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家宴2
- 陶之夭夭
- 芃峨
- 2144字
- 2020-11-17 13:11:38
關于派代表出席環太平洋商務會議,裴卓云有著自己的想法,他認為有這個資歷的非張源莫屬,但聽陳公卿的意思張源并未打算參加。除了張源那么名聲正盛的也不外乎陳公卿,還有棉紗大王穆志云。但之前聽到的消息是北洋政府只打算派一名代表參加。穆志云赫然在列,但據說被其否定。畢竟是代表國家形象的,單單一個人也不足以,所以他提議選派各行業優秀代表參加。至于其他人選,暫時還是遲遲未定。
穆志云出身貧寒,年幼的時候在棉花行做了數十年的學徒和職員,對于棉花有著極深的感情,后輾轉去美國留學,在美國期間更是系統的學習了棉花種植到紡紗、織布、辦廠以及如何管理工廠。
回國后兩手空空開始創辦穆氏紗廠,憑借著新式的機器、產品質量、企業管理模式在同行業刮起了一股穆氏旋風。并一直被人尊稱為棉紗大王。
然而在穆志云不僅在商業上有所成就還關心教育,創辦穆氏小學,中華職業學校校董,關注醫療慈善事業。聲望日隆,與張源并稱南張被穆。
張源退居二線后,北洋政府對其推崇備至。此人與陳公卿搖擺不定的政治立場不同,他一心支持北洋政府。與時任北洋政府的外交總長黃世駿更是親如兄弟一般。
羅振玉在世時,二人關系匪淺。宣統退位后,羅振玉回了老家旅順,辦起了墨緣堂。羅振玉去世后,穆志云輾轉得知,羅振玉的遺孤被裴卓云收養,并將墨緣堂發展壯大,成為了如今商務印刷局。因著羅振玉的關系,其對裴家也多番照拂。
元謙和允和的婚禮,他也作為貴賓出席。婚禮的那一天,裴卓云還特意將陶陶叫到了跟前,將其引薦給穆志云,穆志云看到了陶陶后欣然點點頭。
這件事陶陶都已經忘了,若不是今日在席間聽裴卓云和陳公卿提起,她都忘了還有這么個插曲......
允和見她只顧著低頭吃菜,不禁莞爾一笑,靠近她的耳邊小聲道:“是不是這些日子沒吃飽?學校里的飯吃不慣?”
陶陶嘴里塞滿了飯,聽她這么說剛要出聲,才意識到自己滿嘴的飯,鼓著腮幫子搖搖頭。這時對面的趙康平看過來,兩個人的眼神不起相遇,他微微一笑,陶陶自知自己的失態,臉倏的一下就變紅了。
她忙低下頭喝了一口湯,掩飾自己的失態。又拿出手絹擦擦嘴角,做完這一系列的動作后,不經意間瞥了一眼裴元謙,他正好看過來。
四目相對,他的眼神并沒有閃躲,似乎是有什么要說似的,陶陶等著他開口,就聽允和道:“我剛才還埋怨你二哥,怎么就同意了你住校呢,一定受苦了。”
“咳......咳......”因為剛才的那一口湯有些嗆到,陶陶咳嗽了起來。
她的這一聲咳嗽引得在座的眾人紛紛看過來,陳母更是緊張起來,“怎么了?要不要緊?”
陶陶到真的不好意思起來,“不礙事的伯母。”
允和也跟著打圓場,“都怪我吃飯的時候問東問西的,害得陶陶沒能吃好飯。”
“沒事的,是我不小心罷了。”陶陶也跟著解釋。
“我是埋怨元謙,怎么就同意陶陶去住校了呢,她還這么小。”
“倒是應該鍛煉鍛煉。”一旁的元謙開了口。
“是啊.....這樣,才知道生活來之不易嗎。”陶陶微笑著附和。
“倒真是個好孩子。”陳母忍不住贊揚了一句。
“女孩子家,只要不嬌氣,其他的你隨意,若是受不住,和你二哥說一聲,讓她接你回來。”裴卓云也開了口。
“知道了,父親。”
聽他們談論陶陶住校的事情,陳之和也想起了他留學時的事情,不禁提起了話題。
“康平你還記得咱們留學那會兒吃的苦嗎?”
“誰還記得那些,不過,印象里你可沒吃什么苦。吃喝玩樂可跑不了你的影子。”
“胡說,你記不記得,我姐從巴黎過來看咱倆,那會兒咱倆不剛好和人打架。”
提起這允和噗嗤一聲笑了,“那可能是康平這輩子最落魄的一次了。”
“哎......別提了,糗死人了。”
陶陶瞪著眼睛,豎著耳朵饒有興致的聽他們講那些趣事。正等著下文呢,允和就不提了。
“饒你一回,下次啊,保不準什么時候就說出去......”
“二嫂,康平哥是被人打趴下了嗎?”
“哈哈.....”允和大笑了起來,見趙康平一臉吃癟的表情不禁正色道:“嗯......可能比那還嚴重。”
“允和......”趙康平叫了一聲。
“好......我不說。”她又看看陶陶微微一笑,“你要是感興趣,以后當面問他。”
之和也憋不住笑意,被趙康平在桌下踢了一腳,他才忍著不笑。陶陶一臉天真的看著那三人。每個人都有出糗的童年趣事吧。因為年少輕狂。因為任性隨意。
印象里元謙好像就沒有不能提的糗事,因為他好像一直都少年老成似的,做什么事都謹慎認真,所以不管是交給他的事都放心。這么一想,他還真是缺少興致。
才幾日的功夫,陶陶和趙康平的關系似乎是又進了一步。看她興致盎然的樣子,不禁讓他想起承宇和他匯報的事情。她在學校過得似乎還不錯,也沒再做無理取鬧的事情。和同學間相處也甚是融洽。
只是突然間她不在身邊嘰嘰喳喳的,他確實覺得清靜了許多,不過偶爾還是會覺得清凈的過分了。
父親來滬不止是因為受趙世明的邀約,還有這次的環太平洋商務會議,父親有意要他跟著代表團一并去參觀學習。 只是名額有限,能不能成,還是未知。
但趙世明意欲何為,他和父親都心知肚明。這一關是怎么都要闖一闖的。
眼下他不插手印書局內部的事情,一心撲在輪船公司上,父親并未有什么異議,或多或少也支持他。接他的路上,他還破天荒的詢問了他今后的打算。他保守的粗略的談了下他的計劃,他也并未說什么。
如今國內環境大好,也正是發展實業的契機。各行各業鱗次櫛比,他一心只想自己的運輸大業。
當初入股輪船運輸公司,還是父親的決議。后來更是放心的交給他經營,如今雖未見明顯的起色,但有朝一日,他堅信必會創造自己的事業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