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歷568年,途經大西洋中心的一艘游輪因不可抗力沉沒,打撈過程中,人類發現了迄今為止最大的海底遺址,命名為亞特蘭蒂斯。
海洋學者在從海底打撈上來的一塊不明材質的鏡石上發現了感光影像。
在自然光照射下,他們看到了一段令人匪夷所思的未來。
對,沒錯,未來。
后來,海洋學者們再次前往海底遺址,在鏡石原處位置附近的墻壁上,發現了一段象形文字,經語言學家破譯解讀,含義大抵如此:『鏡子背面的人們終將走向宿命的滅亡。』
海洋學家將這塊鏡石命名為:美樂蒂的詛咒。
新歷592年,近三十年間,學者們從未停止對那處海洋遺址的勘察與研究。
終于,研究人類文明的學者們聯合發表了一篇文章:《人類宿命論》。
他們認為亞特蘭蒂斯是鏡面留下的神跡,而他們所存在的世界正式必然走向滅亡的那二分之一的鏡子的背面,要想掙脫宿命,唯有打破鏡面。
至此,以《人類宿命論》為基礎的鏡像實驗拉開了序幕,學者從感光影像中找到了六名試驗者,又用遺址內的礦石為原料,打造了六本《鏡像論》,最終學者對六名試驗者進行深度催眠,連接意識中的虛擬實驗場。
《鏡像論》記:鏡像第一次實驗,失敗。
實驗失敗的后果是人難以承受的,六名試驗者同時陷入瀕危狀態,為保護六人生命安全,同時繼續進行鏡像實驗,學者們構建了虛擬意識世界,以《鏡像論》為指引,自行產生接引者,引導其他五名試驗者前往實驗場,開啟鏡像實驗,周而復始,直至實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