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世外桃源(上)
- 浪子西門
- 杜杰鋒
- 1550字
- 2020-10-24 02:43:20
東晉的陶淵明寫過一篇文章,叫《桃花源記》。文章以一個漁人的角度,描繪了一個與世隔絕的人間仙境——桃花源。
當然,桃花源只是陶淵明這位偉大的詩人、思想家用來反映當時政局黑暗,抒發對安寧、和諧的田園生活的向往所虛構的一個地方。世上難道真有桃花源?顯然是沒有的。不過有很多地方都取了與《桃花源記》這個典故有關的名字,旨在表達對典故中所描繪的田園生活的追求,桃源村就是這樣一個地方。
“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蔽恼轮形辶壬倪@句話,用來形容桃源村周邊的景象,真是再合適不過的了。
一條小溪流經桃源村,小溪的兩岸是茂密的桃樹,有風吹時,桃花便帶著芳香,隨風飄散。兩岸臨近小溪的邊上,長著密密的、青青的芳草,為小溪勾勒出青綠的輪廓。
小溪是永春鎮的一條小河流到這里而分開的一條支流,小溪與小河的分叉處有一塊巨大的巖石,村里的百姓就是在這里打魚的時候發現西門浪子的。
西門浪子緩緩睜開眼睛,他只感覺到頭痛如裂、四肢酸軟無力,便立刻意識到自己昏睡了很久。他拼命回想昏睡之前的事情:他正在河邊暗自傷神,突覺身后有一股很強烈的殺氣,并聽到一陣輕微的腳步聲,當他轉過頭時,便感到一股凌厲的掌風將他震入河中,在撞上了一塊峭石后,他便昏了過去。之后的事情他再也不知道了,當醒來時,他已躺在這里了。
西門浪子用左手掀開被子,又用左臂撐著床,想要坐起來,卻發現一點力氣也使不出來,他感覺到自己的身體竟比在竹林中的竹屋時還要虛弱。
這時,門開了。一個滿頭白發,身形佝僂,穿著粗布衣服的老婆婆端著一筐蠶豆步履蹣跚地走了進來。
當她看見西門浪子已經醒來,而且正欲起床,急忙將蠶豆放在桌子上,加緊了不麻利的步伐來到床邊,扶起了西門浪子,還將枕頭墊在了西門浪子的背后。
老婆婆又把被角往里掖了掖,這才松了口氣,展顏道:“孩子,你醒了?”說著,臉上露出了慈祥的微笑,額頭、眼角、嘴邊的皺紋也更加明顯了。
西門浪子感到一股暖流涌上心頭,說不出話來,只是點了點頭。自母親離世后,從來沒有一個這么對他關心,他看著老婆婆和藹的面容,想到了他的母親,竟有種想哭的沖動。
但他不能哭,因為他是西門浪子,是西門浪人的兒子,他可以流血,但決不能流淚。他唯一一次流淚,就是母親離世的那天,將重任托付給他的那天,此后他再也沒流過一滴淚。
老婆婆坐在床邊,嘆了口氣道:“孩子,你知道嗎?你可睡了整整三天三夜了,要不是老頭子說你命硬,不會有什么大礙,這兩天就會醒過來,不然我可真不知道你什么時候才能醒過來?!?
西門浪子眼中有了疑惑之色,顯然是想知道老婆婆口中的“老頭子”是什么人。
他剛開口說:“那位老爺爺……”就被老婆婆打斷道:“你是想問老頭子的事吧?我家老頭子就是在溪邊打魚時救你的人,他和同去打魚的幾個漁夫合力將你抬回來的?!?
老婆婆提到老頭子的時候,滿臉都是幸福的笑容,連每條皺紋都嵌著滿滿的甜蜜。
只聽老婆婆接著道:“也不知道老頭子為什么會去求村長把你留在我家,也許投緣吧,老婆子我也挺喜歡你的。你和我那不知下落的兒子挺像的?!闭f著,伸手撫了撫西門浪子的臉,似在撫他自己的兒子一般。
西門浪子閉上眼睛,細細體會這種久違的溫暖。老婆婆的手雖很粗糙,還生有厚厚的繭,但撫在西門浪子的臉上時,一股暖流便自老婆婆的手涌入他的身體,流向他身體每一個地方。
西門浪子喉頭梗塞,因為說不出話來,但他卻極想說兩句感謝的話,感謝老爺爺的救命之恩,感謝老婆婆帶給他的溫暖。因為他本是一個孤獨的浪子,此刻卻有了家的溫暖,這一切都是在他最無助的時候才感受到的。
這時,又有兩個人從門外進來了,一個老頭子,一個小女孩。老頭子一手提著兩條鮮魚一手牽著小女孩的手,老人走得很慢,卻很穩,完全沒有他這個年齡的老人走路時的蹣跚之態,而小女孩卻拿著一個撥浪鼓,一邊玩弄著撥浪鼓一邊蹦跳著,一副天真活潑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