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北海風波
- 獨伐
- 消逝浮云
- 2776字
- 2020-10-23 23:21:28
第二章:北海風波
顛簸了一天了,宋伐終于到了北海城。北海城是三國名城,北海城是三國的郡城,太守是孔融孔文舉,那個孔子孔仲尼的后人,漢朝的大儒。那個被稱為“少時為龍,成時為蟲”的人。都尉是宗寶,一個三國的標準龍套,剛出場就被黃巾第一猛將管亥一招秒殺了。但是北海城還有一個猛人,一個名叫武安國的人,“北海太守孔融部下一將出曰:“吾受文舉恩已十年,何不以死報之?”融視之,乃門下勇士武安國也,使鐵錘,重五十斤。安國提長柄鐵錘,飛馬而出。呂布揮戟迫馬來迎,與安國戰。戰到十余合,一戟砍斷安國手腕,棄錘于地而走。八路軍兵齊出,救了武安國。呂布退回去了。 ”【三國志通俗演義對武安國的描寫】武安國能和“飛將軍”呂布大戰并且能保住性命,可見實力不容小倨。
青州分置濟南【曹操做過濟南相】,平原【劉備做過平原令,袁紹的兒子袁譚也做過。】北海【孔融,武安國】東萊【太史慈】齊國這個郡國。下轄65縣治所是臨淄城,這個縣城。北海城在三國的最大的戲份便是管亥圍北海的戲份了,管亥這個黃巾第一的武將,成為了太史慈,張飛,關羽一眾的墊腳石。
宋伐站在北海城門口,左手拉著馬,看著高高的北海城,城高大概有12米吧!不過宋伐還在看北海城的時候,門口的漢軍卻起了疑心,"這人穿著這么標新立異。【其實就是乞丐服。】還騎著馬,說是北海的哪個世家的弟子吧!咱們在北海這么多年了,可沒見過這人啊!說是黃巾軍吧!可是頭上沒帶著黃巾啊!說是泰山賊吧!可是不可能一個人來啊!算了!還是問問吧!"那看門兵搖了搖頭,緊了緊手里的長槍,對著宋伐大喝一聲:“那個后生!你是哪里的人?你在門口干甚!牽著你的畜生!要進門就進,要出去就走擋著個路作甚?”宋伐一下子被驚醒了,看看左右,好像就自己一個人牽著畜生,【尹禮的馬】然后問到:“大哥,你說的是我么?”看門兵叫到:‘說的就是你!快點!”
宋伐牽著馬就進入了北海城,沒過多久,就聽到看門兵大叫到:“哎呀!不好!我怎么忘了路引!那個后生,你給我回來!忘了看你的路引了!回來!”宋伐一陣無語,無奈,轉身,回頭。對著那看門兵遙遙一禮,“大哥,小子,無知,不知道什么是路引,敢問路引是何物?”門兵一愣,緩緩說道:“那么,你是沒有路引了?”
宋伐:“正是!小子是第一次來北海城,所以并不知道什么是路引。”
看門兵:“這樣啊!那么我帶你去太守那兒,你去和他說吧!你叫什么?”
宋伐:“我叫宋伐。”
看門兵:“我叫武安國。是這西城門的都伯。”
宋伐:.......................
這武安國竟然只是一個都伯,演義上的武安國可以說是一個二流武將。武力也可以的,如果訓練的好了,可以讓他當一部偏師的先鋒官,這到合適。
就在宋伐想著的時候,來到了北海太守府,看著這無處不透露著儒家的風格的莊園。心中暗嘆:“這孔融,果然不愧是孔子的后人啊!看著太守府就能解釋一切了.”
武安國通傳了一下,對著宋伐說道:“好了,等著吧!然后便站在門口等著了。
宋伐一看,便也不去想辦法去套交情了,而是一屁股坐在門口,開始轉動腦筋,想著怎么忽悠孔融了。“孔融是孔子的后人,身份不一般,他既然肯接見我,說明他還是很好說話的。后世說孔融不畏權貴,而且善于識人,孫吳的丞相孫邵,那個和管寧齊名的不出世的高人邴原,也是北海的人呢!還有太史慈,這個牛人,王修,后來在曹操手下也很有名的內政人才。想來我也會得到一份官職吧!”
宋伐又想道:“記得孔融和黃巾張饒大戰,最后兵敗朱虛縣,看來黃巾是個大難題啊!不過么!”宋伐正在想辦法的時候,這時,太守府的門人出來了,說道:“武大人!太守說讓這后生前去覲見。”
“武大人我去見太守了!”宋伐微微一禮。昂首向太守府內走去!
..........................................................................................................................
終于通過審核了,心里老高興了,還希望各位讀者大大能支持我,浮云我是一個學生,更新時間上,這本《獨伐》又是處女作,一定會有很多不足的,希望你們能理解。
...........................................................................................................................
走進太守府,宋伐饒有興趣的打量著太守府的東西,還不是對著太守府的擺設評頭論足。“嗯.......看這個假山擺的,怎么就那么像西方的米開朗琪羅的作品呢?該不會是他老人家也穿越了吧? 嗯嗯.....這有可能............啊!這個亭子好啊!冬暖夏涼的。”說著,還圍著那亭子轉了幾圈。那亭子夏亮還說的過去,那冬暖...........怎么說呢?
帶路的門人腦袋一陣黑線。說道:“小子!你給我快點!大人等著呢!你是什么個人物!也敢叫大人那金貴的人物等你!快點,要不,我就那大棍趕你走了!快點,別亂晃了!”
宋伐跟隨著門人來到了正堂,看到了一個中年人坐在主位上,30多歲的樣子,穿著一身便服,看上去讓人很舒服,大概是深得儒家精髓的緣故吧,看上去,充滿著那種叫做浩然正氣的無形氣場,宋伐相信氣場的存在的,因為他的師傅,陳氏太極的當家人身上便充滿這一種想和的氣息,宋伐記得,當時師傅正在山后做功課,在地上打坐,一只只小鳥旁若無人的落在師傅的身上,顯得很自在。宋伐永遠忘不了這件事。孔融一只手拿著一本論語,另一只手綠著胡須,顯得聚精會神。這個就是建安七子之一,被后世交口相贊的孔融啊!孔融(153~208年),東漢文學家,魯國(今山東曲阜)人,字文舉,家學淵源,建安七子之首。是孔子的二十世孫。父宙,太山都尉。少有異才,勤奮好學,與平原陶丘洪、陳留邊讓,并稱俊秀。獻帝即位后任北軍中侯、虎賁中郎將、北海相,時稱孔北海。在郡六年,修城邑,立學校,舉賢才、表儒術。建安元年,征還為將作大匠,遷少府,又任大中大夫。性好賓客,喜抨議時政,言辭激烈,后因觸怒曹操,為曹操所殺。能詩善文。
門人看到孔融在看書,沒有出聲,孔融看書時如果被打擾的話,會很生氣的,所以門人沒有出聲,宋伐也很老實的立在棠下,孔融還在聚精會神的看書,氛圍顯得很微妙。過了一會,宋伐受不住了,咳嗽了一聲。孔融驚醒了,放下書本,看著宋伐,微微一笑,沒有在意,問道:“你就是武將軍說的那個沒有路引的少年?看你的裝束倒是......很有意思呵。”孔融看著宋伐的衣服,也沒說出什么,只是說出一個很有意思。那是,宋伐弄得像個乞丐似的,一塊塊的黑,那一身的阿迪達斯的衣服現在讓誰也看不出來這是什么樣式的什么布料的,不過這倒是個不錯的去處,要是宋伐整整齊齊的穿著那阿迪達斯的衣服進入北海,怕是會很震動吧!
宋伐尷尬的笑了幾聲:“咳咳,那個,孔大人,小子剛從泰山過來,穿過泰山弄得一身衣服成了這般模樣,望大人見諒!咳咳!”“呵呵,無妨,等下讓下人帶你去換身衣服吧!你是哪里的人?看你的談吐也不像是出身貧困的人,怎么會沒有路引?”孔融說道了正題。宋伐正了正身子,拱了拱手,執了個晚輩禮,說起了早就想好的答詞:“大人,所謂英雄不問出處,小子有難言之隱,望大人見諒!小子只是受到黃巾之亂,前來避難而已。”孔融沉思了一下:“好一個英雄不問出處!好大人我就容你一次!看座!你叫什么名字?”宋伐有拱了拱手,道了個謝,坐在了客座,道:“大人,在下姓宋,單名一個伐字,字子威。”“嗯,看你也是飽讀詩書之人,敢不敢讓我考考你?”“愿意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