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魏國朝堂。少帝和太后剛剛坐定,陳克政便立刻上奏道 :“陛下,微臣請求領羅州十萬兵馬馳援鐵城元帥!”“大都督,這不妥當吧,你都年過花甲了,如此冒險?”太后關切道。
“多謝太后掛念,老臣老當益壯,數百余年前,連老將軍年逾古稀尚能食三石之飯,老臣則有過之而無不及也!萬望太后與陛下賜臣鈞命!”說完便大叩于地。太后拿不定主意,詢問眾臣道:“列位臣工有何建議?”
李元詠開心都來不及,他強掩興奮道:“稟奏太后,微臣覺得大都督心系國家,忠勇體國,應應允其提議全其精國之心!”百官紛紛回應:“臣等附議。”少帝厭惡著看著這一切。
正當太后拿主意時,傳來一個聲音。“好一個忠勇體國啊!你自己怎么不去,難道你不忠勇體國嗎?”“攝政王駕到!”內侍宣道。
攝政王在少帝即位時被授予“可趨步持劍無需稟奏入殿”,所以他并不需要宣覲。“怎么,李相,本王剛去趙州幾個月,朝廷里都是你的黨羽了?附議之人如此之多?你們怎么不去呢?”攝政王不滿的看著百官。
“臣拜見陛下,太后,祝陛下千秋萬代!”攝政王拜見少帝。“皇叔請起,給皇叔賜座。”少帝命令道。幾個內侍抬上一把椅子放在少帝下面,攝政王先扶起陳克政說:“大都督,賢侄的事情我都聽說了,別意氣用事,保重自己,從長計議。”陳克政略帶疲態道:“王爺,微臣必須報此仇,以命告慰長兄之靈!”
攝政王沒再說什么,走了上去,向少帝和太后行禮,行完禮坐了下去。太后對眾臣說道:“哀家將軍政暫交攝政王,攝政王之命便是陛下和哀家之命,全國上下令行禁止!”
眾臣齊呼道:“臣等遵旨!”攝政王下令道:“本王不才,便僭越代陛下下旨,敕封陳克政為忠勇候,以忠威大都督之職,領趙州、羅州十五萬大軍,馳援青州,與鐵城元帥共御外敵!”
很快,陳克政領著大軍出征,攝政王親自相送,將大都督劍賜予陳克政,陳克政接過劍,豪邁說了句:“王爺,末將不是得勝歸來,就是馬革裹尸!望王爺定要保住我大魏天下!”說完便頭也不回的翻身上馬,領兵出征。攝政王看著陳克政離去,感慨道:“若是我大魏盡是大都督這樣的忠勇之人,何懼天岳啊!”
除了鐵城和陳克政,還有一個一等將軍趙文,三人被稱為“大魏三雄”,都是抵擋天岳的猛將。
青云城。“虎帥,陳克政帶著十五萬人來了。”虎將軍稟報道。蕭奕眉頭一皺“你們沒有告訴郭青嗎?這時候讓陳克政插一腳,壓力驟增啊!”無形回答道:“殿下,在下已多次致信,他最新回信說,攝政王強力建議,并且力薦,已不是魏國大臣所能左右的了。”蕭奕嘆了口氣道:“看來,該動真格了。”
趙文接收了從趙州征到的兵員,堅守雷州,鐵城堅守青州北部,陳克政駐守英州,三部對青州漸成合圍之勢。
但是,蕭奕始終是蕭奕。他兵分三路,最終,鐵城兵敗自殺于梁山一帶;陳克政在亂軍之中被殺,趙文堅守雷州半月余,最終被殺死于亂軍之中。至此,可以與蕭奕抗衡的將領全部隕落。
戰報傳來,朝野震驚。攝政王即刻下令:“凡提供一百兵士及其所有武器和三月糧草者,即封百戶候!一千兵士及其所有武器和三月糧草者,即封千戶侯,以此類推。奪回任何一州者,即敕封雙字王!”
但是,垂死掙扎罷了,收效甚微。
這天晚上,李元詠正在書房把玩一把北涼的匕首,做工精美,吹毛斷發。突然,刮了一股大風,將窗戶吹開,簾子被吹的直響。李元詠罵罵咧咧的去關上窗戶,剛坐在椅子上,不知道哪來的風,將蠟燭吹滅了,他罵了句:“這是什么邪風啊,真的是。”然后要去點上蠟燭,突然閃過黑影。
清晨,已經過了早朝時間,管家急忙跑來找他。只看到門窗緊閉,他不敢貿然開門,試探性地敲了敲:“老爺,該上朝了,你今天告假嗎?”沒有應答,管家又喊了幾聲,暗叫不好,喚來幾個仆人,一起撞開房門。
映入眼簾的是,李元詠的那把北涼匕首,深入心臟,血已凝固了,看來死去很久了。
很快,死訊傳入宮中。眾人還是很驚訝,但還沒人為他感到嘆息,因為有人跟他們通過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