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智慧殿堂
- 巫經
- 臨淵不羨魚
- 2730字
- 2020-10-24 00:36:34
水中習練功法,卻是比岸上更加艱難,實力也增長的快。
水中的阻力本就比陸上的阻力大,古青現在在陸上,在空氣的阻力下,習練《化龍月犀訣》,能夠施展如意,沒有阻礙,全身暢通。
但是在水中卻是有些困難,一遍練下來,古青就有點力乏的感覺。
“這水中的阻力就是大,不過效果也很顯著。以往我在陸上,這一遍練習下來,比起在陸上練習一遍的好處大得多。”
古青仔細的感受了一下,隨后就潛入了水中,憋住呼吸,就感覺自己的肺部有一股漲漲的味道,很不舒服。
古青強行按捺下這種感覺,又開始練習起了《化龍月犀訣》。
這一遍,古青練習的很慢,七種招式,每一個動作,都像是蝸牛一樣緩慢。
而他的皮肉、筋骨、經絡也都快速的結合著,一種更加圓潤、緊密的味道。
“呼!好累!好難受!”
古青將七種招式全都演練完畢后,全身酸痛,憋悶,好像要爆炸一樣,古青連忙浮出水面,將憋在肺部的那一股濁氣呼出。
“好舒服!全身舒暢,好像被洗滌過一樣,我感覺我的力量又增長了一些。”
古青呼出了那口濁氣,就感覺全身舒服,有一種被洗涮過的滋味。
“這下真的是餓了。”
古青現在是感覺肚子真的很餓,這樣大的消耗體力,讓現在的古青都有些吃不消,隨后古青就潛入了水中,開始捉魚。
不多時,古青就提了十條大魚跳上了岸。
“這個水潭的魚,真的好捉,見了人也不逃,而且魚長的都很大,一條就有十多斤重,這十條魚加起來也都有百十斤重,雖然不夠,但是能夠勉強填飽肚子了。”
古青看著手中的十條肥美的魚,饞涎欲滴,而且這里的魚竟然沒有腥味,也不知道是什么品種,古青便狼吞虎咽的吃了起來,不多時就將其吃完。
隨后古青便即起身,繼續向著智慧殿堂的地方行去。
這一路上,古青跋山涉水,穿越叢林,捕捉蠻獸,在行路的時候,他還無時無刻的不在習練《化龍月犀訣》,他的實力也在無形中快速的提升著。
這一日,古青終于走出了神風部落的地界范圍,眼前出現了一座大山,山峰峻峭、挺拔,氣勢懾人。
“翻越這座大山,就是黑魅前輩所說的智慧殿堂的范圍了,也不知道智慧殿堂是一個什么樣的所在。”
古青看到眼前這座巍峨的大山,大山上全都是一塊塊的山石,幾株勁松歪歪斜斜的插在半山腰,顯得即孤傲又孤單,但是古青看著這幾株顫巍巍的勁松,卻是心中涌起一股若有若無的體悟。
“勁松立于山巔,風吹日曬,雷擊電打,春夏秋冬,卻是頑強而又孤傲的活著,不以群居,不以類分,這種冷傲頑強的精神,卻是值得我學習。”
古青看到這幾株勁松,心中似有所悟,隨后他便快速的向著大山攀爬而去。
翻越大山,眼前是一個山谷,谷中蒼翠欲滴,一株株大樹遮天蔽日,像是一個大傘蓋,也不知道生長了多少年月。
“這里就是智慧殿堂的所在么?果然神奇。”
古青看到眼前的奇景,也忍不住贊嘆,隨后古青快速的下了山坡,進入山谷中。
也不知道走了多長時間,眼前忽然出現了一株巨大的大樹,大樹的樹干粗大無比,幾百人也難以合抱。
“這株大樹,最少都生長了快要上萬年了吧,如此的粗大,幾乎是我見過的最大的樹了。也不知道智慧殿堂的人是怎么找到這個地方的。”
古青看到眼前的這株大樹的時候,也不禁有些咋舌。
“乾坤罩天地,日月始無常、、、”
便在這時,古青隱隱約約的聽到一聲聲講道的聲音,這聲音開始如蚊蚋細語,隨后便如滾滾悶雷,洪鐘大呂,引人深思,啟人智慧,開人心智,博大精深,似乎有無窮的大道之理蘊含其中。
“不知道是什么人在講說巫道之理,感覺每一句話,都好像蘊含修煉的至理在其中,引人發省。難道是智慧殿堂的智叟?”
古青一聽到這聲音,全身一震,感覺似乎有一扇天窗在向自己敞開,巫道之路上,似乎出現了一盞明燈。
古青循著聲音,便來到了眼前的巨樹的另一邊,大樹的另一邊有一個兩丈高下的門戶,聲音就是從這里面傳出來的,古青不知不覺中,腳步不停,走了進去。
樹洞里面很寬敞,百多十平米,足夠容得下上百人左右。
而古青進來后,就看到里面只有區區六個人,一個面容清瘦,三縷虬髯的老者,正在一張木桌之前開口講說,下面有十個樹墩,有五個上面坐著人,靜靜的聽著那老者講說。
古青就看見,這老者身材修長,比起自己都還高了一點,面目慈祥,雙眼清澈澄明,偶爾有睿智的光芒閃爍,似乎此人就是智慧的化身,教化人類,啟蒙心智。
而下面坐著的那五個人,三男兩女,身上也都隱隱的散發出一種智慧的氣息,還有強大的力量感,古青感覺得出來,這六個人的實力,都比自己強上很多倍。
甚至其中隨便一個人,都能夠將自己擊敗,殺死,這是一種對于力量的感知,古青經歷過重重搏殺,對于實力的氣息,再也清晰不過。
“這就是智慧殿堂,神秘的存在,智叟,智子,他們每一個都強大的沒有邊際,對于現在的我來說,就是一座大山,不過等到我將七經境大成,力達萬斤,應該有和他們周旋的余地,不知道黑魅前輩所說的那個安化是這五個人中的那一個?”
古青看到眼前背對著自己端坐的五名智子,心中猜測著。
站在最前的那名老者,似乎感覺到了古青的到來,不過他并沒有停止講說,也沒有向古青看上一眼,依舊闡述著自己的道理,而下面的那五名智子,卻有幾個轉過來,詫異的看了一眼古青,然后又繼續傾聽智叟的講說。
“巫是天地之祖,萬源之本,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智叟的話,每一句都充滿對于巫道的講解,對于大意的闡述,古青聽著聽著入了迷,感覺自己的眼前,似乎模模糊糊打開了一扇巫道之門。
他的身心,對于巫術的理解,都在迅速的加深著,自己的心靈不斷的經受道理的洗涮、沖擊,心靈不斷的被震撼著。
時間不知不覺中漸漸過去,智叟的講解,似乎已經進入了尾聲,最后智叟微笑著問了一句:“你們可知道,巫道之理?我今天所講解的大意若何?”
智叟每次講解完畢,都會問上這樣一句話,這是考校智子們對于巫道的領悟,智慧得到了多大的啟蒙,讓他能夠隨時的知道,這些智子中,誰的悟性最大,更有前途。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古青忽然似有所悟,聽到智叟的問答,不假思索的回答道。
此刻,古青的眼中,充滿了智慧的光芒,對于巫道的理解,對于大道之理的分析,都在這一句話之中蘊含。
“好!好!好!”
那智叟老者,驟然聽到古青這一句話,心神大震,一連說了三個好字,可見對于古青這句話,有多贊同。
“此子當真是悟性極佳,半路聽道,就能夠有如此領悟,將來前途不可限量,有希望成為智慧的化身。”
智叟只聽到古青這一句話,心中就對古青做出了最高的評價,同時看向古青的眼神,也變得熱切起來,連忙走下講臺,來到古青的身邊,看到古青充滿智慧的雙眼,微笑著道:“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為什么回來到這個地方?”
“我叫古青,是神風部落的人,外出打獵,迷了路,就來到了這里,聽到先生的召喚,便來到了這里。”
古青聽到智叟問話,神思瞬間恢復過來,眼中的智慧光芒隱去,連忙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