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財務報表分析從入門到精通
- 劉靳
- 662字
- 2020-10-22 11:05:42
1.4 現金流量表簡介
1.4.1 現金流量表的內容
現金流量表,是指反映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內現金和現金等價物流入和流出的報表。現金流量表的編制原則與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不同,現金流量表采用的是收付實現制,而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的編制原則是權責發生制,目的是使得信息使用者更加全面地了解凈利潤的質量。從內容上看,現金流量表分為三個部分:經營活動、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每個活動又細分為各個具體項目,這些項目清晰地展示了企業不同業務活動的資金流入、流出情況。通過對現金流量表的分析,信息使用者可以評價企業的支付能力、償債能力和周轉能力,并預測企業未來的資金狀況。
1.4.2 現金流量表的結構
現金流量表的結構見表1-5。
表1-5 現金流量表



表1-6 現金流量表補充資料


現金流量表的編制方法有兩種:直接法和間接法。在直接法下,以利潤表中的營業收入為起點,調節與經營活動有關項目的增減變動,然后計算出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如表1-5。在間接法下,以凈利潤為起點,將凈利潤調節為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實際上就是將權責發生制下確定的凈利潤調整為現金凈流入,并剔除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動。我國會計準則規定應當使用直接法編制現金流量表,同時要求在附注中提供以凈利潤為基礎調節到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的信息,即在附注中體現間接法編制過程,如表1-6。
填列現金流量表補充資料中經營活動現金流的實質,就是依據收付實現制原則,將構成利潤表的所有交易中,剔除:①實際沒有收到現金的收益,②實際沒有支付現金的費用,③不屬于經營活動的損益,④經營性應收應付項目的增減變動,從而將凈利潤調整為經營活動現金流動情況。