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謀而后定
- 將墳
- 神扯半仙
- 2678字
- 2020-11-01 11:30:54
城隍觀雖已破舊,卻還有人打理著這里,沒有塵埃與草屑,不過卻沒有唐人來參拜,顯得有些沒有用處,但神像前依舊有香蠟與燭火供奉,甚至一個盤子,上面放著三個新鮮的供果。而供案前,一身穿道袍的道士盤膝而坐,雙眼緊閉,嘴中喃喃自語。
吳華走到供案之前,拿起供案上有些陳舊的高香,借燭火點燃,然后插在了神像前的香爐里。
道士微微張開眼,道:“沒想到吳善信今天竟為原始天尊上香。可是感謝原始天尊保佑你父親平冤昭雪?”
吳華看了看原始天尊像,轉過身道:“宋道長,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們唐人不信這。你們宋人信道,明人信佛。我們唐人信自己。至于這柱香,是燒給我父親的,沒原始天尊什么事。”
宋道士微微一笑,用手撫了撫長髯道:“人不可無信仰,有信仰,才有活下去的動力。”
吳華抓起香案上的供果,在衣服上擦了擦,然后狠狠咬了一大口,果汁四濺,宋道士只是無可奈何的搖搖頭,并沒有因為吳華的舉動而發怒。吳華用著含糊不清的口音道:“信仰?就你這樣天天燒兩柱香,這水果汁多肉嫩,自己不吃,非的祭拜給神像。這是什么信仰?”
宋道士閉口不語,只是走進里觀,不一會兒便走了出來,手上還多了一個蘋果,然后宋道士把蘋果放到吳華拿走的那個空缺之上,然后行了一禮,嘴上對著神像說道:“愿天尊勿怪。”
吳華搖了搖頭,笑著道:“神靈總是虛幻,對虛幻之物心存敬畏,搞不懂。”
宋道士搖頭道:“吳善信此言差矣,心中有神,便世間何處無神。”
吳華苦笑了一下,然后道:“算了,我也不是來和你爭論世上有沒有神,吳道長,你到大唐有多少年了?”
宋道士陷入了沉思,許久之后才道:“貧道跟隨師父來到大唐,修建了這所道觀,到師父羽化,再到如今,有二十余年了。”
吳華道:“不知道長可想回宋?”
宋道士微微一笑道:“大唐之人不信神佛,所以這道觀無人問津,這與宋國之內的道觀香火鼎盛大不相同。不過,雖無人問津,但清靜,能讓貧道專心鉆研道經,也算是福緣。不過貧道確實也想回到宋國去看看,畢竟宋某始終是宋人。可惜,家師修建的道觀,我不能讓它的香火斷滅,回宋,也只是奢望。”
吳華出了廟門從馬背上拿出一個包裹,然后道:“道長,我明人不說暗話,其實我有事情想拜托道長。”
宋道士回答道:“不知吳善信有何事拜托貧道,貧道盡力而為。”
吳華把手中的包裹放到香案之上,道:“請道長幫我把這包袱送給宋國青羊觀玉鼎真人手里。”
宋道士微微吃驚,詢問道:“青羊觀乃我宋國第一觀,玉鼎真人更是名聲在外。而玉鼎真人在我離開宋國時就已到中年,如今尚在的話,也是古稀之年。不知吳善信與玉鼎真人有何淵源?”
吳華回答道:“玉鼎真人曾救過家父。如今家父平冤昭雪,也得由我提筆告知一聲,不然,父親在天之靈可是會責怪我的。”
宋道士道:“原來如此,吳善信可謂是明曉事理,不怕吳善信笑話,貧道其實也頗為思念家鄉,今就受吳善信所托,回宋國走一趟,順便已解相思之苦。不過這香火,你可不能斷。還請吳善信幫我照看數月。”
吳華笑到:“這是自然,不過道長何日出發?”
宋道士思量后道:“貧道還有些事需要處理,三日后貧道就啟程吧。”
吳華抱拳答謝道:“那就勞煩道長了。”
宋道士笑到:“還的感謝吳善信解我思鄉之苦。”
隨后,便于宋道士辭別,并約定三日之后,吳華前來給吳道士送行。
吳華騎上快馬,隨即回到長安城中,轉眼間,便到了將軍府。吳華下了快馬,走進府內,就見吳伯迎上來神色有些急迫道:“少爺,有緊急情報。”
吳華聽到,面不改色道:“走,書房詳談。”
吳華與吳伯到了書房,吳伯從袖口拿出一張紙條,上面寫著一些看不懂的文字,確切來說更像是符號,然后吳伯說道:“根據‘隱’的消息,自少爺去拜見過尚書邱宇后,邱宇先是拜訪了大都督楊柳,然后又與楊柳一起到了太師府,秘訪太師毛道之。”
吳華笑道:“不要著急,我們什么都不必做。只需要‘隱’的下一條情報,我們在做打算。”
這時,天空中一只白鴿飛下。吳伯取下白鴿腳上的信函,看了一會兒道:“少爺,情報上說毛道之欲推遲造反,少爺你是不是打草驚蛇了?恐怕接下來,他們會更加小心翼翼,恐怕不好抓住他們的把柄。”
吳華忽然一臉輕松道:“吳伯,這你可就錯了,如今李義剛剛登基,政權不穩,并不是所有朝中大臣都一心一意想要輔佐新皇。要知道新的皇上,就代表著朝中大臣將要大換血,李義必將把自己的心腹之人提升到有實權的官位。他們越晚行動,李義就會有更多的時間,我們也會有更多的時間。我這不是打草驚蛇,我這是聽天由命。賭對了,他們推遲造反,我們有更多的時間。錯了,那么大唐將會提前開始戰爭。”
縱使吳伯跟了軍神吳凱多年,也被吳華這想法嚇了一跳,這根本就是在賭,賭毛道之會不會提前造反!要知道,世間最難猜測的便是人心。
吳伯忽然想到什么道:“可是少爺,如若皇上建立自己的班底,那么毛道之聯系失去權位的大臣一起造反又如何?早知道,即使被罷免或是降職,朝中大臣可都不是省油的燈。”
吳華道:“你不了解李義,如果他敢罷免并且讓自己的人手握兵權,那么他,一定已經有和毛道之抗衡的資本,那個時候,便是他伸出獠牙的時候。”
吳伯點了點頭道:“少爺,那我們該做什么?”
吳華冷冷一笑道:“我今天去了尚書府一趟,他們因為我的身份,必定不敢明目張膽的與我作對,不過暗處一定會派人監視我。所以我們,該吃就吃,該睡就睡。”
吳伯點點頭,退出了書房。剩下吳華獨自在書房,坐到了書桌前的凳上,后背靠著椅背,伸了個懶腰,懶懶道:“老爹啊老爹,你說你當初那么傻干什么。喝什么毒酒。如今一大堆爛攤子等著兒子去收拾。你說你,還軍神,你怎么沒算到李閥要弄死你啊!蠢的要命,不過你放心,孩兒會好好保護大唐的,誰要危害大唐,孩兒必定親手血刃,然后給你祭墳,不過孩兒給你送過去,你在那邊也不許輕松,是鬼,你也得好好收拾他們。”
吳華想不知吳凱聽到這話會不會從墳墓里跳起來大罵自己不孝子,不過吳華真希望吳凱跳起來,然后大罵自己不孝子。
吳凱在時長年征戰,與吳華相處的時日寥寥無幾。
不知不覺,吳華在書桌上睡著了,夢中夢到了父親,然后自己要父親抱抱,而吳凱卻是手握長臉,身穿戰甲,手持韁繩,便飛奔向遠方。
轉眼間。便是三日之后,吳華按照約定前去給宋道士送行。
吳華抱拳相送:“這一趟還有勞道長了。吳華必定不讓道觀的香火熄滅。”
宋道士回了一禮道:“無量天尊,吳善信有勞,貧道必定將東西送到玉鼎真人手上,從而不負吳善信所托。”
吳華誠懇道:“那祝道長一路順風,保重。”
宋道長道:“還借吳善信吉言,貧道就此離去。”
吳華與宋道士在互行一禮,吳華看著宋道士消失在地平線,終是不見了身影。
吳華看著遠方剛升起的朝陽,自言自語道:“宋道長,吳某對不住了。不管道長是否能逃過此劫,吳某都會派人讓道觀的香火長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