竇,恐怕此人背后,有著驚天之謎。
忽的一陣大風吹來,爺孫兩個都是一驚,抬頭四看時,不知道什么時候,天空已然烏云密布,適才晴朗的天空,轉眼間,似乎就要下起雨來。四周昏暗,樹影綽綽,如鬼怪一般張牙舞爪。當此情形,二人心中不約而同生出了一種懼意。
余甘正要說話,蘇木突然幽幽的說了一句:“江湖多風雨。多半是恩怨仇殺了。”余甘心知爺爺也看了出來,輕輕點頭,小聲道:“爺爺,那我們怎么辦?”蘇木搖頭道:“我本想把這個人先送到張夫人家中,可是這動又動不得,唉,倒是難辦,先弄醒了再說吧。你先來搭個棚子。”余甘應下,略一猶豫,又問道:“他要是個壞人怎么辦?”
蘇木一怔,當真沒料到此節,略一思索,便道:“沒事,他現在這個樣子,醒了也不能拿我們爺孫兩個怎么樣。”
余甘側著腦袋,心道:“那可不見得,這人看起來一副將死的樣子,不還是連摸都摸不得?”但心中另有一種好奇,竟如熊熊烈火般抑制不住,此人要當真如同爺爺所說,能夠飛天遁地,開山裂石,直如神話一般,若是能夠見識一番......忽然又是一陣狂風刮來,余甘猛地驚醒,不再多想,急忙轉身去搭建草棚。
好在一旁便有竹林灌木等植物,他對于此道甚是熟稔,不多時便砍下不少樹枝來,圍著蘇木和地上躺著那人斜斜搭起,上方交匯一處,又弄來一條藤蔓,捆扎結實,用青草樹葉之類覆蓋得嚴嚴實實,不久便蓋起一間草棚,恰恰容得下三人。草棚雖然簡陋,但小巧結實,遮擋風雨不在話下。
只見蘇木仍舊蹲著身子,直直的盯著那人,如出神一般,余甘不解道:“爺爺,你怎么還不弄下手醒他?”蘇木一囧,撓了撓頭道:“這人像個刺猬一般,動他不得,爺爺我便是有天大本事,也是難以下手啊。”余甘啞然無語,細想來,還當真沒什么好辦法,只好往地下一坐,皺眉苦思。忽然眼中一亮,叫到:“有了!”拿出包袱,又抽出一根金針,自言自語道:“金針細軟,或許不礙事。”略一思索,在胸腹間中庭穴位上,緩緩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