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了金陵城,紫英二人安頓下后,就去醫館為英蓮治病,同時也打聽葫蘆廟及甄家人的信息。
二人很快就了解到葫蘆廟的位置,就待天晴時去探尋。
至于英蓮的病,醫生診斷為氣血兩虧,寒氣結于胸中,并非簡單的咳嗽,需好好將息,否則會有后患。
幾日后,已是清明前一天了,小雨終于停了。
英蓮二人一早就出發,沿著別人指的方向去尋葫蘆廟,在城的西南,穿過幽長的小巷,在小巷的盡頭,果然矗立著一座小廟,匾額上書“葫蘆廟”。
進廟來,廟占地不大且狹窄,草木蕭條,香火冷清,只有兩個小和尚在堂前誦經,兩人上前打聽附近可有姓甄的人家。
和尚們都說,據傳幾年前這里在元宵節發生過一次大火,葫蘆廟和幾乎整條巷子,都在大火中燒得面目全非,踐踏、死傷了不少人,許多人家都失散了,剩余的人也在火災后搬走了,原來的僧人也都離開了。現在的廟是重建的,他們也是后來才來的。
英蓮在記憶深處最痛的傷疤就是那場童年大火了,當那些和尚繪聲繪色的描述傳說中火災的慘狀,英蓮仿佛又聽到了現場人們驚慌失措的呼喊聲、火苗噼噼啪啪的燃燒聲及孩子啼哭聲,她緊張地攥著拳頭,連呼吸都顫抖起來。
紫英扶著她的肩膀,感覺到她一陣陣的顫抖,看到她蒼白的臉上更加沒有了血色,整個人似乎搖搖欲墜,急忙帶著她走出廟來。
英蓮直到被扶出廟來,才長長出了口氣,緩緩坐在門前的石階上,眼淚無聲地落了下來。
這時,只見一乘小轎走來,停在廟門口,轎內走出一位婦人。
她,一頭烏云盤成垂云髻,簪插著一支鎏金釵,淡掃粉黛,儀態不俗,只是神情帶著幾分落寞。
婦人提裙待上臺階,正好與抬頭的英蓮四目相對,她的眼神中一瞬間流露出悲喜交集的神情,緊走兩步,上前一把抓住英蓮的雙臂,搖晃著她,眼淚已盈滿眼眶,口內說道:“我是在做夢嗎?你莫不是英蓮?”
英蓮看她神情這樣,頭腦中象過電般反復思考,卻理不出任何頭緒來,只呆呆說道:“我是英蓮。你認識我嗎?”
婦人不待英蓮說完,早將她緊緊抱住,泣不成聲地反復說:“菩薩保佑啊,老爺、夫人前世積德啊,英蓮還活著啊。”
她再三端詳英蓮,輕柔地撫著她的臉,說道:“你的痣更紅艷了,模樣更標致了,你還是以前的模樣啊,我一眼就認出你了,我的小英蓮。你想起我了嗎,我是嬌杏,你的杏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