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跑買賣】
- 凡人的智慧
- 海之眷顧
- 2045字
- 2020-10-23 22:45:57
安貴出發(fā)了,一路上,三黑子很興奮,兩人聊著也不覺得時間長,不一會兒就到了山蔭村口,這個村子就坐落在山腳下,村里人口并不算多,村口住著的這戶人家是李鐵牛家,鐵牛是安貴早約好的人,他負責收集各種山貨,主要是蘑菇和花椒,當然,野雞野兔也可以。安貴把這些都綁好,跟鐵牛結(jié)了銀錢便又上了路。
就這樣,走走停停,經(jīng)過了,棗花村、上崗村、田村,分別收到了:棗、核桃、金針等物。不過這幾樣安貴要的都是上品,價格相對來說也要高得多。
到了后晌,安貴的車子已經(jīng)變成了一座小山,接下來,安貴不再停留直往前趕,堪堪在天黑的時候進入了河邊鎮(zhèn)。
“哥!要在河邊鎮(zhèn)住嗎?”三黑子看著減速的騾車問道。
“是的,我們要在這兒歇息一晚。”
“加點緊,大黑前,能到達小溝村,那里投宿更便宜。”三黑子提議。
安貴笑笑:“河邊鎮(zhèn)的“來客源”其實是這方圓幾百里的一霸,在這兒住一晚,就可以順順利利的到達云州城!”
三黑子聽得直愣神,他有點怕怕的說道:“哥,這路上不會什么有事兒吧?”
安貴:“不用怕,普通人沒這么多事兒,像我這種就...............。”
“來客源”真不小,尤其是后院,安貴把騾車交給小二便進了客廳。山黑子亦步亦趨的跟著,他以前最遠也是來過這河邊鎮(zhèn),當時,這家來客源只在外頭看過,沒想到今日卻進了來,只覺著氣派的緊。
安貴點了兩人間兒,又點好了吃食,便帶著三黑子進客房休息了,趕了一天的路,三黑子已經(jīng)沒了最初的興奮,急急的吃完自己的飯菜才發(fā)現(xiàn)安貴剛洗漱完準備坐下吃飯,他有些尷尬的看著安貴不知道該說些什么。
安貴:“呵呵!我初次出來也是這,耐不住餓,時間久了,就習慣了!”
三黑子不好意思的撓撓頭,嘿嘿直笑!過了會兒,便起身摸摸這兒動動哪兒,看著屏分后換好水的大浴桶問:“哥,我也能洗嗎?”
安貴被他問的哈哈一笑:“當然,那就是為你備好的啊!”
坐到浴桶里,三黑子舒服的嘆一聲:“哥,真好!”
安貴笑笑:“洗完早點睡,明日還要早起趕路。”
三黑子忙應一聲。
第二日結(jié)了帳出了門,三黑子張著大嘴:天哪,一兩銀,這也太貴了吧!他們家省吃儉用,總共才有20兩銀,這次出門,他爹給他帶了5兩,還千叮嚀萬囑咐的說,小心花用,切不可浪費。這可好,住一晚就一兩,這讓他怎么接受。
安貴笑笑拍拍他的肩膀:“做生意就得有本錢,而且有風險,慢慢來,等你干上兩三年入了行,就好多了!”
三黑子聽得越發(fā)的頭大了!兩三年才入行?不是應該一出來就能掙很多銀子嘛?
一路上基本不停留,吃了些在客棧帶的吃食,趕在太陽落山前總算是到了云州城,入了城,安貴才松了一口氣。
三黑子是土包子進城頭一回,兩只眼睛忙不過來,街道很寬,兩排全是二層樓的店鋪,店面裝飾典雅、富麗,各有特色,路上的行人穿著很體面,男子多半是長衫,有些手執(zhí)扇柄,溫文爾雅,倒是年輕姑娘不多,偶爾幾個也是穿著富貴,頭上帶花,臉上擦粉。
這時,從一家首飾店出來一群人,其中有一名女子帶著帽子,看不清容貌,安貴提醒道:“戴帽子的是位小姐,其余是下人,別盯著看,會惹麻煩的!”
嚇得他立馬收回了眼神。
三黑子跟著安貴走了一段路后,拐進一條胡同,直到盡頭才停了下來,安貴找出鑰匙開了大門,這是個不小的四合院,干凈整潔,進了院子,倆人先忙著卸貨,沒過一會兒,進來一位大娘:“呦,安公子回來啦?”
安貴:“是呀張媽!你給做些粥吧,再來兩個清淡的小菜。”
“哎,就好!我知道你們趕了路累了,沒胃口,放心,絕對清淡!”說完,張媽跑去了廚房。
三黑子疑惑的瞅瞅,看來是給貴哥做飯的。
把貨規(guī)整好,飯菜也差不多了,一盤花生米,一盤蘿卜絲,一人兩個大饅頭,外加一大碗白米粥。
飯食很不錯,三黑子吃了不少,肚子打了飽嗝才放下碗筷,張媽很快收拾下去,也不多話,洗涮完就走了。
“貴哥,這房子是你租的?”
“是呀,總得有個落腳的地兒。”
三黑子點頭,“出門在外就得照顧好自己。”
安貴笑笑,給他收拾出一間屋子,“趕路最累人,早些睡吧。”
隔壁的張媽家,“娘,安公子回來了?”
張媽嗯一聲,:“我看那安公子就是個不錯的人兒,你怎么就不同意?”
“娘,你還嫌沒窮夠嘛?”
“兒啊,過日子講究的是門當戶對,踏實可靠!”
“您也知道門當戶對?他一個鄉(xiāng)下小子,哪能配得上我這城里的姑娘?”
“你這孩子怎么就不往長遠了想?”
“誰說我沒想過?娘,我想過上好日子,而且要能把你也帶上,難道這不好嘛?”
“你以為娘不想?,可哪是那么簡單的,還不如找個踏實的,至少會和美的過日子。”
“娘不用多說,我自由主張。”
“哎!”張媽嘆一口氣,看著燈光下的女兒,青春正茂,正是女兒家最好的時候,可別想錯了注意誤了終生,也都怪自己,早早就死了男人,又不會教導孩子,全靠她自己摸索,以至于女兒越長越有主意。
安公子剛搬來的時候,需要個做飯的,不知道怎么就打聽到了自己以前給富家做過飯,便找上門來,自己哪有不答應的理?便接下了這份活兒,有時自己有事兒顧不上,也會讓女兒代替去做個一頓兩頓的,一來二去的,安公子就有了那想法,還曾經(jīng)探過她的口風,她也覺得安公子不錯,就想答應下來,卻沒想到女兒怎么也不同意。
哎!張媽長長的嘆一聲,女兒的婚事兒就是她的一塊兒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