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在繼承中閃耀的美德(2)
- 沉思錄
- (古羅馬)馬可·奧勒留
- 3771字
- 2014-01-20 16:04:02
我還要感恩的是,我妻子不但對我情深義重,而且也是我的賢內助,具備樸實的優(yōu)良品質;我慶幸自己能夠請到這么多優(yōu)秀的教師來教導我的孩子們;我慶幸自己竟然在夢中找到對付口吐鮮血和頭暈眼花的靈丹妙藥……當我決定潛心研究哲學的時候,所幸沒有步入詭辯家的后塵,也沒把時間浪費在索然無味的歷史考據和三段論中,最后也沒有把心血白白傾注到虛無縹緲的天國探索上;上面所有事情,都要得益于神靈的幫助和命運在冥冥中的安排。
每一件事都是最后一件事
在每天早上醒來的時候,我就會對自己說:今天,我可能會碰到各種各樣的人,包括非常雞婆、忘恩負義、狗眼看人低、滿口胡言、見不得人好以及不善交際的人。這些人之所以染上這樣的惡習,是因為他們善惡不分、是非不明的緣故。但是我自己,卻深深知道善惡美丑的本來面目;即使是那些做錯事的人,他們在本性上與我并沒有天大的區(qū)別,他們與我們血脈相連,而且我們有著不分伯仲的智慧和程度相近的信仰。
丑行并不是我們無法擺脫的東西,所以我們千萬不要因為這些同胞所犯之錯而對他們心存怨氣或者記恨一輩子,因為同胞們齊心協力才是我們的天性,我們情同手足,唇齒相依的天然關系把我們緊緊地維系在一起。所以,如果我們自相殘殺的話,那么就違背天命,最終只能落得個自尋煩惱和眾叛親離的悲慘收場。
不管我最后成了什么人,都只是一具會呼吸的肉體而已,當然還有一個具支配力的意志。盡信書不如無書;不要心存雜念,分心是要不得的;但如果你這時已經行將就木、奄奄一息,那么便沒有必要再眷顧自己的臭皮囊了;那只是用血液和骨頭組合起來的連接物,當然也有神經、靜脈和動脈等東西。仔細傾聽你自己的呼吸,看看它的本質究竟是什么?就是進進出出的空氣而已,而且每時每刻吸進去和排出來的,還不是完全一樣的氣體。
最后來說說意志吧:可以這樣來認識它,假如你已經是一名經驗豐富的老人,那么你就不會成為意志的奴隸,而是相反,你不會像被人操控的木偶那樣去做出一些違背社會的惡行來,不要對現狀抱怨不休,不敢面對未來的態(tài)度也是要不得的。
神靈操控一切,萬事萬物都在天意的安排之中。命運的安排始終脫離不了自然法則的約束,也無時無刻不在與神的旨意交織和糾結在一起。世間萬物皆肇始于神靈的旨意;除卻神的旨意,還有一種不可背反的天命,這種必然是為了庇護整個宇宙,而你我只是其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但自然法則整體,可以給其中每個環(huán)節(jié)和部分都帶來一致性的好處,而其最終還確保了大法則的維系。通過各種元素的變化及其組成事物的變遷,宇宙整體保持著其本來的面貌。讓這些原則在你身上應驗吧,同時也讓這一信仰永遠注入你的思想之中。
不要對僵死的書籍抱有太大的期望,你就不會含恨而終,擺出樂觀向上、坦然面對的態(tài)度,從我們的內心深處向死神表達謝忱,然后安然逝去。
記住,你對這些事情的領悟已經有點晚了,因為神靈已經給過你足夠多的機會,只是你沒有好好把握而已。現在你必須有這樣的領悟,即你只是宇宙的其中一個部分而已,你在世上的存活只是宇宙大輪盤流轉中的曇花一現;你的生命實在是太有限了,而假如你還不在這段“茍且”的過程中洗凈你心中的層層疑云,那么再好的良機也會稍縱即逝,你也會隨之而逝,正所謂良辰一去不復返啊。
我們要像羅馬人那樣,無時無刻都要保持大腦的思考狀態(tài)。無論做什么事,都要顯示出既成熟又不加修飾的尊貴氣質,心中要有仁愛、自由和正義。你應該除去別的紛擾惡念。給自己加上這樣一種信念,即仿佛你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最后一件,并把對理性行動的冷漠態(tài)度和深惡痛絕卸下,也請把偽善、自私和對自己所得表示不滿的抱怨拋在一邊吧,唯有如此你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脫。
你必須認識到,其實一個人只要把握住自己所有的東西,哪怕只是一丁點,他都能過上一種內心靜謐的生活,神不就是如此嘛;因為神明就從來沒有向領悟到這些道理的人索要過什么回報。
罪孽深重啊,罪孽深重,我的靈魂在低吟著,而你都不再擁有讓自己的靈魂再次超度與升華的機會。每個人都被賦予了足夠長的生命運程,而你的生命之火卻即將熄滅,假如你的靈魂還不最后眷顧一下自己,那么只能活生生地把你的幸運轉手交給別人。
你所經歷過的身外之物有沒有讓你陷入困惑的思考呢?讓自己擠出時間來學習積極向上的新鮮事物吧,不要在解不開的心結里越陷越深了。
但在此過程中,你也不要誤入歧途。因為在生活中,被自己的勞碌而搞得疲憊不堪的人,也與不務正業(yè)者沒有什么差別,因為他們沒有一個恒定的目標來統率自己的每個行為。一言以蔽之,這些人的思想都是漫無目的的。
絕不要去猜測別人心里在想什么,琢磨別人心思的人從來都不是幸福的人。每個人都應該關注自己內心的所思所想,如果連這一點都做不到,那是很可悲可嘆的。
你必須銘記于心的是,整個宇宙的本來面貌是什么,而我自己本身又究竟是什么,這兩者有著怎樣的聯系,我自己在整個宇宙中占到什么樣的地位與作用;沒人可以阻止你去說出或者做出任何符合自然法則原理的事情,因為你是其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西奧菲拉斯圖斯在評價兩種不同惡行的時候(這種比較評價完全根據人類共通概念做出),用純粹哲學家的口吻指出:因私欲而起的犯罪,要比那些因一時憤怒而起的犯罪具有更高一些的可譴責性。理由就是,因憤怒而犯罪的人,可能會因為某種內心的痛苦和突如其來的陣痛發(fā)作而失去了本來的理性;而因私欲而犯罪的人,則是被尋求一時痛快的欲望所掌控,這種犯罪似乎顯得更為放縱和內心懦弱。
緊接著,西奧菲拉斯圖斯以一種頗富哲學意味的口吻指出:為尋求一時痛快犯罪的行為,比因內心痛苦而犯罪的行為,具有更高的可譴責性。用一句話來概括,后者就像一個人是因為遭到別人的不公正禮遇而觸犯法律,其中的內心痛苦最終轉化成了一時失控的憤怒;而前者則是在自己私欲的驅使下,犯下一時沖動、不可遏止的惡行。
此刻是容易被奪走的
每個人都可能在下一秒鐘死去,所以我們有必要改變一下自己的行為和思想。假如你相信神靈的存在,那么死亡本身就不是一件讓你內心恐懼的事情,因為神不會把善良的人打入地獄;但是,如果你不相信神靈的存在,或者你認為神靈不會關心和眷顧世俗的人類,那么,生活在這樣一個既沒有神靈又沒有神的旨意的宇宙中又有什么意思呢?實際上,無論是神還是神的旨意都是客觀存在的,他們關心和眷顧世間的蕓蕓眾生。神及神的旨意,幾乎用盡一切可能的辦法讓人們盡量不要陷入真正罪惡的深淵。如果還有其他的罪惡,那么神與神的旨意也會讓人們盡量擺脫它。
人自身的力量完全可以達到不至于陷入罪惡深淵的目的。那么,本可以讓人虔誠向善的東西,怎么會使人最終走向生活的墮落呢?宇宙可能會出于本性而忽視了這些事情,最終導致這種錯誤的發(fā)生,即善與惡竟然不分青紅皂白地降臨在好人與壞人的身上。
這一結果的發(fā)生,既不是因為無知,也不是因為有知,同樣也不是有意施展力量去防止或糾正這些事情,而且也不可能是因為其缺乏施展這種力量或能力的意志。但可以絕對肯定的是,生死榮辱、苦樂甘甜等各種事情都會平等地發(fā)生在好人與壞人的身上,卻并不一定會讓我們潛心向善或者自甘墮落。故而,這些事物本身并非具有善或惡的本性。
世間事,稍縱即逝!對整個宇宙而言,這些事物的本體消失不見了,而對時間進程而言,則是對這些事物記憶的模糊直至徹底遺忘。世間所有可感知的事物,無不具有這樣的特性。就算是那些帶有快樂誘惑或帶有恐懼的痛苦,以及那些所謂的聞名海內外的虛名都符合這一特性規(guī)律。
實際上,這些東西往往都是一些毫無價值、應受鄙視、骯臟不堪、容易腐敗的一潭死水而已!我們的理性力,應該注意這一點。我們的理性力,也應甄別出那些用嘩眾取寵的言詞、觀點來獲得“好名聲”的偽善之輩;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死亡本身的事實原貌:如果一個人在面對死亡時,運用自我反省的抽象思維能力把與死亡有關的所有想象都進行逐一解析,那么他就會把死亡本身看做是一種符合自然本性的輪回運轉規(guī)律;如果對自然世界的輪回運轉還心存恐懼,那么這樣的人只能說是太小孩子氣了。
但不管怎樣,死亡并不僅僅是自然世界的一種輪回運轉,同時也是一件符合自然原本目標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我們的理性力還要認識到世間俗人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神的身邊的,而且也要知道人的哪個部分可以向神靠近,最后還要知曉人的這一部分可以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實現與神接近的終極目標。
人世間最可嘆可憐的事情就是如某個詩人所提到的那樣:世俗的凡人費盡心思地到處打聽并反復詢問著九泉之下的事情,或者挖空心思去揣測隔壁鄰居們的想法。他們所沒有認識到的是,其實一個人只要專注于自己心中的神靈并虔心尊奉神靈就可以讓自己功德圓滿了。
在對神靈盡顯虔誠尊奉之心的時候,要擯棄腦海中的欲念和自私自利之心,切莫對來自神與人的饋贈心存不滿之情。唯有如此,才可做到內心的純潔。因為,神賜予我們的饋贈,是充滿美德、值得我們敬奉的東西;而來自人的饋贈,則由于我們相互之間的血脈相連而值得我們的珍惜與愛護;不過在有些時候,人也會在某種程度上由于對善惡的無知而值得我們的同情與憐憫,雖然這種善惡不分的瑕疵與不辨黑白的缺陷并沒有什么區(qū)別。
就算你自己應該活上三千年,甚至數萬年,但請時刻謹記:每個人所失去的不會是別的什么,而只有他現在的生活;每個人所享有的也不是別的什么,也只是他現在的生活。無論壽命長短,這一真理都同樣適用。雖然每個人的過去并不一樣,但是每個人的現在都是平等的。往事都是過眼云煙,逝去的歲月如白駒過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