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誰干的?
- 洮河傳奇
- 西鄰
- 2574字
- 2020-10-31 23:12:46
午后空闊的卡住梁上,人影擾擾,來人們在嚴密監視著城內。
強敵來勢洶洶,但看來也不準備立即發動進攻,他們似乎在等待最后的時刻。望著天空飛過的雄鷹,一位膚色白皙的中年人表情嚴峻地站在城頭,他知道事情的嚴重性在哪里,作為城里的大頭領,現在緊要的是先把事情弄清楚。
“石管家,你派人召集各牌頭人開會,把今天出城瞭望的和秦先生也叫上!”
“好的,我這就去辦!”
八位官神牌下的八大頭人,幾位見多識廣的鄉賢,今天值班的瞭望哨楊春來,都被大頭領緊急召集到城中的議事廳議事。
議事廳內,中堂懸掛,名家字畫,翰墨飄香,透露出不一樣的韻味,仿佛大戶人家的一處書房,但氣氛明顯顯得沉悶,十幾個人都不作聲,互相看著,思索著,會場上一片肅然。
大頭領姓石,叫石遠舉,今年五十五歲了,這人膽大心細,也見多識廣,是城內有名的富戶。
清末,不到四十的他就已是當地有名的商戶。到了民國,他的生意就做的更大了,他把洮河兩岸以及甘南、青海等地的當歸、黨參、蟲草等特產藥材武裝販運到隴西甚至關中的西安,然后又把東面機器織出的華美布匹和南方的瓷器運回,在洮河東西兩岸的幾家分號里出售,兩頭取利,積攢了一筆不小的家財,可謂富甲一方。
這人仗義,平時修橋補路或遇到年成不好什么的,遠在外面經營的他也會拿出私財換做糧食,給四鄰八鄉的人送米送面,施舍度過荒年,因此,落了個好名聲,遠近人稱“石大善人”。
這一年,時逢戰亂,各地盜賊聞風蜂起,趁混作亂,禍害百姓。石遠舉在寧河和河州的產業因戰亂毀于戰火,僅存蘭州、狄道(今甘肅省臨洮)、岷縣等地還在運轉,但戰亂阻斷貨源,也僅是勉強維持。
小亂入城,大亂避鄉。
不得已,石遠舉發放薪金暫時遣散了蘭州、臨洮等地的伙計,自己帶領管家石剛及一家人回到了老家景古城。
沒想到洮西已陷入戰亂,盜賊紛起,殺人放火,遠近鄉村慘遭荼毒,而統治甘肅的西北軍(自稱國民軍)與尕司令在河州鏖戰,還顧不到這藏漢交界的偏僻山溝溝。面對山高皇帝遠的困境,力求自保的鄉民和眾鄉紳一致推舉樂善好施、見多識廣的石遠舉為景古城大頭領,總領景古地方護鄉衛城的事務。
今天的石遠舉心里很是不安,焦躁的情緒讓他嗓子有點上火。看到桌子上的茶杯,他端起就喝,一口熱茶咽下去,被熱氣噎得差點岔了氣,他有點惱怒地扣下了茶杯,心里愈加煩躁了。
看到石遠舉如此,石剛有些過意不去了,他歉意地說道:“老爺,熱茶您可要慢點喝,吹一吹把熱氣趕走,就好喝了,我這就給你倒杯涼開水漱一漱涼涼嘴?”
“不用了,我吹吹了再喝,你也休息會兒吧!”他聽出了石剛的弦外之音,知道越到這個時候自己越要冷靜。
自己是要冷靜下來。
原來,剛才一聽到城外黑衣騎士的傳話,石遠舉便有了一股不祥之感,他馬上想到了自己25歲的侄兒石生,石生今天中午時曾經炫耀過一匹上好的南番馬和俄國水連珠紅桿步槍。
傳令兵被殺,下午山梁上的來人也是一樣的南番馬,紅紅的槍桿子,莫非真是他干的?
處于群山對峙之間的景古城地處唐蕃古道的要沖,是從洮西的胭脂三川通往洮州雪區的必經之地。這一段時間,探子聽來消息說可能有大隊人馬要經過景古城,因此,石遠舉和眾人商定了要嚴加防范,措施之一就是每天十二個時辰中派出三班瞭望哨輪流不間斷巡邏觀察。
此時臨近冬天,早晚天氣寒冷,巡邏也確實是一件苦差事。為了起表率作用,不是親生勝似親生的侄兒石生也被編入巡邏隊,今早派出巡邏瞭望。
他一時吃不準了,他真希望不是石生,可他又拿不準,疑問和不安象一塊大石一樣,壓得他有些坐臥不安,甚至有些失態了。
這個勝似兒子的侄子到底是什么貨色,他可是一清二楚,如今的石生可謂是吃喝嫖賭,樣樣俱全,遇到喜歡的東西,總想弄到手,他就特別喜歡駿馬和槍火。
想到這石遠舉疑心更重了,莫非真是他?不由得他心頭一陣急躁。
石生的父親早年就跟著他走南闖北,吃了不少苦,在一次從關中往隴西的歸途中,押運布匹和瓷器的他為了保護石遠舉,率保鏢們與眾馬賊浴血奮戰,在擊斃馬賊匪首的同時自己也挨了一槍,不治身亡。
臨終前,弟弟把兒子石生托付給了自己。
多年來,經常在外奔忙的石遠舉把石生當自己的親生兒子看待,甚至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到了一種溺愛的程度。
石生的母親出門改嫁后,最初他要帶石生到臨洮生活讀書,但十歲的石生死活不去,無奈,石遠舉把石生留在了老家,由自己久未生育的大太太照顧。
經常的分別和大太太過分的愛使得他放松了對侄子的管教,他也覺得只有讓侄子隨心所欲地活著,永遠開心才能彌補自己失去弟弟的遺憾,補償弟弟對自己的救命之恩。直到有一天回歸故里時他才發現侄子有了太多的不良習氣。
想到此,不祥的感覺又涌上了心頭,壓得他心顫不已。
該到弄清楚的時候了。
坐在太師椅上的石文舉右手一拍椅子,壓住了火氣自有威嚴地低沉喊道:“來人哪,把生娃給我找來。”
“老爺,少爺在議事廳外,現在就叫他上來?”管家石剛小心地問道。
“快傳!還有,把晌午時警戒的那班人也叫進來!”
“是!”石崗正要出去,石遠舉又招了招手,石崗過來俯身,石遠舉對其耳語了幾句,石崗頓時面露嚴峻之色,但隨即不打折扣地點頭應允。
八大頭人和眾鄉老們陸續都來了,落座后都面色凝重。
不一會,在眾人的注視中,石生背槍挎刀快步走了進來,后面跟著晌午時警戒的獵戶楊春來一組三人和侄兒楊耀武。
沒等石生站定發言,石遠舉大喝一聲:“生娃,你做的好事!”
言畢,盯著石生,目光如炬,看的石生心里直發毛。天,該不是老爺子發現了,那事做的可是神不知鬼不覺啊。稍微的恐慌后,他馬上鎮定了下來。
“阿伯,怎么啦?”石生佯裝不解地問。
“你還問我!今天那馬和你這槍是怎么回事?”石遠舉喝問的同時,他真地希望這事不是石生干的,可是石生中午亮相的新鋼槍和那匹馬都讓人生疑,但一切都要等石剛進來才會真相大白。
“阿伯,這槍那馬是我花錢今早從一個八字溝里出來的藏民那買的,不信你問和我一起值班的張海生,他知道!”石生信誓旦旦地辯解道,張海生是今早和他一班執勤的鄉丁。
“好,傳張海生!”
在石剛的推搡下張海生已經少了平日的飛揚跋扈,石剛手拿把馬刀,威嚴地跟在后面,滿臉的殺氣,張海生走進來時畏畏縮縮地,像個做錯了事的孩子,膽怯地看了看石生,說了聲:
“對不住了,大少爺!”隨之撲通地一聲,坐在眾人面前的地上頭都不敢抬了。
石生頭皮一陣發麻,心知壞事了。
張海生怯怯地看了看石生,石生哼了一聲,把頭扭向了別處,不再看他。
這時候,他弄死張海生的心都有了。
得想個辦法,否則今天怎么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